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所述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所述缝纫机本体具有台板,所述台板上对应缝纫针的下方设有针孔,所述缝纫机本体驱动所述缝纫针上下往复移动至穿入并抽出所述针孔,所述台板上端位于所述针孔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有一个卡紧定位单元,所述裤头由左向右移动至套在所述台板上,所述松紧带套设在所述裤头外,且所述松紧带和所述裤头均位于所述缝纫针的下方,并均经过两个所述卡紧定位单元。优点:可对所述松紧带和所述裤头进行限位,进而确定两者的相对位置,且可调整松紧带的张紧度,省时省力。
A Sew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纫机
本技术属于裤头松紧带缝纫
,涉及一种缝纫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三角裤头或四角裤头都会在裤头的腰部上缝纫松紧带,在缝制时,松紧带为环形,且具有一定的宽度,裤头已加工成为相应的形状(环形),在缝制过程中将松紧带置于裤头上,人工不断的同时推送松紧带和裤头,并同时调整松紧带的边缘在裤头上的位置,以确保两者在缝制过程中保持相对位置确定,此种操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及容易出现松紧带偏离裤头,影响美观性及实用性;且松紧带的松紧度往往只是固定的一种,不可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裤头和松紧带进行限位且松紧带张紧度可调的缝纫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所述缝纫机本体具有台板,所述台板上对应缝纫针的下方设有针孔,所述缝纫机本体驱动所述缝纫针上下往复移动至穿入并抽出所述针孔,所述台板上端位于所述针孔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有一个卡紧定位单元,所述裤头由左向右移动至套在所述台板上,所述松紧带套设在所述裤头外,且所述松紧带和所述裤头均位于所述缝纫针的下方,并均经过两个所述卡紧定位单元,两个所述卡紧定位单元分别用以将位于所述针孔前后两侧的所述裤头和所述松紧带进行限位;所述台板下端位于所述针孔的前方和后方还分别设有一个张紧单元,两个所述张紧单元分别用以撑开所述松紧带并调整所述松紧带的松紧度。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卡紧定位单元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均为沿前后方向水平安装在所述台板的上端的方形板,且分别位于所述针孔的前侧和后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左侧齐平并均位于所述针孔的右侧;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分别为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在对应所述第二定位件上方的方形板,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的左侧分别延伸至凸出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左侧并向上弯折为L形,且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弯折部的右侧壁齐平,且所述针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弯折部的右侧壁和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左侧之间,所述松紧带位于所述台板上方的部位绕过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上方,且其左侧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弯折部的右侧壁贴合,所述裤头位于所述台板上方的部位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下方,且其右侧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左侧贴合。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张紧单元包括滑动件和张紧轴,两个所述滑动件分别安装所述台板下端的前后侧,两个所述张紧轴分别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且两个所述张紧轴的同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动件上,其另一端分别沿左延伸至所述针孔的左侧,所述松紧带位于所述台板的下端的部位均绕过两个所述张紧轴,两个所述滑动件可滑动至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调整两个所述张紧轴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调整所述松紧带的张紧度。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张紧单元分别还包括一个驱动件,两个所述驱动件分别安装在对应所述滑动件上,且其驱动端分别与对应所述张紧轴传动连接。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张紧轴上分别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且同轴的设有两块圆形的挡板,所述松紧带与两个所述张紧轴的接触处分别位于两个对应的所述挡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弯折部的右侧臂对所述松紧带的左侧形成限位,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左侧对所述裤头进行限位,由此,在所述松紧带和所述裤头缝纫连接时,两者的相对位置就保持固定;其次,两个所述滑动件可滑动至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调整两个所述张紧轴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调整所述松紧带的张紧度,使得所述松紧带的张紧度可调;最后,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张紧轴转动,带动所述松紧带自动前进,省事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缝纫机前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缝纫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松紧带和所述裤头的放置位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缝纫机本体,11台板,12针孔,2卡紧定位单元,21第一定位件,22第二定位件,3张紧单元,31张紧轴,32滑动件,33驱动件,34挡板,4裤头,5松紧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其包括缝纫机本体1,所述缝纫机本体1具有台板11,所述台板11上对应缝纫针的下方设有针孔12,所述缝纫机本体1驱动所述缝纫针上下往复移动至穿入并抽出所述针孔12,该技术为现有常规技术手段,不再赘述。