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12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包括油气蒸汽输出管道、油气蒸汽输入管道、上盖、冷凝液输送管道、装置外壳、探测器、冷凝液输出管道、观察窗口、真空泵、真空泵连接管道、水位计、气压第一检测装置、隔板、气压第二检测装置、气体通入管道、冷凝板以及悬浮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冷凝器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部分,上半部分用于冷凝,下半部分用于收集和回收,上下两个部分分开工作,冷凝器不必关闭电机,只需将下半部分破真空状态,即可排出并回收冷凝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关闭电机即可再次利用被冷凝的轻质油,使设备安全稳定长时间运行,降低了变压器油老化和粘度升高的风险,操作简单,同时也缩短了油处理的生产周期。

An Automatic Recovery Device for Condensate of Vacuum Oil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行业变压器油处理设备
,具体属于冷凝器自动排空液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内电力变压器的电压等级、容量不断的增高,对于油处理的设备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冷凝器是电力变压器内滤油机和真空机组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所属的滤油机和真空机组行业一般不设置二级冷凝器,或设置冷凝器但不设置自动排空装置。一般其他厂家设备的冷凝器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冷凝器进行液体收集,当液体过高时为了保护泵进行被迫停机,手动开启破真空阀门进行排空液体,被迫停机可能对设备加热器造成损害,在实际生产中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包括油气蒸汽输出管道、油气蒸汽输入管道、上盖、冷凝液输送管道、装置外壳、探测器、冷凝液输出管道、观察窗口、真空泵、真空泵连接管道、水位计、气压第一检测装置、隔板、气压第二检测装置、气体通入管道、冷凝板以及悬浮装置,所述隔板设于装置外壳内侧将装置外壳内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部分,所述冷凝板设于装置外壳上半部分,所述上盖设于装置外壳上端,所述油气蒸汽输入管道由上盖上端穿透上盖伸入装置外壳上半部分底部,所述油气蒸汽输出管道设于装置外壳上半部分上端侧面,所述冷凝板设于装置外壳上半部分内侧,所述冷凝液输送管道设于装置外壳侧面,且冷凝液输送管道一端连接装置外壳上半部分,另一端连接装置外壳下半部分,所述气压第二检测装置设于连接装置外壳上半部分外侧,所述气压第一检测装置设于连接装置外壳下半部分外侧,所述探测器设于装置外壳下半部分外侧其探测头穿透装置外壳设于装置外壳内部,所述水位计、真空泵连接管道、冷凝液输出管道、观察窗口以及气体通入管道皆设于装置外壳下半部分外侧,所述悬浮装置设于装置外壳下半部分内侧顶部,所述真空泵连接管道连接真空泵。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与装置外壳连接部分设有密封条,所述冷凝液输送管道、气体通入管道以及冷凝液输出管道上皆设有电动控制阀。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控制阀、气压第一检测装置、气压第二检测装置、探测器以及真空泵皆电性连接外部控制装置。所述外部控制装置为电脑。进一步的,所述气体通入管道包括气体过滤装置、连接管道、电动控制阀以及转接管道,所述气体过滤装置安装于连接管道一端上,所述连接管道另一端连接电动控制阀的一端,所述电动控制阀另一端通过转接管道与装置外壳连接;所述气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外壳、干燥海绵、空气干燥剂、尾部过滤网、活性炭、陶瓷滤芯以及首部过滤网,所述过滤器外壳与连接管道连接,所述连接部分为螺纹配合,所述干燥海绵、空气干燥剂、尾部过滤网、活性炭、陶瓷滤芯以及首部过滤网皆设于过滤器外壳内部,所述首部过滤网安装于过滤器外壳内部靠近气体输入一端,所述陶瓷滤芯设于首部过滤网下端,所述干燥海绵设于陶瓷滤芯下端,所述空气干燥剂设于干燥海绵下端,所述活性炭设于空气干燥剂下端,所述活性炭下端设有尾部过滤网;所述电动控制阀包括:阀门电机、电机固定架、阀门球、阀门连接口、右阀外壳、六方头螺钉、六方螺母、左阀外壳、密封圈以及阀杆,所述阀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于右阀外壳上端,所述阀杆一端连接阀门球另一端连接于阀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左阀外壳与右阀外壳对向安装通过六方头螺钉与六方螺母固定,所述左阀外壳与右阀外壳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