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78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35
一种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涉及一种热缩套的扩张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的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制造不等径热缩套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将加热后的不等径交联坯型套在瓣模的外壁上,压下压杆的自由端,带动圆盘向下运动,瓣模则在第二连杆支耳和第一连杆的拉动下一起向下运动,瓣模包络直径在锥台中上部直径变大的作用下径向扩张,从而实现不等径交联坯型的径向扩张,导向轴和导向片则起到导向作用,导向轴保障圆盘沿锥台的轴线运动,导向片保障圆盘不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制造不等径热缩套的效率高,使用方便,适合工业化使用。

An Expansion Device for Unequal Diameter Heat Shrinkage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缩套的扩张装置。
技术介绍
不等径热缩套是用于预制直埋保温管端头防水密封的重要附件,在预制保温管两端各加一个不等径的热缩套(如图26),热缩套内部涂有热熔胶,大端要与夹克管粘接在一起,小端与钢管粘接在一起,以防止一个端头进水而波及整根管线的安全。不等径热缩套主要是利用聚乙烯及与聚乙烯共混材料经注塑成为一端直径较大而另一端直径较小的不等径坯型,该坯型大端要比保温管夹克管直径小,小端直径要比钢管直径小,经交联后不等径套管内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经加热扩张,再经冷却定型后,就制成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不等径热缩套。目前,不等径热缩套被大量应用于石油管道及热力管防水密封,由于用量较大,现有设备制造效率较低,因此,需要简单高效的扩张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的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制造不等径热缩套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本技术的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是由多个瓣模1、锥台2、导向轴3、筒形支柱4、第一连杆5、螺母6、导向片7、圆盘8、机架9、过渡连杆10、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第一连杆支耳13、第二连杆支耳14、第四连杆15、压杆16和双头螺杆17组成;所述的瓣模1的上部为第一细端1-1,中部为第一粗端1-2,第一粗端1-2的内壁为斜面1-3,第一细端1-1的外壁和第一粗端1-2的外壁均为竖直面;所述的锥台2的中上部为圆台筒结构,圆台筒结构的较细端在上方,锥台2的下部2-3为圆筒结构,且圆筒结构的外径小于圆台筒结构的较粗端的外径;锥台2的内部中心设置通槽2-2,在锥台2的中上部的侧壁上均匀布置多个凹槽2-1,凹槽2-1由锥台2的中上部的上端面连通到下端面;所述的导向轴3由第二细端3-2和第二粗端3-1组成,第二细端3-2和第二粗端3-1均为圆柱体结构,且第二细端3-2和第二粗端3-1的轴线重合,第二细端3-2的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的筒形支柱4为圆筒结构,在筒形支柱4的中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滑道4-1,两个滑道4-1对称布置且连通到筒形支柱4的下端面;所述的导向片7为一个长方体结构,在导向片7的上端面中心和下端面中心之间设置一个第一通孔7-1;所述的圆盘8为一个圆环结构,圆盘8的上端面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多个第二连杆支耳14;所述的机架9的台面9-1上设置一个第二通孔9-4,台面9-1的下方设置横梁9-5,横梁9-5的中间固定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杆支耳13,机架9的一端设置一对竖直固定杆9-2,两个竖直固定杆9-2对称布置且两个竖直固定杆9-2之间为空心部分,每个竖直固定杆9-2的上端设置一个水平杆9-3,两个水平杆9-3之间为空心部分,竖直固定杆9-2与台面9-1分别位于横梁9-