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快装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97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快装锅炉,包括快装式气化组件、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和炉排组件。气化组件包括气化室和设置在气化室顶部的进料器。气化室中部设置有棘轮、下部设置有气化剂管。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燃烧室、过热器和省煤器,及其上部的锅筒。炉排组件包括炉排和设置在炉排底部的炉排风室。炉排设置在气化室和燃烧室及过热器底部。气化室和燃烧室之间设置物料通道相连。物料通道与气化室之间设置网格隔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网格隔墙的设置有利于气化气快速引出到燃烧室;卧式快装组件设计以及先气化后燃烧,具有结构紧凑、燃料适应性广及烟气初始排放好等优点。

A Horizontal Fast-loading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快装锅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卧式快装锅炉,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现场快速安装的模块化卧式快装气化燃烧装置,属于燃烧

技术介绍
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或水力、风力发电地区负荷不稳定地区,居民生活用电或小型用电需要用到小型移动发电锅炉。同时如地震等应急情况下的紧急供电也需要移动式快装锅炉。此时,考虑系统的供电对象为居民生活用电或小型用电设备供电,机组的功率不宜设置太大,配置供电能力通常为500~6000KW。而且不仅需要检修维护简单,还要设备燃料的适应性广,可以单独燃用生物质,也可以燃用生物质和煤的混合物,还可以单独燃煤。同时,由于地区偏远交通不便,还需要在结构上尽可能优化,使得运输、安装均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快装锅炉,将锅炉分三个主要组件生产、组装安装,减少施工现场大型起重设备的使用,且结构紧凑。尤其适用于100~1000kW小型移动发电锅炉,锅炉类型为自然循环锅炉。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卧式快装锅炉,包括气化组件、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和炉排组件,这些组件能够在现场快速组装;所述气化组件包括气化室和设置在所述气化室顶部的进料器;所述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燃烧室、过热器和省煤器;所述炉排组件包括炉排和设置在炉排底部的炉排风室;所述炉排设置在所述气化室和所述燃烧室及所述过热器底部;所述气化组件和所述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之间设置物料通道相连,所述物料通道底部为所述炉排;所述物料通道与所述气化室之间设置网格隔墙,所述网格隔墙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空心格形成网格。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物料通道顶部向上倾斜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燃烧室底部入口处设置有若干二次风口。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化室下部设置有气化剂管。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化室中部设置有若干棘轮;所述棘轮选用可调速式棘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化室内壁设置耐火材料。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排沿着物料行进方向倾斜向下布置;所述炉排末端设置落料通道。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燃烧室、过热器和省煤器的顶部设置有锅筒。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省煤器底部设置有落灰斗。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热器和省煤器内部设置有折流板,使得所述过热器和省煤器内部形成折返式烟气通道。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折流板竖直布置或水平布置,使得所述过热器和省煤器内部形成上下折返式或水平折返式烟气通道。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锅炉分三个主要组件生产、现场快速安装,缩短施工时间和减少施工成本;卧式布置,结构紧凑,且便于运输;漏空网格隔墙的设置,使得气化气及时被引入燃烧室;分级气化、燃烧,能够减低NOX排放并提高燃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卧式快装锅炉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卧式快装锅炉网格隔墙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卧式快装锅炉的过热器和省煤器折流板布置示意图。图中:1-进料器;2-气化室;3-燃烧室;4-物料通道;5-炉排;6-网格隔墙;7-气化剂管;8-二次风口;9-棘轮;10-过热器;11-省煤器;12-锅筒;13-炉排风室;14-落料通道;15-落灰斗;16-折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快装锅炉,包括气化组件、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和炉排组件,这些组件能够部件化生产并在现场快速组装或拆卸,从而形成小型化移动发电锅炉。gai卧式快装锅炉高度低于3m。气化组件包括气化室2和设置在气化室2顶部的进料器1。进料器1采用密封进料。气化室2下部设置有气化剂管7,用于通入空气、氧气或水蒸气等气化剂。为防止进料堆积影响气化,气化室2中部设置有若干棘轮9,若干棘轮9通常并列设置,在棘轮9的拨动下使得气化原料能够通过棘轮9间的空隙向下运动。棘轮9可调速,根据气化原料进料速度需要调节。气化剂管7设置在棘轮9下方,气化剂在棘轮9松动后的原料中容易穿透原料孔隙增加气化速率。气化室2内壁设置耐火材料,形成绝热炉墙,使气化室2形成蓄热气化,降低气化温度。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燃烧室3、过热器10和省煤器11。炉排组件包括炉排5和设置在炉排5底部的炉排风室13。炉排5沿着物料行进方向倾斜向下布置,倾斜角小于15°。炉排5末端设置落料通道14,落料通道14底部设置在渣池中。炉排5设置在气化室2和燃烧室3及过热器10底部,并在气化室2、燃烧室3及过热器10底部形成物料和气化气通道。气化组件和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之间设置物料通道4相连,物料通道4底部为炉排5。物料通道4顶部向上倾斜设置。物料通道4与气化室2之间设置网格隔墙6,如图2所示,网格隔墙6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空心格,使得墙体形成网格状。网格隔墙6的设置使得气化室2产生的气化气能够迅速通过网格隔墙6沿着物料通道4进入燃烧室3。燃烧室7底部入口处设置有若干二次风口8,通入二次风,使进入燃烧室3的气化气快速燃烧并燃尽。燃烧室3、过热器10和省煤器11的顶部设置有锅筒12。省煤器11底部设置有落灰斗15。燃烧后的高温烟气依次通过过热器10和省煤器11换热。省煤器11产生的饱和蒸汽和汽水混合物上升到锅筒12中,汽水分离后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10加热生成过热蒸汽用于发电。省煤器11底部设置有落灰斗15用于收集可能产生和捕集下来的固体颗粒。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烟气直通形成短路,过热器10和省煤器11内设置有折流板16,使得过热器10和省煤器11内部形成折返式烟气通道。折流板16可以竖直设置,使得过热器10和省煤器11内部形成上下折返式烟气通道。折流板16还可以水平设置,使得过热器10和省煤器11内部形成水平折返式烟气通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快装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包括气化组件、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和炉排组件;所述气化组件包括气化室(2)和设置在所述气化室(2)顶部的进料器(1);所述气化室(2)中部设置有若干棘轮(9);所述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燃烧室(3)、过热器(10)和省煤器(11);所述炉排组件包括炉排(5)和设置在炉排底部的炉排风室(13);所述炉排(5)设置在所述气化室(2)和所述燃烧室(3)及所述过热器(10)底部;所述气化组件和所述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之间设置物料通道(4)相连,所述物料通道(4)底部为所述炉排(5);所述物料通道(4)与所述气化室(2)之间设置网格隔墙(6),所述网格隔墙(6)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空心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快装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包括气化组件、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和炉排组件;所述气化组件包括气化室(2)和设置在所述气化室(2)顶部的进料器(1);所述气化室(2)中部设置有若干棘轮(9);所述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燃烧室(3)、过热器(10)和省煤器(11);所述炉排组件包括炉排(5)和设置在炉排底部的炉排风室(13);所述炉排(5)设置在所述气化室(2)和所述燃烧室(3)及所述过热器(10)底部;所述气化组件和所述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之间设置物料通道(4)相连,所述物料通道(4)底部为所述炉排(5);所述物料通道(4)与所述气化室(2)之间设置网格隔墙(6),所述网格隔墙(6)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空心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快装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通道(4)顶部向上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快装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3)底部入口处设置有若干二次风口(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