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热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851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热锅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锅具包括锅具组件、加热组件、隔热组件、散热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锅具组件放置于加热组件上,所述隔热组件包裹于加热组件外,所述散热组件和控制组件设置在隔热组件下端,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终端连接通讯的通讯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锅具,通过该耐热锅的结构,及其相应的控制组件提供的控制,从而解决高温烹饪下造成的锅具开裂的情况的发生。

A Heat Resistant Coo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热锅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耐热锅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烹饪过程中,锅具需要在加热器具上通过高温对锅内食材进行烹饪,因此锅具采用金属材质或者其他导热性能好的材料进行烹饪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规的技术,但是由于金属没有不沾的特性,因此用金属制成的锅具还需要在其内表面上涂上一层防粘涂层,虽然其使用效果佳,但是由于不沾涂层是化学材料之一,而且在长时间高温烹饪的条件下,很容易造成涂层脱落,脱落的涂层被人体进食的过程中吃进体内,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对锅具进行改进,是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由于陶瓷和其釉层都是通过高温烧制而成,而且其不沾效果佳,同时也不会产生脱落的可能,可以满足食品级的安全性,但是由于目前陶瓷的耐热性能不足,在高温烹饪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开裂,因此,如何寻求一种耐热陶瓷,进而用于耐热锅具上,并辅以控制技术,是目前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锅具,通过该耐热锅的结构,及其相应的控制组件提供的控制,从而解决高温烹饪下造成的锅具开裂的情况的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热锅具,所述锅具包括锅具组件、加热组件、隔热组件、散热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锅具组件放置于加热组件上,所述隔热组件包裹于加热组件外,所述散热组件和控制组件设置在隔热组件下端,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终端连接通讯的通讯模块。进一步的,所述锅具组件包括锅盖、锅盖手柄和内锅,所述锅盖手柄固定在锅盖上,所述锅盖盖阖于内锅上。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丝、隔热件和金属罩,所述发热丝、隔热件和金属罩由上到下依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微晶板和铁架,所述铁架为开口向上地包裹于加热组件外,所述微晶板设置于加热组件开口处。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为风扇。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外温度传感器、内温度传感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内温度传感器指向加热组件,所述外温度传感器指向隔热组件,所述外温度传感器、内温度传感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与加热组件进行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wifi连接模块。采用上述技术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外温度传感器和内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探测,进而控制加热组件的发热的通断,而且通过其温度的区间控制,和处理器与存储器的数据调用,进而实现在不同温度下的通断控制,从而实现避免锅具在烹饪的过程中温度过高造成的锅具损坏,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耐热锅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耐热锅具,所述锅具包括锅具组件1、加热组件2、隔热组件3、散热组件4和控制组件5,所述锅具组件1放置于加热组件2上,所述隔热组件3包裹于加热组件2外,所述散热组件4和控制组件5设置在隔热组件3下端,所述控制组件5分别与加热组件2和散热组件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与终端连接通讯的通讯模块51。进一步的,所述锅具组件1包括锅盖11、锅盖手柄12和内锅13,所述锅盖手柄12固定在锅盖11上,所述锅盖11盖阖于内锅13上。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发热丝21、隔热件22和金属罩23,所述发热丝21、隔热件22和金属罩23由上到下依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组件3包括微晶板31和铁架32,所述铁架32为开口向上地包裹于加热组件2外,所述微晶板31设置于加热组件2开口处。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4为风扇。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5还包括外温度传感器52、内温度传感器53、处理器54和存储器55,所述内温度传感器53指向加热组件2,所述外温度传感器52指向隔热组件3,所述外温度传感器52、内温度传感器53、处理器54和存储器55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54与加热组件2进行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5还包括wifi连接模块56。采用该技术方案的耐热锅具,通过锅具组件1、加热组件2、隔热组件3、散热组件4和控制组件5之间的连接关系,将锅具组件1放置于加热组件2上,具体的是内锅13放置在发热丝21上,为发热丝21进行通电,得以实现发热丝21对内锅13进行加热烹饪。将隔热组件3包裹于加热组件2外,具体的是微晶板31设置于加热组件2开口处,铁架32为开口向上地包裹于发热丝21外,从而实现内锅13可以放置在微晶板31上,避免内锅13上的汤汁污染发热丝,微晶板31也容易清洗。另外,由于散热组件4和控制组件5设置在隔热组件3下端,因此铁架32所包裹的发热丝21,可以为散热提供必要的空间,使得发热丝21所散发的热量不会直接影响到在隔热组件3下的控制组件5,而散热组件4的风扇,可以持续地吹拂铁架32,为铁架32散热。由于控制组件5分别与加热组件2和散热组件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与终端连接通讯的通讯模块51,通过控制组件5包括外温度传感器52、内温度传感器53、处理器54和存储器55,所述内温度传感器53指向加热组件2,所述外温度传感器52指向隔热组件3,所述外温度传感器52、内温度传感器53、处理器54和存储器55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54与加热组件2进行电性连接,通过控制组件5中的外温度传感器52和内温度传感器53探测加热组件,既发热丝21,或探测隔热组件3,既铁架32,从而实现根据存储器55中的程序数据,比对发热丝21或铁架32的温度,由处理器54控制发热丝21的通断,避免因为发热丝21的温度过高,造成的内锅13温度过高的导致的开裂,同时可以避免过高的温度影响控制组件5的正常工作,实现所需要的烹饪手段,而且与终端连接通讯的通讯模块51,可以随时将该锅具的烹饪信息进行及时的发送,使得使用者知悉该锅具的具体使用信息,而且wifi模块56的设置,可以方便该锅具主动连接网络,实现数据的传送。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做出的各种等同变换,均被本技术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热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包括锅具组件、加热组件、隔热组件、散热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锅具组件放置于加热组件上,所述隔热组件包裹于加热组件外,所述散热组件和控制组件设置在隔热组件下端,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终端连接通讯的通讯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热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包括锅具组件、加热组件、隔热组件、散热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锅具组件放置于加热组件上,所述隔热组件包裹于加热组件外,所述散热组件和控制组件设置在隔热组件下端,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终端连接通讯的通讯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组件包括锅盖、锅盖手柄和内锅,所述锅盖手柄固定在锅盖上,所述锅盖盖阖于内锅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丝、隔热件和金属罩,所述发热丝、隔热件和金属罩由上到下依次连接。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楚钦吕全彬蔡剑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