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630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改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及制备方法。改良肥料按重量份数计,盐碱地改良材料:包膜材料:复合微生物菌剂:氮肥:植物必须的中、微量元素按照1:0.001‑0.01:0.001‑0.01:0.1‑0.5:0.001‑0.01比例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改良肥料能将中重度盐碱地土壤中的盐碱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之既能降低土壤中的pH和碱化度,并且显著的提高酸性物质的释放时间,作用于作物的整个生育期,有效的减轻土壤返碱、返盐对作物造成的持续性伤害,保护作物在整个生长周期内不受盐害碱害,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又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健壮植株,显著增强抗病、抗旱、抗倒伏和促早熟的多种功能。

A Compound Microorganism Coated Long-acting Saline-alkali Land Improvement Fertiliz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改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牢牢守住耕地的18亿亩红线是新形势下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要环节。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5.2亿亩,其中松嫩平原盐碱地面积约为5910万亩。内陆苏打盐碱地主要盐分为NaHCO3和Na2CO3,土壤pH值8.0-10.2,严重地块达到10.5以上,因其土壤结构差、pH值和含盐量高、肥力缺乏等特点,使得作物生长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改良和治理东北松嫩平原的盐碱地能够为国家提供大量的优质耕地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目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改良主要以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为主。化学改良方法主要是通过施用酸性物质、脱硫石膏、有机无机肥料等改良剂达到降低土壤pH值,电导率和含盐量等目的,进而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但对土壤微生物及作物根际环境改善并不明显。生物改良,主要是种植耐碱植物或者施用微生物肥料进行改良。这种改良方式成本低、投资小,但是对耐碱作物要求较高,且减小相对较慢。相关专利有CN101298563A:“重度苏打型盐碱地植树造林的土壤生物改良剂及植物方法”;CN105623672A“一种苏打型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上改良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或者一段时间内能够达到改良的目的,但是单一的改良方法成本,同时其施用方法多为一次性施入土壤,不具有长效性,由于作物生长周期较长,上述改良方法可能会出现土壤返盐现象,作物后期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同时上述改良剂易吸湿结块,增加使用难度和成本难以大面积推广。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有效持久的内陆苏打盐碱地改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盐碱地改良剂不易施用,成本高,作用时间短等问题,通过包膜、造粒、改良技术复合等方式实现作物对养分速效和长效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及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改良肥料按重量份数计,盐碱地改良材料:包膜材料:复合微生物菌剂:氮肥:植物必须的中、微量元素按照1:0.001-0.01:0.001-0.01:0.1-0.5:0.001-0.01比例混合。所述盐碱地改良材料按重量分数计,酸性改良材料:草炭:腐殖酸:天然矿物按照1:0.1-0.2:0.5-0.1:0.1-0.2比例混合。所述酸性改良材料将生物炭或磷矿粉浸泡于盐酸溶液中18-25h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处理后溶解于有机溶剂丙酮中,即得酸性改良材料;其中,生物炭或磷矿粉与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例为1:1.5-3.5;改性处理物:有机溶剂丙酮体积比为1:2-4;所述天然矿物为脱硫石膏、沸石或者蛭石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包膜材料由包膜物质、吸附剂和粘结剂组成,其中包膜物质为水稻秸秆炭化后所得生物质炭粉,吸附剂为蒙脱石粉、凹凸棒粉和激活黏土中的一种或几种;粘结剂为改性玉米淀粉,其中,包膜物质:吸附剂:粘结剂按照4:1-1.5:1-1.5重量比混合。所述包膜物质为水稻秸秆经自然干燥后进行切割,使其长度小于3cm,含水率小于20%,400-500℃条件下炭化2-3个小时,冷却至室温,磨碎过60目筛备用;所述改性玉米淀粉是将50g玉米淀粉溶解于100mL水中,不断搅拌下加入浓硫酸催化,5min周加入5g高锰酸钾溶液氧化1h并不断搅拌,然后加入4g氢氧化钠糊化20min,加入1g硼砂交联15min,最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搅拌后冷却得到改性玉米淀粉粘结剂。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荧光假单胞菌、巨大芽孢杆菌和环状芽孢杆菌,体积比为1:1.5-2:1-1.5。每克所述混合菌剂中的微生物菌不低于10亿cfu。所述的植物必需的中、微量元素为:钙、镁、硫、铁、硅、铜、锌、锰、硼、钼中的一种或几种;植物所必需的各中、微量元素钙、镁、硫、铁、硅、铜、锌、锰、硼、钼按重量份数比计=1:0-0.5:0-0.1:0-0.03:0-0.01:0-0.01:0-0.01:0-0.01:0-0.01:0-0.005;所述的氮肥为硫酸铵或者尿素中的一种。