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韵涛专利>正文

一种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09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55
一种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包括水面船体和潜水船体,水面船体端部设有操控驾驶舱,尾部设有气电传输舱,中部设有对接互通舱和水面观察台,在操控驾驶舱内设有行船控制机构和水下观察器,潜水船体为圆环型封闭舱体且其两侧都设有水下推进器,在潜水船体中心安装有应急施救舱,应急施救舱呈圆形罐体结构且其底部设有急救罐口,顶部设有对接罐口,内腔设有升降急救台和应急头罩。本实施例将高处瞭望台与急救快艇结合成一体,在靠近人们游玩的水域巡航,救生员采用高处瞭望与水下监控相结合的方式观察在水里游玩的人们,能快速准确的发现溺水人员,应急施救舱在水底设置急救空间,使溺水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助。

A multi-directional observation cruise rescue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观察施救船,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多个方位观察水里游玩人员活动情况的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种海滩河岸等室外大型游泳场所,都设有固定的瞭望台和急救快艇,采用救生员高处瞭望与快艇巡逻相结合的方式观察在水中游玩的人们,防止发生溺水事故,但是,这种防溺水方式的救生员只能远距离观察水面情况,不能及时观察水下情况,当水里发生人员溺水的情况时,救生员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赶到现场施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防溺水方式难以及时发现人员溺水并进行施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该施救船设有水面观察台、水下观察器和应急施救舱,既能全面观察水面和水底情况,又能在水下对溺水人员进行应急施救。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包括水面船体和潜水船体,其特征是:所述水面船体端部设有操控驾驶舱,尾部设有气电传输舱,中部设有对接互通舱和水面观察台,在操控驾驶舱内设有行船控制机构和水下观察器,在气电传输舱内安装有加压输气机和同步卷管机,所述同步卷管机设有卷管卷筒和主气电软管,所述主气电软管中心为输气管道,管壁上设有电源传输线和信号传输线,所述对接互通舱与船底相通且其中部设有互通舱门,在互通舱门顶面的中部设有联动销门器,在联动销门器两侧设有伸缩传动杆,所述水面观察台安装在水面船体顶部并具有一定高度,所述潜水船体为圆环型封闭舱体且其两侧都设有水下推进器,在潜水船体中心设有上下穿通的分舱升降口,在分舱升降口中安装有应急施救舱,在圆环型舱体顶部设有气电分配器和电动排气阀,底部设有电动水阀,所述气电分配器与主气电软管相连接,在圆环型舱体外壁安装有多个水下摄像头和水下照明灯,所述应急施救舱呈圆形罐体结构且其底部设有急救罐口,顶部设有对接罐口,所述对接罐口设有对接舱门,所述对接舱门顶部与伸缩传动杆连接,底部两侧都设有伸缩顶柱,在应急施救舱内设有升降急救台和应急头罩,在潜水船体与应急施救舱之间设有应急舱升降机构和副气电软管。本优选实施例还具有下列技术特征:在水面船体顶部设有登高平台架,所述登高平台架设有登高台阶,所述水面观察台安装在登高平台架顶部,在操控驾驶舱、气电传输舱和水面观察台顶部安装太阳能发电板。在气电传输舱内设有与船底相通的软管穿套管,所述卷管卷筒设置在软管穿套管顶部,所述主气电软管端部与卷管卷筒连接并设有旋转输气接头和旋转输电接头,所述主气电软管另一端穿过软管穿套管与潜水船体连接。所述同步卷管机设有卷管联动开关,所述卷管联动开关安装在潜水船体上并以潜水船体上浮或下潜动作为工作信号。所述联动销门器设置在互通舱门顶面的中部且其内腔设有双向顶压机,两端设有伸缩卡压销,所述双向顶压机设有舱门顶碰开关,所述舱门顶碰开关设置在互通舱门底部,所述伸缩卡压销设有卡压插销口,所述卡压插销口设置在对接互通舱两侧。