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板用浮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97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不易产生变形或破损的太阳能电池板用浮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浮板(10)是配置太阳能电池板(1)的太阳能电池板用浮板(10),其具备环状浮板部(F)和凹条部(22),环状浮板部(F)具有表面部(11)、与表面部(11)分离设置的背面部(12)、将表面部(11)和背面部(12)的外周连接的侧面部(13)、以及形成于内侧且从表面部(11)贯穿至背面部(12)的开口部(20),凹条部(22)在开口部(20)的内壁面(21)的周方向的至少一部分沿开口部(20)的周方向形成有多个,且在表背方向上延伸。

Floating panels for solar pan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板用浮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用浮板。
技术介绍
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发电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也称为太阳能电池面板、太阳能电池组件)。目前,太阳能电池板主要设置在建筑物的屋顶或墙面、地面等,但近年来,也开始往闲置的池、湖等水面上进行设置。在水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时,使用用于使太阳能电池板漂浮于水上的浮板,在该浮板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水上的浮板,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浮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77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设置在水上的浮板例如使用重量轻、耐久性优异的合成树脂,且形成为中空状以在内部存储形成浮力的气体(空气)。而且,例如若发生太阳能电池板因风等的影响而被推压于浮板侧的情况,该推压力可能会使浮板的一部分发生变速或破损。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发生变形、破损的太阳能电池板用浮板。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构成来把握。(1)本专利技术的浮板是配置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电池板用浮板,具备环状浮板部和凹条部,该环状浮板部具有表面部、与上述表面部分离设置的背面部、将上述表面部和上述背面部的外周连接的侧面部、形成于内侧且从上述表面部贯穿至上述背面部的开口部,该凹条部于上述开口部内壁面的周方向的至少一部分沿上述开口部的周方向形成有多个,且在表背方向上延伸。(2)上述(1)的构成中,具备支撑上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端侧的支撑部,上述支撑部以位于一端侧的第1侧部的上述背面部侧的第1侧边能够使上述支撑部于上述表面部侧立起的方式连接于上述内壁面的表背方向的中间部,上述开口部的一端侧形成有将上述支撑部于表面部侧立起时承受上述支撑部的上述第1侧部的承受部,上述凹条部形成于比上述内壁面的上述第1侧边更靠近背面部侧的位置。(3)上述(2)的构成中,上述凹条部以深度从背面部侧向上述第1侧边变浅的方式形成。(4)上述(2)或(3)的构成中,上述支撑部具备于表面部侧立起时从作为一端侧的面向一端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且在与上述第1侧部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凸条部,上述凸条部具有将上述支撑部于表面部侧立起时与上述环状浮板部的表面部面接触的抵接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不易引起变形或破损的太阳能电池板用浮板。附图说明图1是主要从浮板的他端侧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浮板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状态时的立体图。图2是主要从浮板的一端侧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浮板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状态时的立体图。图3是从与图1相同方向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浮板时的立体图。图4是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浮板的背面部侧时的立体图。图5是从侧方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浮板时的侧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浮板的局部截面图。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浮板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对比较例的浮板的支撑部和实施方式的浮板的支撑部施加推压力时的负荷变化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整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相同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图1是主要从浮板10的他端侧观察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的浮板10的立体图。