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174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包括连接环、角钢、侧板、底板、短筒、导流板、连通管、软管、螺栓、螺母和垫圈,具有较大的气相通道,上升气体通过分布器时仅产生很小的气体阻力;同时由于集液槽底部连通管的存在,可以在塔器运行过程中将积攒的固体物质通过连通管排出,可有效防止分布器发生堵塞;因为集液槽上每个液体分布点具有上下两层布液孔,可大幅降低分布器对安装水平度的要求。

A High Efficiency Liquid Distributor for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分布装置,尤其是一种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
技术介绍
现在应用于填料塔内部的液体分布器多数是传统液体分布器,包括:多孔管式分布器、槽式分布器、孔板式分布器。填料塔内液体分布器的目的是将自上而下的液体均匀的分布于整个塔器的水平截面,避免液体偏流和沟流现象的发生;多孔管式分布器能够适应较大的液体流量波动,对于安装水平度要求不高;槽式分布器多用于较大直径的塔器,对气体的阻力较小,但对于安装水平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当液体负荷较小时;孔板分布器对液体的分布情况与槽式分布器差不多,但仅适用于气相负荷较小的场合;同时在小型填料塔内部也常用到一种喷洒式分布器,如莲蓬头。传统液体分布器很难在兼具液体分布效果的同时降低对分布器安装水平度及对上升气体阻力的要求,且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堵塞后一般较难清洗的问题。多孔管式分布器对气体的阻力很小,但是由于管壁上的布液孔容易堵塞,被分布的液体必须是清洁的,若发生堵塞需要拆塔将分布器取出清理,十分繁琐。槽式分布器对气体的阻力较小,但对于安装水平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当液体负荷较小时,有一定的抗堵塞能力,但是一旦发生堵塞同样需要将塔器拆分并取出分布器清理。而孔板分布器对上升气体的阻力较大,只适用于气相负荷较小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包括连接环(1)、角钢(2)、侧板(3)、底板(4)、短筒(5)、导流板(6)、连通管(7)、软管(8)、螺栓(9)、螺母(10)和垫圈(11),所述连接环(1)通过螺栓(9)、螺母(10)、垫圈(11)的连接配合水平固定于塔体内的支撑圈上,所述短筒(5)通过连接环(1)固定于塔体内,所述侧板(3)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短筒(5)内,所述底板(4)水平固定于短筒(5)底部,所述角钢(2)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侧板(3)表面,所述导流板(6)水平固定于所述短筒(5)上方用于气、液物料的导向流动,所述连通管(7)固定于底板(4)底部,所述软管(8)与连通管(7)连接、用于连通管(7)与塔体外部接管的连接。优选的,上述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所述侧板)(3)、底板(4)与短筒(5)密封焊构成若干个集液槽,集液槽仅占用塔器截面积的30-40%,其余为气体通道,较大的气体通道很好的保证了液体分布器对上升气体产生较小的阻力。优选的,上述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所述连通管(7)与各所述集液槽底部连通,可平衡各集液槽液位,同时连通管(7)的一端通过软管(8)引至塔壁外,料液中易堵塞布液孔的固体物质可通过连通管(7)排至塔外,无需拆塔清理固体物质。优选的,上述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所述与集液槽相邻侧板(3)上设有上、下两层布液孔,可以平衡由于安装水平度不高造成的影响,大幅降低液体分布器对安装水平度的要求。优选的,上述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所述导流板(6)与短筒(5)密封焊接固定,具备对自上而下液体的导流作用,同时兼具对上升气、液混合物气、液分离作用,对雾沫夹带有明显消除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具有较大的气相通道,上升气体通过分布器时仅产生很小的气体阻力;同时由于集液槽底部连通管的存在,可以在塔器运行过程中将积攒的固体物质通过连通管排出,可有效防止分布器发生堵塞;因为集液槽上每个液体分布点具有上下两层布液孔,可大幅降低分布器对安装水平度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环2-角钢3-侧板4-底板5-短筒6-导流板7-连通管8-软管9-螺栓10-螺母11-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包括连接环1、角钢2、侧板3、底板4、短筒5、导流板6、连通管7、软管8、螺栓9、