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832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包括桶体,用于收集尿液,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盖体,安装在桶体口上,其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孔,一个作为尿液流入口并安装有密封盖,另一个插入设置有搅拌按压机构。其中,搅拌按压机构包括设置在贯穿孔内的轴承、密封穿过轴承的出液管、转动安装在盖体内壁上的储液筒、设置在套筒内并且套装在出液管底端部分的活塞、安装在活塞底端的排气阀、安装在排气阀上的弹簧、安装在弹簧底端的进液阀门以及套接入储液筒内的进液管。进液管在所述桶体内延伸,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

24-hour urine retention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
技术介绍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指的是收集全天24小时的尿液进行相关检测。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小于150mg,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结果超出此正常值,则考虑有病患可能。临床上诸多疾病都有可能导致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结果出现异常,特别是泌尿系统疾病经常要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然而,目前临床上缺乏规范的24小时尿量收集容器,通常为患者提供一个带有刻度、简单的水桶,让患者将24小时尿液留取在该水桶内,估算记录总量后,人工拿一根棍子缓慢搅动尿桶3~5分钟,再用尿杯从混匀的尿液中舀取20毫升左右的标本,放在尿管里送检。该简单水桶不仅容易导致尿液混合、采样麻烦,而且操作也不规范,导致留样结果不科学。此外,由于水桶结构过于简单,进行尿液混合和采样时需将盖子打开,使得整个取样过程非常不卫生,取样环境较恶劣。另外,由于留24小时尿蛋白定性定量容器只涉及临床科室,简易水桶式容易在管理效率、管辖范围等管理上造成盲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提供了一种尿液混合和取样均能在密封环境下进行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包括桶体,用于收集尿液,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盖体,安装在桶体口上,其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孔,一个作为尿液流入口并安装有密封盖,另一个插入设置有搅拌按压机构。其中,搅拌按压机构包括设置在贯穿孔内的轴承、密封穿过轴承的出液管、转动安装在盖体内壁上的储液筒、设置在套筒内并且套装在出液管底端部分的活塞、安装在活塞底端的排气阀、安装在排气阀上的弹簧、安装在弹簧底端的进液阀门以及套接入储液筒内的进液管。进液管在所述桶体内延伸,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本技术中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在收集尿液过程中,每次将尿液通过尿液流入口倒入桶体内,然后盖好密封盖即可。24小时后,进行尿液混合时,由于轴承以及储液筒转动安装在盖体底壁上的设置,只需转动出液管,即可带动进液管上的搅拌叶片转动,实现尿液的混合操作;混合后取样时,只需按压进液管就能实现尿液样品的采集。操作既方便又干净卫生。此外,当本技术中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用于男性使用时,可在尿液流入口上插入一次性男性外用导尿管,每次小便时,可直接将尿液采集入桶体内,小便完后,将导尿管扔掉,盖上密封盖即可。当用于女性时,受女性生理结构限制,只能采用先排便然后倒入桶内的方式进行集尿。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中,插入设置有搅拌按压机构的贯穿孔被设置在盖体的中心,作为尿液流入口的贯穿孔偏心设置。该设置有利于增强搅拌效果。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中,盖体内壁上设置一圆形凸槽,储液筒顶端外周设置一环形凸边,环形凸边插入安装在圆形凸槽内,并能够在圆形凸槽内转动。该结构和轴承配合,轻松实现尿液的混匀。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中,轴承内壁上设置有将出液管与轴承密封连接的橡胶密封层,既增加出液管与盖体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又增强搅拌动作的轻便性。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中,搅拌叶片呈螺旋桨式。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中,搅拌叶片共六片,分两列对称安装在进液管外壁上。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中,进液管与桶体底壁间隔1~1.5cm。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中,桶体上的初始刻度从5mL开始,实现低容量尿液的计量。