5的两侧,水平杆9-3设置在固定杆9-2远离台面9-1的一侧;所述的过渡连杆10由第三细端10-2和第三粗端10-3组成,第三粗端10-3的上端面向第三细端10-2方向设置盲孔10-1,盲孔10-1的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的压杆16的下端面中间固定一个轴套16-1,轴套16-1的轴线方向与压杆16的轴线方向垂直;圆盘8的下端面放置在机架9的台面9-1上,且圆盘8的轴线与台面9-1的第二通孔9-4的轴线重合,筒形支柱4的下端面固定在台面9-1上且筒形支柱4的下部设置在圆盘8的内环中;导向片7水平固定在圆盘8的上端面,导向片7的第一通孔7-1的轴线与圆盘8的轴线重合,且导向片7的两端分别穿过筒形支柱4的两个滑道4-1,导向片7的两端与两个滑道4-1之间留有空隙;锥台2的下部2-3固定在筒形支柱4的内壁上,所述的锥台2的中上部圆台筒结构的下端面卡在筒形支柱4的上端面;每个第一连杆5的一端分别与一个第二连杆支耳14铰接,每个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瓣模1的下部铰接,每个瓣模1均对应卡在锥台2的一个凹槽2-1内,瓣模1的斜面1-3与锥台2的凹槽2-1紧密贴合;所述的导向轴3的第二粗端3-1的上端由锥台2的下端面进入锥台2的通槽2-2内,且第二粗端3-1与通槽2-2为滑动连接,导向轴3的第二细端3-2穿过导向片7的第一通孔7-1、圆盘8的内环和台面9-1的第二通孔9-4,螺母6与导向轴3的第二细端3-2的外壁螺纹连接且螺母6的上端面与导向片7的下端面紧密贴合;第三连杆12的中点与第一连杆支耳13铰接,第三连杆12靠近竖直固定杆9-2的一端与第四连杆15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1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1的另一端与过渡连杆10的第三细端10-2铰接,导向轴3的第二细端3-2的下部设置在过渡连杆10的第三粗端10-3内且为螺纹连接,过渡连杆10设置在台面9-1的下方;第四连杆15的另一端与压杆16的一端铰接,压杆16的轴套16-1套在双头螺杆17上,双头螺杆1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水平杆9-3上,双头螺杆17水平夹在两个水平杆9-3之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加热后的不等径交联坯型套在瓣模1的外壁上,坯型的粗端对应在瓣模1的第一粗端1-2处,坯型的细端对应在瓣模1的第一细端1-1处,压下压杆16的自由端,压杆16带动第四连杆15向上移动,第四连杆15拉动第三连杆12一端向上运动,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11、过渡连杆10和导向轴3带动导向片7和圆盘8向下运动,瓣模1则在第二连杆支耳14和第一连杆5的拉动下一起向下运动,瓣模1包络直径在锥台2中上部直径变大的作用下径向扩张,从而实现不等径交联坯型的径向扩张,导向轴3和导向片7则起到导向作用,导向轴3保障圆盘8沿锥台2的轴线运动,导向片7保障圆盘8不转动;经冷却定型后,向上抬起压杆16的自由端,压杆16带动第四连杆15向下移动,第四连杆15拉动第三连杆12一端向下运动,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11和过渡连杆10带动圆盘8向上运动,瓣模1则在连杆5的推动下一起向上运动,瓣模1包络直径在锥台2的中上部直径变小的作用下径向收缩,取下扩张好的不等径热缩套,完成不等径热缩套制作的扩张工序流程。瓣模1的数量根据扩张不同尺寸不等径坯型而有所不同,扩张前管件直径小时,瓣模1就设置少些;扩张前管件直径大时,瓣模1就设置多些。本技术的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制造不等径热缩套的效率高,使用方便,适合工业化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导向片7、圆盘8和第二连杆支耳14组合后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筒形支柱4、导向片7和圆盘8组合后的左视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压杆16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仰视图;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圆盘8的示意图;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筒形支柱4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A-A的剖面图;