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志茹专利>正文

一种超耐磨环保型环氧树脂地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28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地坪用材料,提供了一种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丙烯酸酯预聚物30‑48份,丙烯酸酯单体12‑30份,光引发剂1‑10份,改性石墨烯0.1‑1.0份,有机溶剂;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和有机溶剂的总重量份数为100份。还提供了一种超耐磨环保型环氧树脂地坪,所述环氧树脂地坪依次包括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层、底涂层、环氧树脂层、基面层;所述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层由所述的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制备得到。还提供了一种所述超耐磨环保型环氧树脂地坪的制备方法。

A Super Wear Resista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poxy Resin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耐磨环保型环氧树脂地坪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地坪用材料,同时也涉及相关使用该种地坪的其他
,具体的说,更涉及一种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和一种超耐磨环保型环氧树脂地坪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我国的地坪行业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具体领域,例如运动场的塑胶跑道、建筑混凝土裂缝修补、梁楼间点间漏洞灌注与修补、室内地面装修等等。迄今为止,地坪材料相关技术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大致上主要分为三类,即环氧、丙烯酸类和聚氨酯这三大树脂体系。在这些主要体系中,基体树脂一般均为无定形粘稠液体,其没有明显的熔点,受热易变软,继而逐渐融化发黏,且不溶于水。通过在该基体树脂中加入适量的固化剂或者引发剂,经固化后便可具有可实际使用的物理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生产中。根据具体的需求不同,通常还可以向基体树脂中通过添加多种其它成分,例如水泥、砂浆、增塑剂等材料,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某一方面的特定性能,使其应用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附加其更大的经济价值。地坪目前也适用于一些工厂的地面装饰,尤其对于日常情况下需要经常运输物料的公司,对于地坪的耐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比较常用的地坪,其耐磨性相对比较低,无法满足未来这方面的需求。因此,开发具有超耐磨环保型地坪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丙烯酸酯预聚物30-48份,丙烯酸酯单体12-30份,光引发剂1-10份,改性石墨烯0.1-1.0份,有机溶剂;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和有机溶剂的总重量份数为100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为六官能团以内的丙烯酸酯预聚物。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六官能团以内的丙烯酸酯预聚物为高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和/或低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所述高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选自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五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四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低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为三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和/或二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改性石墨烯为改性氧化石墨烯和/或改性还原石墨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超耐磨环保型环氧树脂地坪,所述环氧树脂地坪依次包括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层、底涂层、环氧树脂层、基面层;所述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层由所述的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制备得到。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层的厚度为2-6μ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1-10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0.1-1μm。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环氧树脂地坪的制备方法,步骤至少包括,(1)配置所述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2)基面处理,用打磨机打磨去除疏松层和浮浆层形成基面层;(3)在清洁干净并干燥的基面层上涂刷环氧树脂涂液,形成环氧树脂层,固化时间规定为15-36h;(4)在环氧树脂层表面上涂布底涂液,形成底涂层;(5)在底涂层表面上涂布所述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固化形成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氧树脂地坪的外表面具有较为优异的耐磨性能,同时本专利技术表层采用改性石墨烯材料,提高耐磨性的同时能够增加对于静电的适用性。此外,本专利技术中各层之间的结合力很强,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剥落。参考以下详情更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中前面部分所描述的技术特征、内容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超耐磨环保型环氧树脂地坪结构示意图;其中:10: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层;20:聚氨酯底涂层;30:环氧树脂层;40:基面层。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从上下文暗示或属于现有技术的惯例,否则本申请中所有的份数和百分比都基于重量,且所用的测试和表征方法都是与本申请的提交日期同步的。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的词语“优选的”、“优选地”、“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此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外。本专利技术中未提及的组分的来源均为市售。一种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丙烯酸酯预聚物30-48份,丙烯酸酯单体12-30份,光引发剂1-10份,改性石墨烯0.1-1.0份,有机溶剂;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和有机溶剂的总重量份数为100份。优选的,所述的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丙烯酸酯预聚物32-48份,丙烯酸酯单体12-28份,光引发剂3-5份,改性石墨烯0.3-0.5份,有机溶剂;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和有机溶剂的总重量份数为100份。更优选的,所述的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丙烯酸酯预聚物48份,丙烯酸酯单体12份,光引发剂3.8份,改性石墨烯0.4份,有机溶剂;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和有机溶剂的总重量份数为100份。丙烯酸酯预聚物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为六官能团以内的丙烯酸酯预聚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六官能团以内的丙烯酸酯预聚物为高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和/或低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所述高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选自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五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四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低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为三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和/或二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优选的,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为高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和低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包括高官能丙烯酸树脂预聚物22-30份,低官能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26份;优选的,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包括高官能丙烯酸树脂预聚物25-30份,低官能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20份;更优选的,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包括高官能丙烯酸树脂预聚物30份,低官能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官能丙烯酸树脂预聚物选自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脂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醚丙烯酸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的,所述高官能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为聚氨脂丙烯酸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选自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五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四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低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为三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和/或二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优选的,所述高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为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丙烯酸酯预聚物30‑48份,丙烯酸酯单体12‑30份,光引发剂1‑10份,改性石墨烯0.1‑1.0份,有机溶剂;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和有机溶剂的总重量份数为1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丙烯酸酯预聚物30-48份,丙烯酸酯单体12-30份,光引发剂1-10份,改性石墨烯0.1-1.0份,有机溶剂;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和有机溶剂的总重量份数为10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为六官能团以内的丙烯酸酯预聚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官能团以内的丙烯酸酯预聚物为高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和/或低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所述高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选自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五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四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低官能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为三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和/或二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磨石墨烯改性涂布液,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茹
申请(专利权)人:周志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