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式胸腔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917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袋式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设置有两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用于收集并度量液体,所述第二腔室用于收集并度量气体,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通道相连,且所述通道内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是/否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引流装置,结构紧凑,成本低、使用更方便、不仅可以实现对液体的收集和计量功能,而且可实现对气体的收集和计量功能,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弊端。

A bag thoracic drain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式胸腔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袋式胸腔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是在胸腔内积气、积液时,用于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帮助胸腔内负压的形成,有利于脏器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胸腔闭式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医院中,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时,通常采用的是水封式胸腔引流瓶和引流管,其中,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水封式胸腔引流瓶中,水封式胸腔引流瓶的位置需要比胸腔的位置更低,以防止倒流;然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水封式胸腔引流瓶,通常存在一些弊端,1、在临床中,水封式胸腔引流瓶的体积通常较大、不便携带,患者活动时容易造成水封式胸腔引流瓶的偏斜,从而导致患者的胸腔通过引流管直接与大气直接相通;2、在临床中,水封式胸腔引流瓶通常放在在床边,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容易踢到或踢倒水封式胸腔引流瓶;3、水封式胸腔引流瓶使用过程较为麻烦,在使用之前还需要事先注入液体,以便形成水封;在使用过程中,水封式胸腔引流瓶能够引流、收集并度量所排出的积液,但无法度量所排出的积气的量,只能通过观察积气所产生的气泡大致判断积气的多少,非常不准确,尤其是当积气较多时,医护人员无法判断和确认患者肺部的漏气程度,从而影响对患者的护理及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装置,不仅可以方便的排出并计量胸腔内的积液,还可以计量胸腔内积气的排出量。本技术解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袋式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设置有两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用于收集并度量液体,所述第二腔室用于收集并度量气体,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通道相连,且所述通道内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是/否连通。优选的,所述袋体上对应所述第二腔室的位置处设置有容积标识,所述容积标识用于显示第二腔室的容积。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为50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500ml或1000ml。优选的,所述袋体上对应所述第一腔室的位置处设置有带刻度的标示线,所述标示线用于标记第一腔室内液体的体积。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阀门为单向阀。进一步的,还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锥形接头,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第一夹闭开关(或称为止液夹)。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设置于所述袋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二夹闭开关,排液管用于排出第一腔室的液体。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三夹闭开关,排气管用于排出第二腔室的气体。进一步的,还包括挂耳,所述挂耳包括挂绳和按扣,所述挂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袋体,所述按扣包括母扣和公扣,所述母扣或公扣固定于所述挂绳的另一端,所述公扣或母扣固定于所述袋体;通过公扣与母扣的配合实现挂耳的开/闭。优选的,所述挂绳的材质与所述袋体的材质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上还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防止第一腔室内的气体和液体反流。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袋式胸腔引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引流装置,结构紧凑,成本低,不仅可以实现对液体的收集和计量功能,而且可实现对气体的收集和计量功能,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弊端。2、本引流装置,可以使得引流处的气体与液体分离,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气体影响液体引流的正常进行。3、本引流装置,使用更方便,并可以更方便的进行挂持。4、本引流装置,采用单向阀实现两个腔室的连通,使得引流出的气体可以在压力作用下自动进入计量气体的腔室中,使得操作更简单、高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袋式胸腔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袋式胸腔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袋体101,第一腔室102,第二腔室103,通道104,阀门105,容积标识106,标示线107,引流管201,锥形接头202,第一夹闭开关203,排液管301,第二夹闭开关302,排气管401,第三夹闭开关303,挂绳501,按扣502,单向阀6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袋式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袋体101,袋体101内设置有两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102和第二腔室103,其中,第一腔室102用于收集并度量液体(即从患者体内引流出来的积液),第二腔室103用于收集并度量气体(即从患者体内引流出来的积气),第一腔室102与第二腔室103通过通道104相连,且所述通道104内设置有阀门10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阀门105,可以有效控制第一腔室102与第二腔室103是/否连通。本袋式胸腔引流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引流管201与患者的胸腔相连通,并形成密封;通过引流管201流出的液体或气体或气液混合物,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进入第一腔室102,由于液体比气体的密度大,故液体通常位于第一腔室102的下方,而气体位于液体的上方,当第一腔室102内的气体较多时,第一腔室102会在压力与作用下自动鼓起;首先,医护人员可以手动打开阀门105,使得第一腔室102与第二腔室103连通,然后,医护人员只需手动适当挤压第一腔室102,第一腔室102的气体就可以顺利的进入第二腔室103内进行存储,最后关闭阀门105,使得本袋式胸腔引流装置继续工作;当第一腔室102的气体较多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将第一腔室102的气体转移到第二腔室103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气体影响引流的正常进行(因为现有技术中一些引流袋,例如,一次性引流袋,在使用过程中,当引流袋内有气体时,必须尽快手动排出,当引流袋内的气体较多时,就会影响引流的正常进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腔室103通常具有固定的容积,当第二腔室103的气体体积接近或等于所述容积时,就可以实现对气体计量的功能,且计量比较准确,使得所排出的气体的量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临床参数,以方便医生参考;而计量之后的气体通过第二腔室103排出即可。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优选方案中,袋体101上对应第二腔室103的位置处设置有容积标识106,容积标识106用于显示第二腔室103的容积,以便在使用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袋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设置有两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用于收集并度量液体,所述第二腔室用于收集并度量气体,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通道相连,且所述通道内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是/否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设置有两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用于收集并度量液体,所述第二腔室用于收集并度量气体,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通道相连,且所述通道内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是/否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上对应所述第二腔室的位置处设置有容积标识,所述容积标识用于显示第二腔室的容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袋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为50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500ml或1000m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上对应所述第一腔室的位置处设置有带刻度的标示线,所述标示线用于标记第一腔室内液体的体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胸腔引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艳华董兴菊郑蓉周和玲罗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