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锥台2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仰视图;图1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筒形支柱4、机架9和第一连杆支耳13组合后的俯视图;图12为图11的B-B剖面图;图13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第三连杆12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C-C剖面图;图15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瓣模1的示意图;图16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导向轴3的示意图;图17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第一连杆5的示意图;图18为图17的D-D剖面图;图19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过渡连杆10的示意图;图20为图18的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是由多个瓣模(1)、锥台(2)、导向轴(3)、筒形支柱(4)、第一连杆(5)、螺母(6)、导向片(7)、圆盘(8)、机架(9)、过渡连杆(10)、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第一连杆支耳(13)、第二连杆支耳(14)、第四连杆(15)、压杆(16)和双头螺杆(17)组成;所述的瓣模(1)的上部为第一细端(1‑1),中部为第一粗端(1‑2),第一粗端(1‑2)的内壁为斜面(1‑3),第一细端(1‑1)的外壁和第一粗端(1‑2)的外壁均为竖直面;所述的锥台(2)的中上部为圆台筒结构,圆台筒结构的较细端在上方,锥台(2)的下部(2‑3)为圆筒结构,且圆筒结构的外径小于圆台筒结构的较粗端的外径;锥台(2)的内部中心设置通槽(2‑2),在锥台(2)的中上部的侧壁上均匀布置多个凹槽(2‑1),凹槽(2‑1)由锥台(2)的中上部的上端面连通到下端面;所述的导向轴(3)由第二细端(3‑2)和第二粗端(3‑1)组成,第二细端(3‑2)和第二粗端(3‑1)均为圆柱体结构,且第二细端(3‑2)和第二粗端(3‑1)的轴线重合,第二细端(3‑2)的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的筒形支柱(4)为圆筒结构,在筒形支柱(4)的中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滑道(4‑1),两个滑道(4‑1)对称布置且连通到筒形支柱(4)的下端面;所述的导向片(7)为一个长方体结构,在导向片(7)的上端面中心和下端面中心之间设置一个第一通孔(7‑1);所述的圆盘(8)为一个圆环结构,圆盘(8)的上端面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多个第二连杆支耳(14);所述的机架(9)的台面(9‑1)上设置一个第二通孔(9‑4),台面(9‑1)的下方设置横梁(9‑5),横梁(9‑5)的中间固定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杆支耳(13),机架(9)的一端设置一对竖直固定杆(9‑2),两个竖直固定杆(9‑2)对称布置且两个竖直固定杆(9‑2)之间为空心部分,每个竖直固定杆(9‑2)的上端设置一个水平杆(9‑3),两个水平杆(9‑3)之间为空心部分,竖直固定杆(9‑2)与台面(9‑1)分别位于横梁(9‑5)的两侧,水平杆(9‑3)设置在固定杆(9‑2)远离台面(9‑1)的一侧;所述的过渡连杆(10)由第三细端(10‑2)和第三粗端(10‑3)组成,第三粗端(10‑3)的上端面向第三细端(10‑2)方向设置盲孔(10‑1),盲孔(10‑1)的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的压杆(16)的下端面中间固定一个轴套(16‑1),轴套(16‑1)的轴线方向与压杆(16)的轴线方向垂直;圆盘(8)的下端面放置在机架(9)的台面(9‑1)上,且圆盘(8)的轴线与台面(9‑1)的第二通孔(9‑4)的轴线重合,筒形支柱(4)的下端面固定在台面(9‑1)上且筒形支柱(4)的下部设置在圆盘(8)的内环中;导向片(7)水平固定在圆盘(8)的上端面,导向片(7)的第一通孔(7‑1)的轴线与圆盘(8)的轴线重合,且导向片(7)的两端分别穿过筒形支柱(4)的两个滑道(4‑1),导向片(7)的两端与两个滑道(4‑1)之间留有空隙;锥台(2)的下部(2‑3)固定在筒形支柱(4)的内壁上,所述的锥台(2)的中上部圆台筒结构的下端面卡在筒形支柱(4)的