所述伸缩传动杆竖立设置在互通舱门顶部且其内腔设有多根伸缩杆体,所述伸缩杆体往下穿通互通舱门并与对接舱门相连接。在应急施救舱内腔两侧设有螺杆传动箱,在螺杆传动箱内设有传动螺杆,所述升降急救台呈弧形台板结构且其两侧设有传动轴座,在传动轴座中部设有轴型螺管,所述轴型螺管套装在传动螺杆上,在升降急救台中部设有伸缩台板,底部设有螺管旋转机和台板伸缩机。所述应急头罩呈圆形罩体结构并设有头罩充气机,所述头罩充气机安装在应急施救舱内腔并设有与应急头罩连通的软体输气管,在应急头罩底部设有腋下拉扣。所述应急舱升降机构包括双齿口螺圈、传动齿条和螺圈旋转机,所述双齿口螺圈设置在分舱升降口中部且其内圈和外圈都设有传动齿口,所述传动齿条设置在应急施救舱外壁四周并与双齿口螺圈内圈齿口相啮合,所述螺圈旋转机安装在潜水船体上并与双齿口螺圈外圈齿口相啮合。所述水下观察器设有智能动作识别系统,所述智能动作识别系统实时监控视频显示器播放的视频,并对视频中出现溺水本能反应的动作进行锁定,同时向救生员发出信号。本实施例将高处瞭望台与急救快艇结合成一体,在靠近人们游玩的水域巡航,救生员采用高处瞭望与水下监控相结合的方式观察在水里游玩的人们,能快速准确的发现溺水人员,应急施救舱在水底设置急救空间,使溺水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助。因此,该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具有推广意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应急施救舱3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对接互通舱13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升降急救台3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应急头罩35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分别表示:10.水面船体,11.操控驾驶舱,12.气电传输舱,120.卷管卷筒,121.主气电软管,13.对接互通舱,14.水面观察台,140.登高平台架,141.太阳能发电板,15.互通舱门,16.联动销门器,160.双向顶压机,161.伸缩卡压销,162.舱门顶碰开关,163.卡压插销口,17.伸缩传动杆,20.潜水船体,21.水下推进器,22.电动排气阀,23.电动水阀,24.水下摄像头,25.水下照明灯,26.应急舱升降机构,260.双齿口螺圈,261.传动齿条,262.螺圈旋转机,27.副气电软管,30.应急施救舱,31.急救罐口,32.对接罐口,33.对接舱门,330.伸缩顶柱,34.升降急救台,340.轴型螺管,341.伸缩台板,342.螺管旋转机,35.应急头罩,350.软体输气管,351.腋下拉扣,36.螺杆传动箱,360.传动螺杆。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并结合图2、3、4、5,本实施例的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包括水面船体10和潜水船体20,所述水面船体10端部设有操控驾驶舱11,尾部设有气电传输舱12,中部设有对接互通舱13和水面观察台14,在操控驾驶舱11内设有行船控制机构和水下观察器,在气电传输舱12内安装有加压输气机和同步卷管机,所述同步卷管机设有卷管卷筒120和主气电软管121,所述主气电软管121中心为输气管道,管壁上设有电源传输线和信号传输线,所述对接互通舱13与船底相通且其中部设有互通舱门15,在互通舱门15顶面的中部设有联动销门器16,在联动销门器16两侧设有伸缩传动杆17,所述水面观察台14安装在水面船体10顶部并具有一定高度,所述潜水船体20为圆环型封闭舱体且其两侧都设有水下推进器21,在潜水船体20中心设有上下穿通的分舱升降口,在分舱升降口中安装有应急施救舱30,在圆环型舱体顶部设有气电分配器和电动排气阀22,底部设有电动水阀23,所述气电分配器与主气电软管121相连接,在圆环型舱体外壁安装有多个水下摄像头24和水下照明灯25,所述应急施救舱30呈圆形罐体结构且其底部设有急救罐口31,顶部设有对接罐口32,所述对接罐口32设有对接舱门33,所述对接舱门33顶部与伸缩传动杆17连接,底部两侧都设有伸缩顶柱330,在应急施救舱30内设有升降急救台34和应急头罩35,在潜水船体20与应急施救舱30之间设有应急舱升降机构26和副气电软管27。