螺母10和垫圈11,所述连接环1通过螺栓9、螺母10、垫圈11的连接配合水平固定于塔体内的支撑圈上,所述短筒5通过连接环1固定于塔体内,所述侧板3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短筒5内,所述底板4水平固定于短筒5底部,所述角钢2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侧板3表面,所述导流板6水平固定于所述短筒5上方、与短筒5密封焊接固定,具备对自上而下液体的导流作用,同时兼具对上升气、液混合物气、液分离作用,对雾沫夹带有明显消除作用,所述侧板3、底板4与短筒5密封焊构成若干个集液槽,集液槽仅占用塔器截面积的30-40%,其余为气体通道,较大的气体通道很好的保证了液体分布器对上升气体产生较小的阻力,所述连通管7固定于底板4底部,该连通管7一端与各所述集液槽底部连通,可平衡各集液槽液位,同时连通管7的另一端通过软管8引至塔壁外,料液中易堵塞布液孔的固体物质可通过连通管7排至塔外,无需拆塔清理固体物质,所述与集液槽相邻侧板3上设有上、下两层布液孔,可以平衡由于安装水平度不高造成的影响,大幅降低液体分布器对安装水平度的要求。上述液体分布器利用连接环将短筒固定于塔体内,侧板、底板与短筒密封焊构成若干集液槽,不同集液槽的侧板在相同高度开两层布液孔,同一垂线上的两个布液孔外扣角钢,开孔位置的依据是塔器水平截面内布液点均匀分布,自上流下的液体直接进入集液槽或者沿导流板进入集液槽,各个集液槽底部利用连通管连通维持各集液槽的液位在相同高度,当液位上涨时液体首先通过集液槽侧板底部第一排布液孔流出至下段填料,当液相负荷比较大时集液槽内的液位持续上涨,当涨至上层布液孔时,上下两层布液孔共同出液以达到高液相负荷时的分布要求,两层布液孔可以平衡由于安装水平度不高造成的影响,因为正常工作时集液槽内的液位至少高于第一排布液孔的高度,所以当安装水平度出现问题时不至于出现局部布液点无液体流出的情况;塔体内自下向上流动的气体通过集液槽之间的空间向上流动,因为集液槽仅占用塔器截面积的35%左右,故气体通道较大,集液槽造成的气体阻力很小;导流板除具备液体导流的作用,同时兼具对上升气液混合物气液分离的作用,对雾沫夹带有明显消除的作用;集液槽底部的连通管可平衡各集液槽液位,同时连通管的一端通过软管引至塔壁外,料液中易堵塞布液孔的固体物质可通过连通管排至塔外,无需拆塔清理固体物质。可见,塔器自上而下的液相直接或者通过导流板流至集液槽内,集液槽的布置以及集液槽侧板上布液孔的位置均依据塔器水平截面布液点均匀布置的原则,同时各集液槽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用于平衡各积液槽的液位,液相可以很好的达到均匀分布的目的。集液槽以外的通道为气体通道,气体通道较大,该分布器对气体阻力很小,同时导流板可以起到气、液分离的作用,对雾沫夹带有明显消除作用。连通管的存在除平衡各集液槽液位之外还可通过连接软管将固体物质排出到塔器之外,避免分布器的堵塞以及拆塔清理的隐患。侧板采用两层布液孔可以降低安装水平度问题造成的对液体分布效果的影响。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环(1)、角钢(2)、侧板(3)、底板(4)、短筒(5)、导流板(6)、连通管(7)、软管(8)、螺栓(9)、螺母(10)和垫圈(11),所述连接环(1)通过螺栓(9)、螺母(10)、垫圈(11)的连接配合水平固定于塔体内的支撑圈上,所述短筒(5)通过连接环(1)固定于塔体内,所述侧板(3)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短筒(5)内,所述底板(4)水平固定于短筒(5)底部,所述角钢(2)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侧板(3)表面,所述导流板(6)水平固定于所述短筒(5)上方用于气、液物料的导向流动,所述连通管(7)固定于底板(4)底部,所述软管(8)与连通管(7)连接、用于连通管(7)与塔体外部接管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器用高效液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环(1)、角钢(2)、侧板(3)、底板(4)、短筒(5)、导流板(6)、连通管(7)、软管(8)、螺栓(9)、螺母(10)和垫圈(11),所述连接环(1)通过螺栓(9)、螺母(10)、垫圈(11)的连接配合水平固定于塔体内的支撑圈上,所述短筒(5)通过连接环(1)固定于塔体内,所述侧板(3)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短筒(5)内,所述底板(4)水平固定于短筒(5)底部,所述角钢(2)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侧板(3)表面,所述导流板(6)水平固定于所述短筒(5)上方用于气、液物料的导向流动,所述连通管(7)固定于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宁徐仁萍刘翠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阳之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