阀门球设于左阀外壳与右阀外壳中间位置,所述密封圈位于阀门球外侧,所述阀门连接口设于左阀外壳与右阀外壳组合体的两端;所述阀门连接口内壁设有螺纹,所述阀门连接口与连接管道、转接管道皆通过螺纹配合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板为板条一体成型,其结构为多个倾斜一定角度的板条沿着装置外壳上半部分内部堆迭而成,所述堆迭板条总体为山形,所述冷凝板安装于装置外壳上半部分内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悬浮装置包括轻弹簧、空心悬浮球、移动支撑杆以及支撑杆固定底座,所述支撑杆固定底座固定于隔板下端面上,所述支撑杆固定底座内部设有凹槽,所述移动支撑杆一端设于凹槽内,另一端连接空心悬浮球,所述移动支撑杆设于凹槽内一端的端面与凹槽端面间设有轻弹簧。本技术对传统的变压器冷凝器装置进行改进,油气蒸汽由油气蒸汽输入管道进入装置内部,通过真空泵对油气蒸汽输出管道作用使油气蒸汽由下向上运动,当油气蒸汽到达冷凝板时,部分油气被阻挡冷却凝结下来,由冷凝液输送管道输送至装置外壳下半部分,当装置外壳下半部分的冷凝液存满时,装置外壳下半部分的冷凝液会抬起悬浮装置内的空心悬浮球至最高位置,此时探测器会接收到探测器发射的被空心悬浮球表面反射回来的反射波,此时冷凝液输送管道上的电动控制阀关闭,同时冷凝液输出管道以及气体通入管道上的电动控制阀打开,装置外壳下半部分的真空状态被打破,冷凝液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由冷凝液输出管道排出并被回收以供下次使用,当装置外壳下半部分的冷凝液排完时,冷凝液输出管道以及气体通入管道上的电动控制阀关闭,同时真空泵启动,使装置外壳下半部分的气压下降直至与装置外壳上半部分的气压相同达到真空状态,此时冷凝液输送管道上的电动控制阀开启,再一次进行冷凝液的输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使冷凝器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部分,上半部分用于冷凝,下半部分用于收集和回收,上下两个部分分开工作,当冷凝液满时,冷凝器不必关闭电机,只需将其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密封隔开,上半部分继续工作,下半部分破真空状态,排出并回收冷凝液,本技术可不必反复开启关闭电机即可再次回收并利用被冷凝的轻质油,使设备安全稳定长时间运行,降低了变压器油老化和粘度升高的风险,操作简单,同时也缩短了油处理的生产周期。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的气体通入管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的气体通入管道中的气体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的电动控制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的冷凝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的悬浮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6所示,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包括油气蒸汽输出管道1、油气蒸汽输入管道2、上盖3、冷凝液输送管道4、装置外壳5、探测器6、冷凝液输出管道7、观察窗口8、真空泵9、真空泵连接管道10、水位计11、气压第一检测装置12、隔板13、气压第二检测装置14、气体通入管道15、冷凝板16以及悬浮装置17,其特征在于,隔板13设于装置外壳5内侧将装置外壳内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部分,冷凝板16设于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上盖3设于装置外壳5上端,油气蒸汽输入管道2由上盖3上端穿透上盖伸入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底部,油气蒸汽输出管道1设于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上端侧面,冷凝板16设于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内侧,冷凝液输送管道4设于装置外壳5侧面,且冷凝液输送管道4一端连接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另一端连接装置外壳5下半部分,气压第二检测装置14设于连接装置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包括油气蒸汽输出管道(1)、油气蒸汽输入管道(2)、上盖(3)、冷凝液输送管道(4)、装置外壳(5)、探测器(6)、冷凝液输出管道(7)、观察窗口(8)、真空泵(9)、真空泵连接管道(10)、水位计(11)、气压第一检测装置(12)、隔板(13)、气压第二检测装置(14)、气体通入管道(15)、冷凝板(16)以及悬浮装置(17),