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456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包括底座、加工机构和配电箱,加工机构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配电箱的左侧与加工机构固定连接,配电箱包括壳体、操作门、把手和电子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壳、电机、风扇、散热机构、温度传感器、安装孔、百叶窗、显示屏、控制面板、单片机、无线传输器和控制按钮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实用性低的问题,该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在使用时,可根据配电箱内的温度,对其进行选择性降温,从而避免了配电箱内温度过高而导致大量电能损耗和配电箱损坏的状况,从而节省了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使用的成本,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A Multi-spindle Vertical NC Lathe with Suspension Slide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
,具体为一种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而数控车床的种类也很多,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就是数控车床中的一种,但现有的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实用性低,在使用时无法对配电箱进行散热,从而长时间使用容易使配电箱内温度过高,而导致耗电量过高甚至出现配电箱损坏的状况,从而提高了使用的成本,因此不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具备实用性强等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包括底座、加工机构和配电箱,所述加工机构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配电箱的左侧与加工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配电箱包括壳体、操作门、把手和电子元件,所述壳体的右侧通过铰链与操作门铰接,所述把手的左侧与操作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与电子元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外壳的内腔和风扇套接,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与电机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安装有百叶窗,所述壳体的背面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背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面板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单片机和无线传输器。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板,所述两个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圆柱,所述圆柱的两端均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远离圆柱的一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圆柱的表面焊接有扇叶。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和显示屏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无线传输器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且防滑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型号为Y112L-4,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GF9450C-CBE3,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WZP-130。(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外壳、电机、风扇、散热机构、温度传感器、安装孔、百叶窗、显示屏、控制面板、单片机、无线传输器和控制按钮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实用性低的问题,该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在使用时,可根据配电箱内的温度,对其进行选择性降温,从而避免了配电箱内温度过高而导致大量电能损耗和配电箱损坏的状况,从而节省了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使用的成本,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因此适合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防滑套的设置,增加了把手表面的摩擦力,避免了使用者的手与把手接触时出现打滑的状况,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显示屏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对配电箱内的实时温度进行了解,通过散热机构的设置,增加了风扇的散热面积,可对各个角落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有效的散热,通过百叶窗的设置,可散出热量的同时还避免了湿气进入配电箱中造成电子元件损坏的状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配电箱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百叶窗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散热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系统原理示意图。图中:1底座、2加工机构、3配电箱、301壳体、302操作门、303把手、304电子元件、4外壳、5电机、6风扇、7散热机构、701安装板、702轴承、703圆柱、704扇叶、8温度传感器、9安装孔、10百叶窗、11显示屏、12控制面板、13单片机、14无线传输器、15控制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包括底座1、加工机构2和配电箱3,加工机构2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配电箱3的左侧与加工机构2固定连接,配电箱3包括壳体301、操作门302、把手303和电子元件304,壳体301的右侧通过铰链与操作门302铰接,把手303的左侧与操作门302固定连接,把手303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且防滑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防滑套的设置,增加了把手303表面的摩擦力,避免了使用者的手与把手303接触时出现打滑的状况,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壳体301的内侧与电子元件304固定连接,壳体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4,外壳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至外壳4的内腔和风扇6套接,外壳4的顶部开设有与电机5配合使用的通孔,壳体301的顶部安装有散热机构7,散热机构7包括两个安装板701,两个安装板701之间设置有圆柱703,圆柱703的两端均套接有轴承702,轴承702远离圆柱703的一侧与安装板701固定连接,圆柱703的表面焊接有扇叶704,通过散热机构7的设置,增加了风扇6的散热面积,可对各个角落内的电子元件304进行有效的散热,壳体30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壳体30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9,安装孔9的内侧安装有百叶窗10,通过百叶窗10的设置,可散出热量的同时还避免了湿气进入配电箱3中造成电子元件304损坏的状况,壳体301的背面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显示屏11和控制面板12,通过显示屏11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对配电箱3内的实时温度进行了解,控制面板12的背面安装有控制按钮15,控制面板12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单片机13和无线传输器14,单片机13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5和显示屏11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单片机13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15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单片机13的输入端与无线传输器14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无线传输器14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8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电机5的型号为Y112L-4,单片机13的型号为GF9450C-CBE3,温度传感器8的型号为WZP-130。在使用时,首先该系统是通过电源对其进行供电,使用者操作控制按钮15,从而对电机5工作和停止的温度进行限定,然后通过温度传感器8对壳体301内的实时温度进行检测,同时通过无线传输器14传输给单片机13,使单片机13与使用者限定的温度进行对比的同时传输给显示屏11,从而使显示屏11对壳体301内的实时温度进行显示,当温度传感器8检测的温度等于电机5工作的温度时,单片机13控制电机5工作,使电机5带动风扇6转动,从而使风扇6带动散热机构7对壳体301内的电子元件304进行散热,而散出的热量通过百叶窗10排出即可,当温度传感器8检测的温度等于电机5关闭的温度时,单片机13控制电机5停止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包括底座(1)、加工机构(2)和配电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构(2)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配电箱(3)的左侧与加工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配电箱(3)包括壳体(301)、操作门(302)、把手(303)和电子元件(304),所述壳体(301)的右侧通过铰链与操作门(302)铰接,所述把手(303)的左侧与操作门(30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01)的内侧与电子元件(304)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4),所述外壳(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至外壳(4)的内腔和风扇(6)套接,所述外壳(4)的顶部开设有与电机(5)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壳体(301)的顶部安装有散热机构(7),所述壳体(30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壳体(30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的内侧安装有百叶窗(10),所述壳体(301)的背面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显示屏(11)和控制面板(12),所述控制面板(12)的背面安装有控制按钮(15),所述控制面板(12)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单片机(13)和无线传输器(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伸滑台式多主轴立式数控车床,包括底座(1)、加工机构(2)和配电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构(2)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配电箱(3)的左侧与加工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配电箱(3)包括壳体(301)、操作门(302)、把手(303)和电子元件(304),所述壳体(301)的右侧通过铰链与操作门(302)铰接,所述把手(303)的左侧与操作门(30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01)的内侧与电子元件(304)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4),所述外壳(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至外壳(4)的内腔和风扇(6)套接,所述外壳(4)的顶部开设有与电机(5)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壳体(301)的顶部安装有散热机构(7),所述壳体(30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壳体(30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的内侧安装有百叶窗(10),所述壳体(301)的背面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显示屏(11)和控制面板(12),所述控制面板(12)的背面安装有控制按钮(15),所述控制面板(12)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单片机(13)和无线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云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速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