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质心优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9072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整车质心优化方法及系统。整车质心优化方法包括:获取可影响整车质心位置发生变化的每个零部件;在满足车辆预定的设定要求下,根据每个零部件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得到每个零部件的允许最大移动量;计算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根据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确定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根据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对整车质心的位置进行优化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车质心优化方法,通过重要零部件质心调整优化整车载荷,提升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整车通过性、碰撞安全性、侧翻性能。

Optimizing Method and System of Vehicle Centro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车质心优化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整车质心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一种复杂的机械,由成千上万的零部件组成,正是因为汽车本身组成的复杂性,导致汽车质心无法有效控制在设计状态位置,引起汽车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整车通过性、碰撞安全性、侧翻性能等多项整车重要指标均会产生影响。而相关技术中,主机厂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后期设变弥补(维护型)或预防(预防型)相应问题的出现,却不能通过根本上调整整车质心进行问题修改。其中,预防型,通过事先问题排查方式解决整车质心不在设计状态引起的整车性能问题,此种解决方法存在解决问题不全面,解决不彻底,成本高、设计周期时间长的缺点。维护型,通过后期的引质心问题爆发问题进行,整车性能调整,成本高、设计周期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整车质心优化方法,该整车质心优化方法通过重要零部件质心调整优化整车载荷,提升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整车通过性、碰撞安全性、侧翻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整车质心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可影响整车质心位置发生变化的每个零部件;在满足车辆预定的设定要求下,根据每个零部件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得到每个零部件的允许最大移动量;计算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根据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确定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根据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对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的,所述零部件包括动力总成,所述根据每个零部件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得到每个零部件的允许最大移动量,包括:获取所述动力总成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其中,所述动力总成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包括传动轴滑移曲线和动力总成周边安全性能间隙;根据所述动力总成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确定所述动力总成的允许最大移动量。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包括:利用整车质心优化公式,计算所述动力总成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其中,所述整车质心优化公式为:G0Y0ˊ=G0Y0-G1Y1+G1Y1ˊ;G0Y0ˊ-G0Y0=G1Y1ˊ-G1Y1;G0(Y0ˊ-Y0)=G1(Y1ˊ-Y1);Y0ˊ-Y0=△Y0;Y1ˊ-Y1=△Y1;G0△Y0=G1△Y1;△Y0=△Y1G1/G0,其中,△Y0为整车质心变化量,△Y1为动力总成质心变化量,Y1为动力总成质心点为,G1为动力总成质量为,Y0为调整前的整车质心,G0为调整前的整车质量,Y1ˊ为调整后的动力总成质心,Y0ˊ为调整后的整车质心。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确定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包括:计算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下,每个零部件的质心变化量;计算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根据所述每个零部件的质心变化量和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得到所述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进一步的,所述车辆预定的设定要求包括:整车安全性要求、生产安装工艺要求和不允许进行调整的零部件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整车质心优化方法,通过重要零部件质心调整优化整车载荷,提升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整车通过性、碰撞安全性、侧翻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整车质心优化系统,该系统通过重要零部件质心调整优化整车载荷,提升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整车通过性、碰撞安全性、侧翻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整车质心优化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可影响整车质心位置发生变化的每个零部件;计算模块,用于在满足车辆预定的设定要求下,根据每个零部件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得到每个零部件的允许最大移动量,并计算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确定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并根据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对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动力总成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其中,所述动力总成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包括传动轴滑移曲线和动力总成周边安全性能间隙,并根据所述动力总成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确定所述动力总成的允许最大移动量。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整车质心优化公式,计算所述动力总成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其中,所述整车质心优化公式为:G0Y0ˊ=G0Y0-G1Y1+G1Y1ˊ;G0Y0ˊ-G0Y0=G1Y1ˊ-G1Y1;G0(Y0ˊ-Y0)=G1(Y1ˊ-Y1);Y0ˊ-Y0=△Y0;Y1ˊ-Y1=△Y1;G0△Y0=G1△Y1;△Y0=△Y1G1/G0,其中,△Y0为整车质心变化量,△Y1为动力总成质心变化量,Y1为动力总成质心点为,G1为动力总成质量为,Y0为调整前的整车质心,G0为调整前的整车质量,Y1ˊ为调整后的动力总成质心,Y0ˊ为调整后的整车质心。进一步的,所述优化模块用于:计算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下,每个零部件的质心变化量,并计算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以及根据所述每个零部件的质心变化量和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得到所述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进一步的,所述车辆预定的设定要求包括:整车安全性要求、生产安装工艺要求和不允许进行调整的零部件要求。所述的整车质心优化系统与上述的整车质心优化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整车质心优化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整车质心优化方法的传动轴滑移曲线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整车质心优化方法的整车质心优化模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整车质心优化系统的结构框图。附图标记说明:整车质心优化系统400、获取模块410、计算模块420、优化模块430。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车质心优化方法的路程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车质心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获取可影响整车质心位置发生变化的每个零部件。其中,车辆中的零部件很多,可影响整车质心位置发生变化的零部件很多,因此,首先获取可影响整车质心位置发生变化的每个零部件,例如:动力总成等零部件。S102:在满足车辆预定的设定要求下,根据每个零部件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得到每个零部件的允许最大移动量。车辆预定的设定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整车安全性要求、生产安装工艺要求和不允许进行调整的零部件要求。例如:整车安全性能不变(碰撞等级不变C-NCAP五星),涉及整车安全重要零部件如车身左右纵梁,前碰撞梁、前副车架总成等不做修改。满足生产安装工艺,满足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车质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可影响整车质心位置发生变化的每个零部件;在满足车辆预定的设定要求下,根据每个零部件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得到每个零部件的允许最大移动量;计算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根据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确定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根据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对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进行优化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车质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可影响整车质心位置发生变化的每个零部件;在满足车辆预定的设定要求下,根据每个零部件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得到每个零部件的允许最大移动量;计算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根据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确定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根据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对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进行优化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质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部件包括动力总成,所述根据每个零部件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得到每个零部件的允许最大移动量,包括:获取所述动力总成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其中,所述动力总成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包括传动轴滑移曲线和动力总成周边安全性能间隙;根据所述动力总成位置调整的限制因素,确定所述动力总成的允许最大移动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质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包括:利用整车质心优化公式,计算所述动力总成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其中,所述整车质心优化公式为:G0Y0ˊ=G0Y0-G1Y1+G1Y1ˊ;G0Y0ˊ-G0Y0=G1Y1ˊ-G1Y1;G0(Y0ˊ-Y0)=G1(Y1ˊ-Y1);Y0ˊ-Y0=△Y0;Y1ˊ-Y1=△Y1;G0△Y0=G1△Y1;△Y0=△Y1G1/G0,其中,△Y0为整车质心变化量,△Y1为动力总成质心变化量,Y1为动力总成质心点为,G1为动力总成质量为,Y0为调整前的整车质心,G0为调整前的整车质量,Y1ˊ为调整后的动力总成质心,Y0ˊ为调整后的整车质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质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确定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包括:计算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下,每个零部件的质心变化量;计算每个零部件移动允许最大移动量时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根据所述每个零部件的质心变化量和所述整车质心的位置变化量,得到所述每个零部件对整车质心调整的最大贡献度。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整车质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赵永刚张清华牛荣平王萌李晓娟李麒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