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39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在双倍焦糖色反应过程中第二次加压反应时,加入不含卤素以金属氧化物或SO4

A Process for Improving the Acid Resistance of Double Caramel Col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着色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焦糖色俗称酱色,是我国使用量最大的食用着色剂,其使用量超过整个食用着色剂90%以上。按照其生产工艺不同,通常把焦糖色分为普通法焦糖色、苛性亚硫酸盐法焦糖色、氨法焦糖色和亚硫酸铵法焦糖色四大类,每种焦糖色由于生产工艺、配方、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不同所得到焦糖色产品的色率、性质、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会大不相同。双倍焦糖色属于亚硫酸铵法焦糖色中的一种,因为双倍焦糖色兼有高色率和较好的耐酸性特点,在碳酸饮料行业中广泛使用。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对双倍焦糖色的耐酸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双倍焦糖色耐酸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碳酸饮料行业的酸度需求。双倍焦糖色因为色率要求很高,行业中双倍焦糖色的生产都需要添加较大比例的铵盐和亚硫酸盐催化剂,通过一次或多次加压反应,在高温高压下才能制备得到。这样制备的双倍焦糖色具有一定的耐酸性,使用在酸性饮料中,当饮料的酸度不高时,完全能够满足产品需求,不会有任何问题出现,当饮料酸度较高时,加入饮料中就会出现浑浊,甚至产生沉淀和悬浮,影响饮料质量。因此进一步提升双倍焦糖色的耐酸性有相当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具有较高酸度需求的碳酸饮料中,现有的双倍焦糖色不能满足需求,并且通过现有的工艺制备所得的双倍焦糖色当饮料具有较高酸度时,会产生沉淀和悬浮,影响饮料质量。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解决现有的双倍焦糖色的耐酸性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双倍焦糖色反应过程中第二次加压反应时,加入不含卤素的固体超强酸作为催化剂;(2)双倍焦糖色反应结束后,将物料冷却至70℃,搅拌的过程中加入阻聚剂,所述阻聚剂为三氯化铁和二氯化铜。在原有的双倍焦糖色生产工艺基础上额外加入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让生产的焦糖色产品一开始就在强酸环境中进行制备,所得到的焦糖色耐酸性必然会更好。但是,耐酸性不好,与产品的粘度,也即产品的分子大小有必然联系,产品的粘度越高,耐酸性越差。所以在反应结束后,调配阶段加入适量合适的阻聚剂,阻止产品分子之间继续聚合,防止产品粘度上涨,也是提升焦糖色产品耐酸性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固体超强酸的选择非常重要,由于多数固体超强酸对设备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所以不能轻易用于焦糖色的生产,不含卤素的固体酸催化剂,作为酸催化剂而应用于异构、裂解、酯化、醚化、酰化、氯化等各种催化反应,以此替代硫酸和氟磺酸,可克服工艺过程中的环保、设备腐蚀和分离困难等问题。在反应结束后,调配阶段加入适量合适的阻聚剂,可以让反应临时“刹车”,阻聚剂能迅速与链自由基作用而使链终止,让整个体系可保持在低粘度,从而提升产品的耐酸性。苯醌是工业上常用的阻聚剂,但由于苯醌的安全性低,所以也不能用于焦糖色生产。本专利技术选择阻聚性能相对较小,但安全性更高的三氯化铁和二氯化铜亲电物质作为阻聚剂,并配合本专利技术的固体酸催化剂,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双倍焦糖色的耐酸性,还能在使用时有效的避免碳酸饮料发生沉淀和悬浮物质,在使用时得到的双倍焦糖色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的,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固体超强酸为SO42-/ZrO2、SO42-/TiO2、SO42-/Fe3O4、WO3/FeO4、WO3/SnO2、WO3/TiO2、MoO3/ZrO2和B2O3/ZrO2中的一种。优选的,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固体超强酸加入的量为原始干物料的0.5-2.0%。优选的,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加入的三氯化铁和二氯化铜分别为原始干物料的0.2%和0.05%。