一种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的制备方法,1)将酸性改良材料、草炭、腐殖酸、天然矿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与氮肥和植物必需的中、微量元素通过搅拌泵机械混拌均匀,搅拌时间15-20小时,而后造粒得粒径在2-2.8mm的盐碱地改良专用肥料颗粒;2)将上述颗粒至于圆盘中,置于包膜机中预热至50-70℃,在雾化液的作用下转动圆盘,将水稻秸秆生物质炭粉和粘结剂于喷雾装置中雾化并喷涂在肥料颗粒表面,通风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5%,得到一次包膜肥料;3)将复合微生物菌剂通过扑粉覆膜处理方式覆膜于一次包膜肥料表面,得到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改良肥料能将中重度盐碱地土壤中的盐碱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之既能降低土壤中的pH和碱化度,并且显著的提高酸性物质的释放时间,作用于作物的整个生育期,有效的减轻土壤返碱、返盐对作物造成的持续性伤害,保护作物在整个生长周期内不受盐害碱害,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又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健壮植株,显著增强抗病、抗旱、抗倒伏和促早熟的多种功能;具体为:1.本专利技术改良肥料中酸性改良材料和包膜材料均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材料,将废弃材料在缺氧条件下高温分解,研磨成粉末;其一方面既能解决农业垃圾问题,将土壤原有碳源归还给土壤,同时,其又能减少农业秸秆大量燃烧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温室效应问题。2.本专利技术改良肥料中酸性改良材料是以主要成分是磷酸钙的磷矿粉经酸处理后物质,将其施入土壤后慢慢分解变为水溶性磷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改性后的材料比未改性前,具有了更大的比表面积,同时降低了物质本身的碱度,避免了施入土壤后对土壤结构和性质的改变。3.本专利技术改良肥料中含草炭、腐殖质和天然矿物,这些改良材料的加入能够减低土壤pH,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并利用天然矿物中的钙离子置换盐碱地土壤中的钠离子,降低土壤盐害,进而使土壤质量得以快速提升。4.本专利技术改良肥料中的包膜物质为水稻秸秆生物质炭粉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水稻秸秆处理处置难题和包膜材料的污染问题,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内陆苏打盐碱土的土壤养分状况,在保证水稻稳产的情况下,显著降低农田化肥使用量,从而大幅度消减稻田土壤氮素养分流失和温室气体排放。5.本专利技术复合微生物包膜型盐碱地改良肥料具有改良效果好、营养均衡、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的功能,同时有效活菌存活期长、肥效利用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显著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优异性能,是一种可达到减肥增效,绿色环保的长效型肥料。6.本专利技术改良肥料将改良材料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既能起到改良碱性土壤,又能起到增肥增产的双重效果,同时两者的结合,使得调理剂和肥料不再各自施用,简化了农业操作规程,降低了劳动强度,易于盐碱地改良的技术推广和使用。7.本专利技术改良肥料进行了造粒,包膜,既能解决改良剂不易撒施,也能解决改良剂作用时间短,后期返盐的问题。同时本产品具有成本低的特点,类似化学改良产品成本可达500-800元/亩,而该改良肥料所用的改良材料与包膜材料大部分为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改良肥料按重量份数计,盐碱地改良材料:包膜材料:复合微生物菌剂:氮肥:植物必须的中、微量元素按照1:0.001‑0.01:0.001‑0.01:0.1‑0.5:0.001‑0.01比例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改良肥料按重量份数计,盐碱地改良材料:包膜材料:复合微生物菌剂:氮肥:植物必须的中、微量元素按照1:0.001-0.01:0.001-0.01:0.1-0.5:0.001-0.01比例混合。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碱地改良材料按重量分数计,酸性改良材料:草炭:腐殖酸:天然矿物按照1:0.1-0.2:0.5-0.1:0.1-0.2比例混合。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改良材料将生物炭或磷矿粉浸泡于盐酸溶液中18-25h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处理后溶解于有机溶剂丙酮中,即得酸性改良材料;其中,生物炭或磷矿粉与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例为1:1.5-3.5;改性处理物:有机溶剂丙酮体积比为1:2-4。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矿物为脱硫石膏、沸石或者蛭石中的一种或几种。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材料由包膜物质、吸附剂和粘结剂组成,其中包膜物质为水稻秸秆炭化后所得生物质炭粉,吸附剂为蒙脱石粉、凹凸棒粉和激活黏土中的一种或几种;粘结剂为改性玉米淀粉,其中,包膜物质:吸附剂:粘结剂按照4:1-1.5:1-1.5重量比混合。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包膜型长效盐碱地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物质为水稻秸秆经自然干燥后进行切割,而后于400-500℃条件下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婷杨立杰施德志李彦成杨君子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