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设于装置外壳(5)内侧将装置外壳内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部分,所述冷凝板(16)设于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所述上盖(3)设于装置外壳(5)上端,所述油气蒸汽输入管道(2)由上盖(3)上端穿透上盖伸入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底部,所述油气蒸汽输出管道(1)设于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上端侧面,所述冷凝板(16)设于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内侧,所述冷凝液输送管道(4)设于装置外壳(5)侧面,且冷凝液输送管道(4)一端连接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另一端连接装置外壳(5)下半部分,所述气压第二检测装置(14)设于连接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外侧,所述气压第一检测装置(12)设于连接装置外壳(5)下半部分外侧,所述探测器(6)设于装置外壳(5)下半部分外侧其探测头穿透装置外壳(5)设于装置外壳(5)内部,所述水位计(11)、真空泵连接管道(10)、冷凝液输出管道(7)、观察窗口(8)以及气体通入管道(15)皆设于装置外壳(5)下半部分外侧,所述悬浮装置(17)设于装置外壳(5)下半部分内侧顶部,所述真空泵连接管道(10)连接真空泵(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包括油气蒸汽输出管道(1)、油气蒸汽输入管道(2)、上盖(3)、冷凝液输送管道(4)、装置外壳(5)、探测器(6)、冷凝液输出管道(7)、观察窗口(8)、真空泵(9)、真空泵连接管道(10)、水位计(11)、气压第一检测装置(12)、隔板(13)、气压第二检测装置(14)、气体通入管道(15)、冷凝板(16)以及悬浮装置(17),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设于装置外壳(5)内侧将装置外壳内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部分,所述冷凝板(16)设于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所述上盖(3)设于装置外壳(5)上端,所述油气蒸汽输入管道(2)由上盖(3)上端穿透上盖伸入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底部,所述油气蒸汽输出管道(1)设于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上端侧面,所述冷凝板(16)设于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内侧,所述冷凝液输送管道(4)设于装置外壳(5)侧面,且冷凝液输送管道(4)一端连接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另一端连接装置外壳(5)下半部分,所述气压第二检测装置(14)设于连接装置外壳(5)上半部分外侧,所述气压第一检测装置(12)设于连接装置外壳(5)下半部分外侧,所述探测器(6)设于装置外壳(5)下半部分外侧其探测头穿透装置外壳(5)设于装置外壳(5)内部,所述水位计(11)、真空泵连接管道(10)、冷凝液输出管道(7)、观察窗口(8)以及气体通入管道(15)皆设于装置外壳(5)下半部分外侧,所述悬浮装置(17)设于装置外壳(5)下半部分内侧顶部,所述真空泵连接管道(10)连接真空泵(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与装置外壳(5)连接部分设有密封条,所述冷凝液输送管道(4)、气体通入管道(15)以及冷凝液输出管道(7)上皆设有电动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控制阀、气压第一检测装置(12)、气压第二检测装置(14)、探测器(6)以及真空泵(9)皆电性连接外部控制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滤油机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入管道(15)包括气体过滤装置(151)、连接管道(152)、电动控制阀(153)以及转接管道(154),所述气体过滤装置(151)安装于连接管道(152)一端上,所述连接管道(152)另一端连接电动控制阀(153)的一端,所述电动控制阀(153)另一端通过转接管道(154)与装置外壳(5)连接;所述气体过滤装置(151)包括:过滤器外壳(1511)、干燥海绵(1512)、空气干燥剂(1513)、尾部过滤网(1514)、活性炭(1515)、陶瓷滤芯(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心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