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778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23
一种光学系统,其包括一光源、一光束形状改变元件、一光束导引模块以及一驱动组件。前述光源沿一第一方向发射出一光束,前述光束形状改变元件将前述光束的一截面由一第一形状改变成为一第二形状。前述光束导引模块具有一固定座以及一光束导引元件,其中前述光束导引元件连接前述固定座,用以将前述光束由前述第一方向改变为一第二方向。前述驱动组件驱动前述光束导引元件相对于前述固定座运动。

optica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系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可改变光束形状的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三维物体感测科技的快速进步,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DriverAssistanceSystems,ADAS)已逐渐被应用于一般车辆中。举例而言,前述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可具备实时三维物体检测(real-time3Dobjectdetection)、大尺度三维车辆检测(large-scale3Dvehicledetection)甚至三维物体识别(3Dobjectrecognition)等功能。一般三维物体感测技术是采用光达感测(LightDetectionandRanging,LiDAR)、红外线感测或超音波感测等方式,然而由于传统的三维物体感测器大多是采固定式设计,因此其往往无法快速地对一较大范围内的物体进行检测。有鉴于此,如何能克服传统三维物体感测技术的前述问题始成一重要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现有问题点,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其包括一光源、一光束形状改变元件、一光束导引模块以及一驱动组件。前述光源沿一第一方向发射出一光束,前述光束形状改变元件将前述光束的一截面由一第一形状改变成为一第二形状,其中前述截面垂直于前述光束的一光轴。前述光束导引模块具有一固定座以及一光束导引元件,其中前述光束导引元件活动地连接前述固定座,用以将前述光束的前述光轴由前述第一方向改变为一第二方向,且前述第一、第二方向不平行。前述驱动组件耦接前述光束导引元件以及前述固定座,并驱动前述光束导引元件相对于前述固定座运动。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形状为圆形或一第一长条形,且第二形状具有一直线或一第二长条形,其中前述第二长条形的长宽比大于前述第一长条形的长宽比。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束形状改变元件设置于前述光源以及前述光束导引模块之间,且前述光源、前述光束形状改变元件以及前述光束导引模块沿着前述第一方向排列。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源更具有一法布立-佩罗(Fabry-Perot)结构。于一实施例中,前述驱动组件驱动前述光束导引元件相对于前述固定座绕一第一旋转轴以及一第二旋转轴转动,且前述第一、第二旋转轴不平行于前述第一方向或前述第二方向。于一实施例中,前述驱动组件驱动前述光束导引元件相对于前述固定座在一第一范围内绕一第一旋转轴转动,并且相对于前述固定座在一第二范围内绕前述第二旋转轴转动,其中前述光束导引元件旋转经过前述第一范围或前述第二范围的时间小于0.1秒。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束导引元件具有一棱镜,且前述棱镜具有一光入射面以及一光出射面,其中前述光入射面或前述光出射面形成有非平面结构。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系统还包括一可切换滤镜,前述光束可通过前述滤镜过滤可见光或不可见光。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系统还包括一光接收模块,接收由一物体反射后的前述光束,并将前述光束的一光信号转换成为一电子信号。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系统仅包含一光源,且前述光源所产生的前述光束具有连续且不中断的轮廓。本公开一实施例更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包括一光源、一光束导引模块以及一驱动组件。前述光源沿一第一方向发射出一光束,前述光束导引模块具有一固定座以及一光束导引元件,其中前述光束导引元件活动地连接前述固定座,用以将前述光束的一光路径由前述第一方向改变为一第二方向,并将前述光束的一截面由一第一形状改变成为一第二形状,其中前述截面垂直于前述光束的一光轴,且前述第一、第二方向不平行。前述驱动组件耦接前述光束导引元件以及前述固定座,并驱动前述光束导引元件相对于前述固定座运动。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束导引元件具有一棱镜,且前述棱镜具有一光入射面以及一光出射面,其中前述光入射面或前述光出射面形成有非平面结构。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束导引元件具有一棱镜,且具有一光入射面以及一光出射面,其中前述光入射面以及前述光出射面皆形成有非平面结构。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束导引元件具有一反射镜,且前述反射镜的一反射面上形成有非平面结构。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束导引模块具有一棱镜,且前述棱镜内部形成有一中空区域。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系统还包括一可切换滤镜,前述光束可通过前述滤镜过滤可见光或不可见光。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系统还包括一光接收模块,接收由一物体反射后的前述光束,并将前述光束的一光信号转换成为一电子信号。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系统仅包含一光源,且前述光源所产生的前述光束具有连续且不中断的轮廓。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形状为正方形、矩形或十字形。附图说明当阅读说明书附图时,从以下的详细描述能最佳理解本公开的各方面。应注意的是,根据业界的标准作法,各种特征并未按照比例绘制。事实上,可任意的放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以做清楚的说明。图1-1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1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光学模块的分解图。