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君专利>正文

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38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设备,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设有加热腔、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所述加热腔内部的两侧之间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第二安装腔内部的两侧之间依次固定安装有除尘板、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的顶部皆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第二过滤池顶部的密封盖与第二安装腔之间通过导气管连通,所述安装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加热管使受到污染的土壤中可蒸发析出的成分充分挥发,设置的除尘板、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使蒸发出的气体得到良好的处理,设置的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使装置内部产生的气体进行充分的过滤排出。

A Soil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设备
本技术涉及土壤生态
,具体为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设备。
技术介绍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中国土壤污染已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产品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全国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农田已达3600万公顷,污染物类型包括石油类、多环芳烃、农药、有机氯等;因油田开采造成的严重石油污染土地面积达1万公顷,石油炼化业也使大面积土地受到污染;在沈抚石油污水灌区,表层和底层土壤多环芳烃含量均超过600mg/kg,造成农作物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全国受重金属污染土地达2000万公顷,其中严重污染土地超过70万公顷,其中13万公顷土地因镉含量超标而被迫弃耕,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正经历着由实验室研究向实用阶段的过渡,即将进入一个快速、全面的治理时期。目前市场上的土壤生态修复设备普遍存在土壤修复效果不佳,操作不便,同时安全性不足的情况,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土壤修复效果优秀,操作简单,且安全性良好的土壤生态修复设备,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设备,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设有加热腔、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所述加热腔内部的两侧之间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腔位置处安装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延伸进加热腔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部的两侧之间依次固定安装有除尘板、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且加热腔与第二安装腔之间通过连接软管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的顶部皆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第二过滤池顶部的密封盖与第二安装腔之间通过导气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池顶部的密封盖远离连通管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且排气管与安装壳体外侧的排气口之间连通,所述安装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优选的,所述行走轮之间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手动伸缩杆,且手动伸缩杆的表面均匀分布有相互配合使用的限位销和限位孔。优选的,所述连接软管位置处安装壳体的正面转动安装有控制阀门。优选的,所述加热腔位置处安装壳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的正面镶嵌安装有显示面板、第一观察窗与控制按钮。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腔位置处安装壳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安装板的正面镶嵌安装有第二观察窗。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腔位置处安装壳体的正面转动安装有保护门,且保护门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三观察窗与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土壤生态修复设备通过设置的加热管使受到污染的土壤中的可蒸发析出的成分充分挥发,避免了污染土壤修复效果不佳的情况,保证了土壤中有害成分的充分析出,设置的除尘板、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使蒸发出的气体得到良好的处理,避免了受污染土壤处理的后续气体排出污染空气环境,保证了空气的清新,也保障了活动人员的身体健康,设置的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使装置内部产生的气体进行充分的过滤排出,将气体中不能进行物理方法处理的有害物质通过与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内部的溶液反应析出,降低了产生的气体对空气造成的污染,保证了环境的安全,使装置对污染土壤的处理效果更加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密封盖顶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口;2、加热腔;3、加热管;4、第一安装腔;5、底板;6、手动伸缩杆;7、安装壳体;701、连接软管;8、第二安装腔;9、除尘板;10、第一过滤板;11、第二过滤板;12、排气口;13、第一过滤池;14、第二过滤池;15、限位槽;16、行走轮;17、第一安装板;18、显示面板;19、第一观察窗;20、控制按钮;21、第二安装板;22、控制阀门;23、第二观察窗;24、第三观察窗;25、把手;26、保护门;27、密封盖;28、连通管;29、导气管;30、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设备,包括安装壳体7,安装壳体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5,底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16,安装壳体7的内部设有加热腔2、第一安装腔4与第二安装腔8,第二安装腔8内部的两侧之间依次固定安装有除尘板9、第一过滤板10与第二过滤板11,且除尘板9、第一过滤板10与第二过滤板11在第二安装腔8的内部水平安装,加热腔2内部的两侧之间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加热管3,加热腔2位置处安装壳体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口1,且进料口1延伸进加热腔2的内部,加热腔2与第二安装腔8之间通过连接软管701连通,连接软管701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第一安装腔4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池13与第二过滤池14,第一过滤池13与第二过滤池14的顶部皆固定安装有密封盖27,第二过滤池14顶部的密封盖27与第二安装腔8之间通过导气管29连通,第一过滤池13与第二过滤池14之间通过连通管28连通,第一过滤池13顶部的密封盖27远离连通管28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30,且排气管30与安装壳体7外侧的排气口12之间连通,导气管29、连通管28、排气管30与排气口12皆固定安装有若干组。进一步,行走轮16之间底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手动伸缩杆6,且手动伸缩杆6的表面均匀分布有相互配合使用的限位销和限位孔。实施例中,手动伸缩杆6可通过表面分布的限位销和限位孔对其高度进行随意的调节,保证了装置在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设备,包括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设有加热腔、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所述加热腔内部的两侧之间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腔位置处安装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延伸进加热腔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部的两侧之间依次固定安装有除尘板、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且加热腔与第二安装腔之间通过连接软管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的顶部皆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第二过滤池顶部的密封盖与第二安装腔之间通过导气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池顶部的密封盖远离连通管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且排气管与安装壳体外侧的排气口之间连通,所述安装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设备,包括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设有加热腔、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所述加热腔内部的两侧之间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腔位置处安装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延伸进加热腔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部的两侧之间依次固定安装有除尘板、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且加热腔与第二安装腔之间通过连接软管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的顶部皆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第二过滤池顶部的密封盖与第二安装腔之间通过导气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池顶部的密封盖远离连通管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且排气管与安装壳体外侧的排气口之间连通,所述安装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君邓玉菡边飞周永
申请(专利权)人:杨君邓玉菡边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