上端面;每个第一连杆(5)的一端分别与一个第二连杆支耳(14)铰接,每个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瓣模(1)的下部铰接,每个瓣模(1)均对应卡在锥台(2)的一个凹槽(2‑1)内,瓣模(1)的斜面(1‑3)与锥台(2)的凹槽(2‑1)紧密贴合;所述的导向轴(3)的第二粗端(3‑1)的上端由锥台(2)的下端面进入锥台(2)的通槽(2‑2)内,且第二粗端(3‑1)与通槽(2‑2)为滑动连接,导向轴(3)的第二细端(3‑2)穿过导向片(7)的第一通孔(7‑1)、圆盘(8)的内环和台面(9‑1)的第二通孔(9‑4),螺母(6)与导向轴(3)的第二细端(3‑2)的外壁螺纹连接且螺母(6)的上端面与导向片(7)的下端面紧密贴合;第三连杆(12)的中点与第一连杆支耳(13)铰接,第三连杆(12)靠近竖直固定杆(9‑2)的一端与第四连杆(15)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1)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1)的另一端与过渡连杆(10)的第三细端(10‑2)铰接,导向轴(3)的第二细端(3‑2)的下部设置在过渡连杆(10)的第三粗端(10‑3)内且为螺纹连接,过渡连杆(10)设置在台面(9‑1)的下方;第四连杆(15)的另一端与压杆(16)的一端铰接,压杆(16)的轴套(16‑1)套在双头螺杆(17)上,双头螺杆(1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水平杆(9‑3)上,双头螺杆(17)水平夹在两个水平杆(9‑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不等径热缩套的扩张装置是由多个瓣模(1)、锥台(2)、导向轴(3)、筒形支柱(4)、第一连杆(5)、螺母(6)、导向片(7)、圆盘(8)、机架(9)、过渡连杆(10)、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第一连杆支耳(13)、第二连杆支耳(14)、第四连杆(15)、压杆(16)和双头螺杆(17)组成;所述的瓣模(1)的上部为第一细端(1-1),中部为第一粗端(1-2),第一粗端(1-2)的内壁为斜面(1-3),第一细端(1-1)的外壁和第一粗端(1-2)的外壁均为竖直面;所述的锥台(2)的中上部为圆台筒结构,圆台筒结构的较细端在上方,锥台(2)的下部(2-3)为圆筒结构,且圆筒结构的外径小于圆台筒结构的较粗端的外径;锥台(2)的内部中心设置通槽(2-2),在锥台(2)的中上部的侧壁上均匀布置多个凹槽(2-1),凹槽(2-1)由锥台(2)的中上部的上端面连通到下端面;所述的导向轴(3)由第二细端(3-2)和第二粗端(3-1)组成,第二细端(3-2)和第二粗端(3-1)均为圆柱体结构,且第二细端(3-2)和第二粗端(3-1)的轴线重合,第二细端(3-2)的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的筒形支柱(4)为圆筒结构,在筒形支柱(4)的中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滑道(4-1),两个滑道(4-1)对称布置且连通到筒形支柱(4)的下端面;所述的导向片(7)为一个长方体结构,在导向片(7)的上端面中心和下端面中心之间设置一个第一通孔(7-1);所述的圆盘(8)为一个圆环结构,圆盘(8)的上端面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多个第二连杆支耳(14);所述的机架(9)的台面(9-1)上设置一个第二通孔(9-4),台面(9-1)的下方设置横梁(9-5),横梁(9-5)的中间固定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杆支耳(13),机架(9)的一端设置一对竖直固定杆(9-2),两个竖直固定杆(9-2)对称布置且两个竖直固定杆(9-2)之间为空心部分,每个竖直固定杆(9-2)的上端设置一个水平杆(9-3),两个水平杆(9-3)之间为空心部分,竖直固定杆(9-2)与台面(9-1)分别位于横梁(9-5)的两侧,水平杆(9-3)设置在固定杆(9-2)远离台面(9-1)的一侧;所述的过渡连杆(10)由第三细端(10-2)和第三粗端(10-3)组成,第三粗端(10-3)的上端面向第三细端(10-2)方向设置盲孔(10-1),盲孔(10-1)的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的压杆(16)的下端面中间固定一个轴套(16-1),轴套(16-1)的轴线方向与压杆(16)的轴线方向垂直;圆盘(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宝李志刚李岩斯琴图雅张楠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