本实施例的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将高处瞭望台与急救快艇结合成一体,在靠近人们游玩的水域巡航,救生员采用高处瞭望与水下监控相结合的方式观察在水里游玩的人们,能快速准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包括水面船体(10)和潜水船体(20),其特征是:所述水面船体(10)端部设有操控驾驶舱(11),尾部设有气电传输舱(12),中部设有对接互通舱(13)和水面观察台(14),在操控驾驶舱(11)内设有行船控制机构和水下观察器,在气电传输舱(12)内安装有加压输气机和同步卷管机,所述同步卷管机设有卷管卷筒(120)和主气电软管(121),所述主气电软管(121)中心为输气管道,管壁上设有电源传输线和信号传输线,所述对接互通舱(13)与船底相通且其中部设有互通舱门(15),在互通舱门(15)顶面的中部设有联动销门器(16),在联动销门器(16)两侧设有伸缩传动杆(17),所述水面观察台(14)安装在水面船体(10)顶部并具有一定高度,所述潜水船体(20)为圆环型封闭舱体且其两侧都设有水下推进器(21),在潜水船体(20)中心设有上下穿通的分舱升降口,在分舱升降口中安装有应急施救舱(30),在圆环型舱体顶部设有气电分配器和电动排气阀(22),底部设有电动水阀(23),所述气电分配器与主气电软管(121)相连接,在圆环型舱体外壁安装有多个水下摄像头(24)和水下照明灯(25),所述应急施救舱(30)呈圆形罐体结构且其底部设有急救罐口(31),顶部设有对接罐口(32),所述对接罐口(32)设有对接舱门(33),所述对接舱门(33)顶部与伸缩传动杆(17)连接,底部两侧都设有伸缩顶柱(330),在应急施救舱(30)内设有升降急救台(34)和应急头罩(35),在潜水船体(20)与应急施救舱(30)之间设有应急舱升降机构(26)和副气电软管(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包括水面船体(10)和潜水船体(20),其特征是:所述水面船体(10)端部设有操控驾驶舱(11),尾部设有气电传输舱(12),中部设有对接互通舱(13)和水面观察台(14),在操控驾驶舱(11)内设有行船控制机构和水下观察器,在气电传输舱(12)内安装有加压输气机和同步卷管机,所述同步卷管机设有卷管卷筒(120)和主气电软管(121),所述主气电软管(121)中心为输气管道,管壁上设有电源传输线和信号传输线,所述对接互通舱(13)与船底相通且其中部设有互通舱门(15),在互通舱门(15)顶面的中部设有联动销门器(16),在联动销门器(16)两侧设有伸缩传动杆(17),所述水面观察台(14)安装在水面船体(10)顶部并具有一定高度,所述潜水船体(20)为圆环型封闭舱体且其两侧都设有水下推进器(21),在潜水船体(20)中心设有上下穿通的分舱升降口,在分舱升降口中安装有应急施救舱(30),在圆环型舱体顶部设有气电分配器和电动排气阀(22),底部设有电动水阀(23),所述气电分配器与主气电软管(121)相连接,在圆环型舱体外壁安装有多个水下摄像头(24)和水下照明灯(25),所述应急施救舱(30)呈圆形罐体结构且其底部设有急救罐口(31),顶部设有对接罐口(32),所述对接罐口(32)设有对接舱门(33),所述对接舱门(33)顶部与伸缩传动杆(17)连接,底部两侧都设有伸缩顶柱(330),在应急施救舱(30)内设有升降急救台(34)和应急头罩(35),在潜水船体(20)与应急施救舱(30)之间设有应急舱升降机构(26)和副气电软管(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其特征是:在水面船体(10)顶部设有登高平台架(140),所述登高平台架(140)设有登高台阶,所述水面观察台(14)安装在登高平台架(140)顶部,在操控驾驶舱(11)、气电传输舱(12)和水面观察台(14)顶部安装太阳能发电板(1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其特征是:在气电传输舱(12)内设有与船底相通的软管穿套管,所述卷管卷筒(120)设置在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韵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韵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