图2是主要从浮板10的一端侧观察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的浮板10的立体图。另外,图3是从与图1相同方向观察时的浮板10的立体图。图4是观察浮板10的背面部12侧时的立体图。图5是从侧方观察浮板10的侧面图。图6是浮板10的局部截面图。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浮板10,如图1和图2所示,是配置太阳能电池板1的太阳能电池板用浮板10,例如可适用于在水库、池、湖等水面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1。应予说明,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浮板10的图中省略了一些图示,例如,在浮板10的一端侧和他端侧等设有用于与其它浮板10连接的连接部,在水库、池、湖等水面上设置浮板10时,以连接的状态设置多个浮板10。以下说明的浮板10例如采用使用多个分割式模具夹持熔融状态的筒状型坯并吹气的吹塑成型来制造,成型材料可使用各种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优选使用聚乙烯、聚丙烯之类的聚烯烃系树脂。如图3和图4所示,浮板10具备环状浮板部F,该环状浮板部F具有表面部11、与表面部11分离设置的背面部12、将表面部11和背面部12的外周连接的侧面部13、形成于内侧且从表面部11贯穿至背面部12的开口部20。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环状浮板部F的整体形状为矩形,但并不限定于矩形。另外,如图2所示,浮板10具备支撑太阳能电池板1的一端侧(图2左侧)的支撑部14。具体而言,支撑部14由以塞住开口部20(参照图3和4)的方式形成的部分构成,如图3所示,以保留位于图3右侧的一端侧的第1侧部14a的背面部12侧的第1侧边14aa的方式,将其余侧部(第2侧部14b、第3侧部14c和第4侧部14d)的各侧边切开,能够以第1侧边14aa为铰链使以塞住开口部20的方式形成的部分于表面部11侧立起。应予说明,如图3所示,作为该铰链的第1侧边14aa连接于开口部20的内壁面21的表背方向的中间部(本例中为大致中央位置)。图6是浮板10的局部截面图,更详细而言,是图3里侧第4侧部14d周边的放大图(参照虚线区域X),是沿图3的X1-X1线将支撑部14从一端侧向他端侧横断切割而成的截面立体图。如图6所示,在开口部20的一端侧形成有承受部17,该承受部17在将支撑部14于表面部11侧立起时承受支撑部14的第1侧部14a。因此,将作为铰链的第1侧边14aa折弯而成为支撑部14于表面部11侧立起的状态时,成为支撑部14的第1侧部14a落在形成于环状浮板部F开口部20一端侧的位置的承受部17上的状态。换言之,环状浮板部F的承受部17是设置太阳能电池板1时支承支撑部14的部分。另外,如图3所示,支撑部14的第3侧部14c形成为具有承受面14ca和第1受壁面14cb的大致L字形的形状。即,从他端侧(图3左侧)将支撑部14于表面部11侧立起时,承受面14ca承受太阳能电池板1一端侧下表面,第1受壁面14cb设置于承受面14ca的一端侧,承受太阳能电池板1一端侧的侧壁1a(参照图1和图2),由此能够稳定地承受太阳能电池板1的一端侧。应予说明,太阳能电池板1在如下状态下,使用第1安装配件等固定于支撑部14。即,太阳能电池板1的下表面侧由支撑部14的承受面14ca承受,同时以太阳能电池板1于一端侧不动的方式,太阳能电池板1的一端侧的侧壁1a由第1受壁面14cb承受的状态。对此,图1和图2中省略了图示。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环状浮板部F的他端侧设有他端侧承受部11A,该他端侧承受部11A形成有倾斜部11a和第2受壁面11b,该倾斜部11a的表面部11以朝向他端侧靠近背面部12侧的方式倾斜,该第2受壁面11b从倾斜部11a的他端侧的端部11aa立起,承受太阳能电池板1的他端侧的侧壁1b(参照图1和图2)。设置于该环状浮板部F他端侧的倾斜部11a的结构能够在如图1所示倾斜配置太阳能电池板1时,使太阳能电池板1的他端侧的下表面不干扰环状浮板部F而能够良好地配置。并且,如图1所示,太阳能电池板1以太阳能电池板1的他端侧的侧壁1b抵接于第2受壁面11b(参照图3)的方式配置,使用未图示的第2安装配件等固定于他端侧承受部1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板,是配置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电池板用浮板,其特征在于,具备环状浮板部和凹条部,所述环状浮板具有表面部、与所述表面部分离设置的背面部、将所述表面部和所述背面部的外周连接的侧面部、形成于内侧且从所述表面部贯穿至所述背面部的开口部,所述凹条部在所述开口部的内壁面的周方向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开口部的周方向形成有多个,且在表背方向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7 JP 2016-2542021.一种浮板,是配置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电池板用浮板,其特征在于,具备环状浮板部和凹条部,所述环状浮板具有表面部、与所述表面部分离设置的背面部、将所述表面部和所述背面部的外周连接的侧面部、形成于内侧且从所述表面部贯穿至所述背面部的开口部,所述凹条部在所述开口部的内壁面的周方向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开口部的周方向形成有多个,且在表背方向上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板,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撑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端侧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以位于一端侧的第1侧部的所述背面部侧的第1侧边能够使所述支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诚治
申请(专利权)人:京洛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