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本技术提供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首先,由于盖体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孔,一个作为尿液流入口并安装有密封盖,另一个插入设置有搅拌按压机构,使得本技术中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无论集尿还是搅拌采样操作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密封,改善了操作环境。其次,搅拌按压机构的设置,不仅使得本技术成功借鉴了现有按压瓶盖的结构,而且使得按压机构能够灵活转动,一方面有效实现了密封环境下尿液的混合和采样,使得操作更规范,留样结果也更科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本技术尿液留置容器的加工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盖体与搅拌按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下列实施例不应看作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100包括桶体1、盖体2以及搅拌按压机构3。盖体2以螺纹方式拧在桶体1的开口上,搅拌按压机构3插入设置在盖体2中心,并伸入桶体1内。桶体1由透明塑料制成,外壁上设置有刻度,在24小时后对桶体收集的尿液进行计量。桶体上的初始刻度从5mL开始,实现低容量尿液的精确计量。盖体2安装在桶体口上,其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孔,一个作为尿液流入口并安装有密封盖21,另一个插入设置有搅拌按压机构3。插入设置有搅拌按压机构3的贯穿孔被设置在盖体的中心,作为尿液流入口的贯穿孔偏心设置,以增强搅拌效果。密封盖21包括插入设置在贯穿孔内的橡胶密封柱211以及端盖212,端盖212的直径大于橡胶密封柱211的直径,通过绞轴安装在贯穿孔的边沿上,上端面上设置有提手212a。搅拌按压机构3包括设置在贯穿孔内的轴承31、密封穿过轴承的出液管32、转动安装在盖体内壁上的储液筒33、设置在套筒内并且套装在出液管底端部分的活塞34、安装在活塞底端的排气阀35、安装在排气阀上的弹簧36、安装在弹簧底端的进液阀门37以及套接入储液筒内的进液管38,该进液管38在桶体1内延伸,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39。轴承31的内壁上设置有将出液管与轴承密封连接的橡胶密封层,既增加出液管与盖体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又增强搅拌动作的轻便性。为了实现储液筒33的转动,盖体2底壁上设置一圆形凸槽22,储液筒顶端外周设置一环形凸边331,该环形凸边331插入安装在圆形凸槽22内,并能够在圆形凸槽内转动。使得储液筒和轴承配合,轻松实现尿液的混匀。进液管38与桶体底壁间隔1~1.5cm,其上的搅拌叶片39呈螺旋桨式。在本实施中,搅拌叶片39共六片,分两列对称安装在进液管外壁上。本实施例中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在收集尿液过程中,每次将尿液通过尿液流入口倒入桶体内,然后盖好密封盖即可。24小时后,进行尿液混合时,由于轴承以及储液筒转动安装在盖体底壁上的设置,只需转动出液管,即可带动进液管上的搅拌叶片转动,实现尿液的混合操作;混合后取样时,只需按压进液管就能实现尿液样品的采集。操作既方便又干净卫生。此外,当本技术中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用于男性使用时,可在尿液流入口上插入一次性男性外用导尿管,每次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桶体,用于收集尿液,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盖体,安装在桶体口上,其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孔,一个作为尿液流入口并安装有密封盖,另一个插入设置有搅拌按压机构,其中,所述搅拌按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贯穿孔内的轴承、密封穿过所述轴承的出液管、转动安装在所述盖体内壁上的储液筒、设置在所述储液筒内并且套装在所述出液管底端部分的活塞、安装在所述活塞底端的排气阀、安装在所述排气阀上的弹簧、安装在弹簧底端的进液阀门以及套接入所述储液筒内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在所述桶体内延伸,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桶体,用于收集尿液,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盖体,安装在桶体口上,其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孔,一个作为尿液流入口并安装有密封盖,另一个插入设置有搅拌按压机构,其中,所述搅拌按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贯穿孔内的轴承、密封穿过所述轴承的出液管、转动安装在所述盖体内壁上的储液筒、设置在所述储液筒内并且套装在所述出液管底端部分的活塞、安装在所述活塞底端的排气阀、安装在所述排气阀上的弹簧、安装在弹簧底端的进液阀门以及套接入所述储液筒内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在所述桶体内延伸,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4小时尿液留置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插入设置有所述搅拌按压机构的贯穿孔被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中心,作为尿液流入口的贯穿孔偏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