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池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5996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柔性电池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柔性电池包装膜为叠层结构,所述包装膜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其中,所述内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述中间层为聚酰亚胺薄膜,所述外层为聚丙烯薄膜,所述内层和所述中间层通过第一粘结剂层粘结在一起,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外层通过第二粘结剂层粘结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柔性电池,其包括由上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制成的柔性电池外包装体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池外包装体内的柔性电芯。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25μm时,弯曲20万次不会变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聚酰亚胺薄膜作为柔性电池包装膜的中间层,能够提升柔性电池包装膜的弯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电池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电池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对电子产品要求的提高,便携式电子器件向着多元化发展,一些可穿戴电子产品也随之出现,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应用面向众多,具有可挠性的柔性电池芯因而扮演重要角色。柔性电池芯若是使用于一般常规的硬壳包装中,会使整体的挠曲性受到限制,同时降低了柔性电池芯可挠的优势。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外包装材料有铝壳、钢壳、铝塑膜等。这些外包装材料不可以弯曲,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可穿戴产品中的应用,如智能服装,智能手表手环,也限制了电子产品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电池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提升柔性电池包装膜的弯曲性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柔性电池包装膜,为叠层结构,所述包装膜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其中,所述内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述中间层为聚酰亚胺薄膜,所述外层为聚丙烯薄膜,所述内层和所述中间层通过第一粘结剂层粘结在一起,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外层通过第二粘结剂层粘结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的,前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其中所述内层的厚度为20-35μm。优选的,前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其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20-30μm。优选的,前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其中所述外层的厚度为20-60μm。优选的,前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剂层为耐酸碱树脂。优选的,前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其中所述第二粘结剂层为耐酸碱树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柔性电池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在聚酰亚胺薄膜的两侧分别涂抹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形成第一粘结剂层和第二粘结剂层;在所述第一粘结剂层上粘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在所述第二粘结剂层上粘结聚丙烯薄膜,得到柔性电池包装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的,前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剂层为耐酸碱树脂;所述第二粘结剂层为耐酸碱树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柔性电池包装膜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将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制成柔性电池外包装体,所述柔性电池外包装体内具有容纳至少一个柔性电芯的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由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制成的柔性电池外包装体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池外包装体内的柔性电芯组成。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柔性电池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柔性电池包装膜为叠层结构,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其中,所述内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述中间层为聚酰亚胺薄膜,所述外层为聚丙烯薄膜,所述内层和所述中间层通过第一粘结剂层粘结在一起,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外层通过第二粘结剂层粘结在一起。本专利技术采用聚酰亚胺薄膜作为柔性电池包装膜的中间层,能够提升柔性电池包装膜的弯曲性能。经测试,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25μm时,弯曲20万次不会变形。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柔性电池包装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柔性电池包装膜,为叠层结构,所述柔性电池包装膜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层1、中间层3和外层5;其中,所述内层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述中间层3为聚酰亚胺薄膜,所述外层5为聚丙烯薄膜,所述内层1和所述中间层3通过第一粘结剂层2粘结在一起,所述中间层3和所述外层5通过第二粘结剂层4粘结在一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聚酰亚胺薄膜作为柔性电池包装膜的中间层,能够提升柔性电池包装膜的弯曲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作为柔性电池包装膜的内层,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防潮性,机械性能优良,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PET薄膜还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聚丙烯薄膜作为柔性电池包装膜的外层,其具有极佳的弹性和延伸性能而且还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能,其和聚酰亚胺薄膜粘合后,具有极佳的热封性和耐腐蚀性能。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层1的厚度为20-35μm,优选30μm。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间层3的厚度为20-30μm,优选25μm。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层5的厚度为20-60μm,优选40μm。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粘结剂层2为耐酸碱树脂,优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马来酸酐或丙烯酸改性的聚乙烯及其共聚物、马来酸酐或丙烯酸改性的聚丙烯及其共聚物、马来酸酐或丙烯酸改性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或丙烯酸改性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马来酸酐或丙烯酸改性的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粘结剂层4为耐酸碱树脂,优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马来酸酐或丙烯酸改性的聚乙烯及其共聚物、马来酸酐或丙烯酸改性的聚丙烯及其共聚物、马来酸酐或丙烯酸改性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或丙烯酸改性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马来酸酐或丙烯酸改性的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柔性电池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在聚酰亚胺薄膜的两侧分别涂抹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形成第一粘结剂层和第二粘结剂层;在所述第一粘结剂层上粘结内层,在所述第二粘结剂层上粘结外层,得到柔性电池包装膜。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柔性电池包装膜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将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制成柔性电池外包装体,所述柔性电池外包装体内具有容纳至少一个柔性电芯的空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柔性电池,其由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制成的柔性电池外包装体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池外包装体内的柔性电芯组成。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对本专利技术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柔性电池包装膜,为叠层结构,其由内而外依次为:PET薄膜、耐酸碱树脂、聚酰亚胺薄膜、耐酸碱树脂和PP薄膜。其中,所述PET层的厚度为30μm,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25μm,PP层的厚度分别为40μm。一种柔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电池包装膜,为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膜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其中,所述内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述中间层为聚酰亚胺薄膜,所述外层为聚丙烯薄膜,所述内层和所述中间层通过第一粘结剂层粘结在一起,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外层通过第二粘结剂层粘结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池包装膜,为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膜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其中,所述内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述中间层为聚酰亚胺薄膜,所述外层为聚丙烯薄膜,所述内层和所述中间层通过第一粘结剂层粘结在一起,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外层通过第二粘结剂层粘结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厚度为20-3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20-3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厚度为20-6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剂层为耐酸碱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结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赫然李青陈韵吉唐赞谦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