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局部转动的承重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481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局部转动的承重接头,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上部件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二者为一体结构;固定部为圆柱形结构,连接部下部边缘设至少三个凸起;连接部上设连接孔;下部件为中空结构,包括密封部和卡接部,二者为一体结构;卡接部为圆柱形结构,密封部为锥形结构;卡接部上部设与凸起相适配的L型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凸起穿过L型卡槽的纵向槽,通过旋转在横向槽上滑动,使上、下部件嵌合,连接紧致且力学强度好,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嵌合后,通过聚氨酯橡胶灌胶与穿过下部件的暴露着凯夫拉的电缆密封,整体的受力均匀,可靠性佳;电缆的进出口大致呈90°,保证了上部件中连接孔穿轴承重时可在90°范围内自由旋转。

A Load-bearing Joint with Local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局部转动的承重接头
一种可局部转动的承重接头,主要运用于水下拖曳系统中需要承重且可局部旋转的领域中。
技术介绍
目前,水下的承重接头多数采用的是成型的连接头,为插头、插座二者分离的结构。此种结构不利因素是:体积大、价格昂贵且不适用于需要局部旋转的环境中。如果需要用于局部旋转的环境,需要另外重新设计。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紧凑、重量轻、密封可靠且可局部旋转的承重接头。此外,此承重接头还可以与承重电缆实现一体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接头体积大、价格昂贵且不适用于局部旋转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重量轻、密封可靠且可局部旋转的承重接头。一种可局部转动的承重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件(1)和下部件(2);所述上部件(1)包括固定部(3)和连接部(4),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部(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部(3)下部边缘设置至少三个凸起(5);所述连接部(4)上设置连接孔(6);所述下部件(2)为中空结构,包括密封部(7)和卡接部(8),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卡接部(8)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密封部(7)为锥形结构;所述卡接部(8)上部设置与所述凸起(5)相适配的L型卡槽(9)。优选地,所述凸起(5)穿过所述L型卡槽(9)的纵向槽(10),通过旋转在横向槽(11)上滑动,使所述上部件(1)和下部件(2)嵌合。优选地,所述密封部(7)底部设置一个电缆进口(12)。优选地,所述卡接部(8)设置一电缆出口(13),用于电缆的穿过。优选地,所述固定部(3)上部设置至少一个密封槽(14)。优选地,所述电缆出口(13)设置于L型卡槽纵向槽(10)下方,与所述纵向槽(10)贯通。优选地,所述密封部(7)上设置若干个密封槽(14)。优选地,所述上部件(1)与所述下部件(2)嵌合后,通过聚氨酯橡胶灌胶与穿过所述下部件的暴露着凯夫拉的电缆密封。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由上部件、下部件组成,二者通过凸起和L型卡槽嵌合,连接紧致且力学强度好,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将电缆中凯伏拉平敷在锥形腔内,再由聚氨酯橡胶进行浇灌后,电缆上的张力即可由凯伏拉均匀传递至下部件壳体上,整体的受力均匀,具有较好的可靠性。(3)电缆从下部件出口中穿出,电缆的进出端大致呈90°,保证了上部件中连接孔穿轴承重时可在90度范围内自由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上部件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下部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硫化后楼面图。以上附图中,1、上部件;2、下部件;3、固定部;4、连接部;5、凸起;6、连接孔;7、密封部;8、卡接部;9、L型卡槽;10、纵向槽;11、横向槽;12、电缆进口;13、电缆出口;14、密封槽、15、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局部转动的承重接头,包括上部件1和下部件2;上部件1包括固定部3和连接部4,二者为一体结构;固定部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部3下部边缘设置四个凸起5;连接部4上设置连接孔6,用于穿轴承重;下部件2为中空结构,包括密封部7和卡接部8,二者为一体结构;卡接部8为圆柱形结构,密封部7为锥形结构;卡接部8上部设置与所述凸起5相适配的L型卡槽9。如图3所示,凸起5穿过L型卡槽9的纵向槽10,通过旋转在横向槽11上滑动,使所述上部件1和下部件2嵌合。密封部7底部设置一个电缆进口12,用于电缆进去。卡接部8设置一电缆出口13,用于电缆的穿出。电缆出口13设置于L型卡槽纵向槽10下方,与所述纵向槽10贯通。固定部3上部设置至少一个密封槽14,密封部7上设置若干个密封槽14,用于。如图4所示,将要穿过下部件2并且平敷在下部件2腔内的小段电缆,剖开电缆外皮,暴露出凯夫拉,上部件1与所述下部件(2)嵌合后,通过聚氨酯橡胶灌胶与穿过所述下部件的暴露着凯夫拉的电缆密封。如图5所示,将密封嵌合的承重接头与电缆整体硫化,可运用。本技术工作原理为:准备要使用的电缆15,先将电缆15需穿过下部件2段的电缆线剖开其外皮包裹层,暴露出凯夫拉,由电缆进口12穿入,再有电缆出口13穿出;上部件凸起5穿过L型卡槽9的纵向槽10,通过旋转在横向槽11上滑动,使上部件1和下部件2嵌合;通过聚氨酯橡胶灌胶与穿过下部件的暴露着凯夫拉的电缆密封,最后将密封嵌合的承重接头与电缆整体硫化,电缆的进出口大致呈90°,保证了上部件中连接孔穿轴承重时可在90°范围内自由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局部转动的承重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件(1)和下部件(2);所述上部件(1)包括固定部(3)和连接部(4),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部(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部(3)下部边缘设置至少三个凸起(5);所述连接部(4)上设置连接孔(6);所述下部件(2)为中空结构,包括密封部(7)和卡接部(8),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卡接部(8)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密封部(7)为锥形结构;所述卡接部(8)上部设置与所述凸起(5)相适配的L型卡槽(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局部转动的承重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件(1)和下部件(2);所述上部件(1)包括固定部(3)和连接部(4),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部(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部(3)下部边缘设置至少三个凸起(5);所述连接部(4)上设置连接孔(6);所述下部件(2)为中空结构,包括密封部(7)和卡接部(8),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卡接部(8)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密封部(7)为锥形结构;所述卡接部(8)上部设置与所述凸起(5)相适配的L型卡槽(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局部转动的承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5)穿过所述L型卡槽(9)的纵向槽(10),通过旋转在横向槽(11)上滑动,使所述上部件(1)和下部件(2)嵌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局部转动的承重接头,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林泳刘显龙赵勰张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零试验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