图1-2A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2B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光学模块的示意图。图1-2C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示意图。图1-2D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分解图。图1-2E是表示图1-2C中沿线段1-A-1-A’方向的剖视图。图1-2F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光学元件承载座的侧视图。图1-3A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示意图。图1-3B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仰视图。图1-4A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分解图。图1-4B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示意图。图1-5A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示意图。图1-5B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前视图。图1-6A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示意图。图1-6B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剖视图。图1-7A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7B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位于第一角度的示意图。图1-7C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位于第二角度的示意图。图1-7D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示意图。图1-7E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前视图。图1-8A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位于第一角度的示意图。图1-8B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位于第二角度的示意图。图1-9A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9B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光学模块、第三光学模块和反射单元的示意图。图1-10是表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镜头单元的示意图。图2-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2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图2-3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示意图。图2-4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分解图。图2-5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光学元件承载座的示意图。图2-6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设置于光学元件承载座上的示意图。图2-7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示意图,其中框体被省略。图2-8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反射单元的侧视图,其中外罩被省略。图2-9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系统,包括:一光源,沿一第一方向发射出一光束;一光束形状改变元件,将该光束的一截面由一第一形状改变成为一第二形状,其中该截面垂直于该光束的一光轴;一光束导引模块,具有一固定座以及一光束导引元件,其中该光束导引元件活动地连接该固定座,用以将该光束的该光轴由该第一方向改变为一第二方向,且该第一、第二方向不平行;以及一驱动组件,耦接该光束导引元件以及该固定座,并驱动该光束导引元件相对于该固定座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25 US 62/621,967;2018.02.02 US 62/625,600;1.一种光学系统,包括:一光源,沿一第一方向发射出一光束;一光束形状改变元件,将该光束的一截面由一第一形状改变成为一第二形状,其中该截面垂直于该光束的一光轴;一光束导引模块,具有一固定座以及一光束导引元件,其中该光束导引元件活动地连接该固定座,用以将该光束的该光轴由该第一方向改变为一第二方向,且该第一、第二方向不平行;以及一驱动组件,耦接该光束导引元件以及该固定座,并驱动该光束导引元件相对于该固定座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该第一形状为圆形或一第一长条形,且第二形状具有一直线或一第二长条形,其中该第二长条形的长宽比大于该第一长条形的长宽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该光束形状改变元件设置于该光源以及该光束导引模块之间,且该光源、该光束形状改变元件以及该光束导引模块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该光源更具有一法布立-佩罗(Fabry-Perot)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该驱动组件驱动该光束导引元件相对于该固定座绕一第一旋转轴以及一第二旋转轴转动,且该第一、第二旋转轴不平行于该第一方向或该第二方向。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该驱动组件驱动该光束导引元件相对于该固定座在一第一范围内绕一第一旋转轴转动,并且相对于该固定座在一第二范围内绕该第二旋转轴转动,其中该光束导引元件旋转经过该第一范围或该第二范围的时间小于0.1秒。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该光束导引元件具有一棱镜,且该棱镜具有一光入射面以及一光出射面,其中该光入射面或该光出射面形成有非平面结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该光学系统还包括一可切换滤镜,该光束可通过该滤镜过滤可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朝彰翁智伟徐茂国宋欣忠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