进一步的,所述台板11上端位于所述针孔12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有一个卡紧定位单元2,所述裤头4由左向右移动至套在所述台板11上,所述松紧带5套设在所述裤头4外,且所述松紧带5和所述裤头4均位于所述缝纫针的下方,并均经过两个所述卡紧定位单元2,两个所述卡紧定位单元2分别用以将位于所述针孔12前后两侧的所述裤头4和所述松紧带5进行限位;所述台板11下端位于所述针孔12的前方和后方还分别设有一个张紧单元3,两个所述张紧单元3分别用以撑开所述松紧带5并调整所述松紧带5的松紧度。两个所述卡紧定位单元2将所述裤头4和所述松紧带5进行限位,以确保所述裤头4和所述松紧带5在缝纫时两者相对位置始终确定,避免人工不断的调整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既省时省力又提高美观性和实用性;所述张紧单元3可调整所述松紧带5的松紧度,使其匹配多种规格的所述裤头4。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卡紧定位单元2包括第一定位件21和第二定位件22,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22均为沿前后方向水平安装在所述台板11的上端的方形板,且分别位于所述针孔12的前侧和后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22的左侧齐平并均位于所述针孔12的右侧;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分别为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在对应所述第二定位件22上方的方形板,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的左侧分别延伸至凸出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件22的左侧并向上弯折为L形,且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弯折部的右侧壁齐平,且所述针孔1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21弯折部的右侧壁和所述第二定位件22的左侧之间,所述松紧带5位于所述台板上方的部位绕过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的上方,且其左侧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弯折部的右侧壁贴合,所述裤头4位于所述台板11上方的部位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下方,且其右侧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22的左侧贴合。由此可知,所述第二定位件22对所述裤头4形成限位,所述第一定位件21对所述松紧带5形成限位,两者相对位置确定,且两者之间存在重叠缝纫区域,同时所述针孔12位于该重叠缝纫区域中,既所述缝纫针可对两者进行缝纫连接。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的左右侧分别延伸至凸出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件22的左右侧并向上弯折为U形,且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弯折部的左右侧壁齐平,且所述第一定位件21的U形两侧臂上端分别内翻边。U形的所述第一定位件21可限制所述松紧带5位于所述台板11上方的部位绕过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的上方,并置于所述第一定位件21中,且所述松紧带5左右侧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弯折部的左右侧壁贴合,只能在所述第一定位件中21中沿前后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张紧单元3包括滑动件32和张紧轴31,两个所述滑动件32分别安装所述台板11下端的前后侧,两个所述张紧轴31分别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机,用以缝合裤头(4)和松紧带(5),其包括缝纫机本体(1),所述缝纫机本体(1)具有台板(11),所述台板(11)上对应缝纫针的下方设有针孔(12),所述缝纫机本体(1)驱动所述缝纫针上下往复移动至穿入并抽出所述针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11)上端位于所述针孔(12)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有一个卡紧定位单元(2),所述裤头(4)由左向右移动至套在所述台板(11)上,所述松紧带(5)套设在所述裤头(4)外,且所述松紧带(5)和所述裤头(4)均位于所述缝纫针的下方,并均经过两个所述卡紧定位单元(2),两个所述卡紧定位单元(2)分别用以将位于所述针孔(12)前后两侧的所述裤头(4)和所述松紧带(5)进行限位;所述台板(11)下端位于所述针孔(12)的前方和后方还分别设有一个张紧单元(3),两个所述张紧单元(3)分别用以撑开所述松紧带(5)并调整所述松紧带(5)的松紧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用以缝合裤头(4)和松紧带(5),其包括缝纫机本体(1),所述缝纫机本体(1)具有台板(11),所述台板(11)上对应缝纫针的下方设有针孔(12),所述缝纫机本体(1)驱动所述缝纫针上下往复移动至穿入并抽出所述针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11)上端位于所述针孔(12)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有一个卡紧定位单元(2),所述裤头(4)由左向右移动至套在所述台板(11)上,所述松紧带(5)套设在所述裤头(4)外,且所述松紧带(5)和所述裤头(4)均位于所述缝纫针的下方,并均经过两个所述卡紧定位单元(2),两个所述卡紧定位单元(2)分别用以将位于所述针孔(12)前后两侧的所述裤头(4)和所述松紧带(5)进行限位;所述台板(11)下端位于所述针孔(12)的前方和后方还分别设有一个张紧单元(3),两个所述张紧单元(3)分别用以撑开所述松紧带(5)并调整所述松紧带(5)的松紧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紧定位单元(2)包括第一定位件(21)和第二定位件(22),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22)均为沿前后方向水平安装在所述台板(11)的上端的方形板,且分别位于所述针孔(12)的前侧和后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22)的左侧齐平并均位于所述针孔(12)的右侧;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分别为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在对应所述第二定位件(22)上方的方形板,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的左侧分别延伸至凸出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件(22)的左侧并向上弯折为L形,且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贵,朱元国,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