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生产线上的换线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15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装生产线上的换线搬运装置,包括L形的轨迹架,所述轨迹架上开有U形的轨迹槽,轨迹槽上滑动安装有装夹组件;所述轨迹架后部安装有与装夹组件相配合的搬运驱动设备。所述装夹组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左侧、右侧均滑动安装有装夹板,每个装夹板上均分布有半圆形的夹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在具有对灌装瓶进行自动夹取和释放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控制夹取组件沿着U形轨迹进行左右滑动,从而能够在两条运输线之间实现对灌装瓶的持续自动搬运。

A Line Changing and Handling Device on Filling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装生产线上的换线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运输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灌装生产线上的换线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一些大型饮料制作车间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必然需要采用线性的生产加工模式,而在布置生产线时,由于车间的空间限制,故而需要将多条平行的输送线之间进行拼接,在拼接时,必然需要相应的设备来将运输中的灌装瓶在两条输送线之间进行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现为了满足上述搬运的实际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灌装生产线上的换线搬运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灌装生产线上的换线搬运装置,包括L形的轨迹架,所述轨迹架上开有U形的轨迹槽,轨迹槽上滑动安装有装夹组件;所述轨迹架后部安装有与装夹组件相配合的搬运驱动设备。所述装夹组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左侧、右侧均滑动安装有装夹板,每个装夹板上均分布有半圆形的夹口。每个装夹板上部设有凸块,矩形框上固装有电机架,电机架上安装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连接有主活动板,主活动板上开有将两个凸块均滑动安装的活动槽。所述矩形框焊接有与轨迹槽滑动配合的配合杆;配合杆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搬运驱动设备包括主摇杆,主摇杆上开有摇动槽,配合杆的前部位于摇动槽内;所述主摇杆连接有主轴,主轴连接有输出齿轮;主吊架上还设有与输出齿轮相配合的驱动控制组件。所述驱动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主吊架上的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圆弧面上均布有两组直齿,每组直齿均啮合有传动齿轮;两个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两个传动齿轮中的任意一个传动齿轮与输出齿轮相啮合。每个传动齿轮均连接有分轴;所述分轴、主轴均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轨迹架上。在本专利技术中,两组直齿中的一组直齿位于主动轮的前侧,另一组直齿位于主动轮的后侧,另外一组直齿位于主动轮的前侧,并能够保障每组直齿只与对应的一个传动齿轮啮合相配并与另一个传动齿轮无配合。每组直齿的长度均与每个传动齿轮上的轮齿长度相对应。每个传动齿轮的周长均为输出齿轮周长的一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在具有对灌装瓶进行自动夹取和释放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控制夹取组件沿着U形轨迹进行左右滑动,从而能够在两条运输线之间实现对灌装瓶的持续自动搬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主活动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阐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灌装生产线上的换线搬运装置,包括L形的轨迹架2,所述轨迹架2上开有U形的轨迹槽2a,轨迹槽2a上滑动安装有装夹组件;所述轨迹架2后部安装有与装夹组件相配合的搬运驱动设备。所述装夹组件包括矩形框3,所述矩形框3上设有导轨3a,所述导轨3a的左侧、右侧均滑动安装有装夹板4,每个装夹板4上均分布有半圆形的夹口4a。每个装夹板4上部设有凸块4b,矩形框3上固装有电机架5,电机架5上安装有一号电机6,一号电机6连接有主活动板7,主活动板7上开有将两个凸块4b均滑动安装的活动槽7a。所述矩形框3焊接有与轨迹槽2a滑动配合的配合杆8;配合杆8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搬运驱动设备包括主摇杆9,主摇杆9上开有摇动槽9a,配合杆8的前部位于摇动槽9a内;所述主摇杆9连接有主轴10,主轴10连接有输出齿轮11;主吊架1上还设有与输出齿轮11相配合的驱动控制组件。所述驱动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主吊架1上的二号电机12,所述二号电机12连接有主动轮13,所述主动轮13的圆弧面上均布有两组直齿13a,每组直齿13a均啮合有传动齿轮14;两个传动齿轮14相互啮合;两个传动齿轮14中的任意一个传动齿轮14与输出齿轮11相啮合。每个传动齿轮14均连接有分轴1;所述分轴1、主轴10均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轨迹架2上。在本专利技术中,两组直齿13a中的一组直齿13a位于主动轮13的前侧,另一组直齿13a位于主动轮13的后侧,另外一组直齿13a位于主动轮13的前侧,并能够保障每组直齿13a只与对应的一个传动齿轮14啮合相配并与另一个传动齿轮14无配合。每组直齿13a的长度均与每个传动齿轮14上的轮齿长度相对应。每个传动齿轮14的周长均为输出齿轮11周长的一半。本专利技术在使用前,需将轨迹架2设置在两条平行的运输线的前侧方。在使用时,当一排灌装瓶随着一条运输线被输送装夹组件的正下方,即该排灌装瓶的上端被输送至两个装夹板4之间,然后通过一号电机6带动主活动板7旋转一个额定角度,致使两个装夹板4相向滑动,即使得两个装夹板4上的夹口4a能够实现一一对应配合,从而对每个灌装瓶的瓶口部分进行卡合式夹取。实际中,轨迹架2的后部可安装防护架。进一步的,通过二号电机12带动主动轮13恒速顺时针旋转,在主动轮13旋转一圈的过程中,主动轮13上的一组直齿13a先旋转至与位于左侧的传动齿轮14啮合传动,致使左侧的传动齿轮14逆时针旋转360度,在轮齿传动作用下,输出齿轮11以及主摇杆9均能够顺时针旋转180度,并驱动配合杆8以及整个装夹组件沿着轨迹槽2a的轨迹向右滑动,即被夹取的灌装瓶能够先依次进行向上、向右以及向下运动,实现从一条运输线搬运至另一条运输线上。随后,可通过一号电机6的反向旋转驱动实现对灌装瓶的释放。进一步的,当主动轮13上的另一组直齿13a旋转至与位于右侧的传动齿轮14啮合传动时,在轮齿传动作用下,左侧的传动齿轮14顺时针旋转360度,输出齿轮11以及主摇杆9均能够逆时针旋转180度,并驱动配合杆8以及整个装夹组件沿着轨迹槽2a的轨迹向左滑动,即被夹取的灌装瓶能够先依次进行向上、向左以及向下运动,实现搬运的复位。因此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将成批的灌装瓶在两条输送线之间的持续性自动搬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装生产线上的换线搬运装置,包括L形的轨迹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架(2)上开有U形的轨迹槽(2a),轨迹槽(2a)上滑动安装有装夹组件;所述轨迹架(2)后部安装有与装夹组件相配合的搬运驱动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装生产线上的换线搬运装置,包括L形的轨迹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架(2)上开有U形的轨迹槽(2a),轨迹槽(2a)上滑动安装有装夹组件;所述轨迹架(2)后部安装有与装夹组件相配合的搬运驱动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生产线上的换线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组件包括矩形框(3),所述矩形框(3)上设有导轨(3a),所述导轨(3a)的左侧、右侧均滑动安装有装夹板(4),每个装夹板(4)上均分布有半圆形的夹口(4a);每个装夹板(4)上部设有凸块(4b),矩形框(3)上固装有电机架(5),电机架(5)上安装有一号电机(6),一号电机(6)连接有主活动板(7),主活动板(7)上开有将两个凸块(4b)均滑动安装的活动槽(7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装生产线上的换线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3)焊接有与轨迹槽(2a)滑动配合的配合杆(8);配合杆(8)的横截面为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明朱娴黄福钱丁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力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