更进一步的,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双倍焦糖色的生产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淀粉糖浆经计量进入反应罐,在反应罐内将原料浓缩;(2)在浓缩好的原料中加入第一催化剂,然后在反应罐内进行加压反应,当色率符合要求时终止第一次反应;(3)在第一次反应终止后的物料中再次加入第一催化剂,并额外加入不含卤素的固体超强酸作为第二催化剂与物料混匀;(4)将加入第二催化剂的物料进行二次加压反应,当色率符合要求时终止反应;(5)两次加压反应结束后,将物料冷却至70℃,搅拌过程中加入三氯化铁和二氯化铜作为阻聚剂,搅拌均匀,然后过滤调配,计量罐装。其中,第一催化剂为铵盐和亚硫酸盐、液体二氧化硫和铵盐、液氨和亚硫酸盐、液氨和液体二氧化硫中的一种。所述铵盐包括硫酸铵、氯化铵、磷酸铵、亚硫酸按、碳酸氢铵、液氨中的一种或多种;亚硫酸盐包括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次压硫酸钠以及含有亚硫酸根的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浓缩好的原料中加入的第一催化剂为原始干物料的3~5%,第一次反应终止后加入的第一催化剂为原始干物料的2~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特定的固体超强酸以及特定的阻聚剂,能有效的提高双倍焦糖色的耐酸性,有效的适用于更高的酸性要求,并且不会影响饮料的质量和制备;2、本专利技术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产品用于较高酸度的碳酸饮料中仍不会使饮料发生沉淀或产生悬浮物质,不会影响碳酸饮料的质量,进一步的提高了双倍焦糖色产品的耐酸性;3、本专利技术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固体超强酸不含卤素,可克服工艺过程中的环保、设备腐蚀和分离困难等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下述实施例中色率的计录以分光光度计在610nm处所检测的光密度OD值表示,该表示方法换算为EBC单位计算公式为:EBC单位=OD值÷0.076×20000。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计量浓缩:将干物为6000kgDE值97%的葡萄糖浆计量进入反应罐,并浓缩至干基为60%;2)、一次催化剂:在已经浓缩好的葡萄糖浆中加入亚硫酸钠120kg、亚硫酸铵60kg,开启搅拌充分混匀;3)、第一次加压反应:将上述加完催化剂的糖浆在反应罐内加压升温反应,反应过程控制罐内压力表压为0.4Mpa,罐内温度150℃,每隔30分钟取样检测其色率,当色率0.190(折算为EBC单位为0.190÷0.076×20000=50000EBC,下同)左右终止一次反应;4)、二次催化剂:在一次收罐的原料中加入液氨120kg,超强酸WO3/FeO4为30kg,充分搅拌让其与原料混匀;5)、第二次加压反应:将已经加好超强酸和液氨催化剂的物料在反应罐内再次加压反应,反应过程控制罐内压力表压为0.5Mpa,罐内温度160℃,每隔30分钟取样检测其色率,当色率0.990左右终止第二次反应;6)、进一步控制粘度:将二次收罐的物料冷却至70℃,加入三氯化铁12kg,二氯化铜3kg,搅拌30分钟;7)、调配:按成品要求调配;8)、计量灌装:调配好的产品计量灌装,入库保管。将实施例1制备的焦糖色与原工艺生产的焦糖色在不同的酸度溶液中(用量均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双倍焦糖色反应过程中第二次加压反应时,加入不含卤素以金属氧化物或SO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双倍焦糖色反应过程中第二次加压反应时,加入不含卤素以金属氧化物或SO42-为促进剂的固体超强酸作为催化剂;(2)双倍焦糖色反应结束后,将物料冷却至70℃,搅拌的过程中加入阻聚剂,所述阻聚剂为三氯化铁和二氯化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固体超强酸为SO42-/ZrO2、SO42-/TiO2、SO42-/Fe3O4、WO3/FeO4、WO3/SnO2、WO3/TiO2、MoO3/ZrO2和B2O3/ZrO2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固体超强酸加入的量为原始干物料的0.5-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入的三氯化铁和二氯化铜分别为原始干物料的0.2%和0.05%。5.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所述的一种提升双倍焦糖色耐酸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双倍焦糖色的生产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淀粉糖浆经计量进入反应罐,在反应罐内将原料浓缩;(2)在浓缩好的原料中加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宣徐义胡述勇黄金龙郑小明史航宇徐加平杨九
申请(专利权)人: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