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擦手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577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擦手巾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由壳体、无菌毛巾、传动装置、电源插头和控制装置组成,无菌毛巾设置在传动装置上,传动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部,电源插头和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上且电源插头分别与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医务人员只需站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前,未使用过的无菌毛巾会自动从壳体主体内卷放出来,之前裸露在壳体外那段使用过的无菌毛巾会自动卷缩至壳体主体内,使用无菌毛巾擦拭双手,避免了烘干机将细菌吹至手上或者空气中,使用无菌毛巾擦拭双手同时缩短了干手的时间,紫外消毒灯可以对无菌毛巾出口进行消毒,确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长时间使用,节约了成本且保护了环境。

A towel wi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擦手巾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擦手巾装置。
技术介绍
有研究表明外源性医院感染80%是由手污染传播的,患者在医院二次感染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死亡率增加等状况,且影响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做好手部卫生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干手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帮助清洁双手,还大大增加细菌感染率。消毒小毛巾干手存在诸多不便,且人们使用的数目过多导致临床科室与医院管理者往往觉得一次性擦手纸价格较贵而难以接受,同时医务人员不愿意使用小毛巾,不利于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烘干机每次烘手时间至少1分钟,干手时间长,当同时有2人以上干手时需要等待,临床上使用率不高,另外存在再污染问题,时间长了烘干机里面都是灰尘,研究证明,烘干机通常安装在洗手池旁,长期处于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出风口处如果不定期进行进行清洁消毒则更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况且热风造成的温度更加适宜细菌的生长。用风吹干双手的话,细菌可能飞到身上,也可能被吹到空气中,细菌传播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很多研究报道烘干机会出现风速涡流,会产生大量气溶胶,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高级教师KeithRedway表示:“这会令环境中的细菌增加255%”。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医务人员或患者不愿意使用小毛巾擦手、烘干机烘干双手时间长且不卫生、细菌被烘干机吹到空气或者身上,间接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死亡率增加等状况的发生,提供一种擦手巾装置。一种擦手巾装置,由壳体、无菌毛巾、传动装置、电源插头和控制装置组成,无菌毛巾设置在传动装置上,传动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部,电源插头和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上且电源插头分别与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壳体由壳体主体、盖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组成,盖板一端铰接在壳体主体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壳体主体上,第一挡板设置在传动装置和壳体主体之间,第二挡板一端斜置连接在无菌毛巾入口处下端的壳体主体上,另一端斜置连接在壳体主体内部下表面;壳体主体上设置有无菌毛巾入口和无菌毛巾出口,数个紫外线消毒灯设置在无菌毛巾出口处且与电源插头连接;控制装置由控制器和感应开关组成,控制器和感应开关分别设置在壳体主体上,且感应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传动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的传动装置由第一电机、第一卷动装置和第二卷动装置组成,第一电机设置在壳体主体内部,第一卷动装置和第二卷动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电机的两侧;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卷动装置由第一滚轴、第二齿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组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设置在壳体主体两端,第二齿轮固定在第一滚轴上,第一滚轴固定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第二卷动装置和第一卷动装置结构相同,无菌毛巾一端设置在第二卷动装置的第一滚轴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一卷动装置的第一滚轴上。优选的,所述的传动装置由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组成,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分别设置在壳体主体内部,无菌毛巾一端设置在第二电机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三电机上;第一限位和第二限位分别设置在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末端。优选的,所述的传动装置由第四电机、第三卷动装置、第四卷动装置和链条组成,第四电机设置在壳体主体内部,第三卷动装置和第四卷动装置分别设置在第四电机的两侧,链条设置在第四电机、第三卷动装置和第四卷动装置的齿轮上;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三齿轮;第三卷动装置由第二滚轴、第四齿轮、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组成,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分别设置在壳体主体两端,第四齿轮固定在第二滚轴上,第二滚轴固定在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之间;第三卷动装置和第四卷动装置结构相同,无菌毛巾一端设置在第三卷动装置的第二滚轴上另一端设置在第四卷动装置的第二滚轴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第一种传动方式,使用时,提前将电源插头与电源连接,使无菌毛巾在本技术无菌毛巾出口和无菌毛巾入口处外露出一段,当医务人员需要干手时,医务人员站在本技术前,感应开关就会检测到医务人员的存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接收到信号的控制器就会驱动第一电机转动一定圈数,第一电机转动时带着第一卷动装置和第二卷动装置上的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滚轴转动,第一滚轴带着无菌毛巾转动,根据相邻齿轮传动原理,第一电机顺时针转动,第一卷动装置和第二卷动装置就会做逆时针运动,这时候第一卷动装置转动就会从无菌毛巾出口转出一段没有使用过的无菌毛巾,第二卷动装置将之前裸露在壳体主体外部那段无菌毛巾卷入壳体主体内,医务人员擦干手后离开,这时候感应开关接收到一个信号,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但控制器不会驱动第一电机转动,而是将刚才的2个信号清除掉,继续等待接收信号,当再次有医务人员来擦手时候,感应开关接收到信号,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使第一电机转动,将上一个医务人员擦手的那段无菌毛巾转动到壳体内部,新旋转出来的无菌毛巾用来本次擦手,数个紫外消毒灯设置在壳体主体上无菌毛巾出口处可以对无菌毛巾出口进行消毒,防止污染没有使用过的无菌毛巾,第一挡板可以防止无菌毛巾被齿轮卷到传动装置内,影响本技术的使用,第二挡板设置在了使用过的无菌毛巾和没使用的无菌毛巾之间,使其隔离开,更加的卫生,干净,当一卷无菌毛巾用完后,打开盖板,重新放入一卷新的无菌毛巾即可,使用过的无菌毛巾经消毒处理后可以反复多次使用,节约了成本且保护了环境。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转动及处理信号可以基于PLC或单片机处理,属于现有技术。第二种传动方式,使用时,提前将电源插头与电源连接,使无菌毛巾在本技术无菌毛巾出口和无菌毛巾入口处外露出一段,当医务人员需要干手时,医务人员站在本技术前,感应开关就会检测到医务人员的存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接收到信号的控制器就会驱动第三电机转动一定圈数,从无菌毛巾出口卷放出来一定长度的无菌毛巾,医务人员即可以使用无菌毛巾擦干双手,当医务人员擦干双手离开后,感应开关接收到第二次信号,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驱动第二电机转动,将刚才医务人员使用过的那一段无菌毛巾通过无菌毛巾入口卷入壳体主体内,第二电机转动结束后,控制器将刚才的两次接收信号清除,重新处于待机等待状态,等待接收下一次的信号,数个紫外消毒灯设置在壳体主体上无菌毛巾出口处可以对无菌毛巾出口进行消毒,防止污染没有使用过的无菌毛巾,当一卷无菌毛巾用完后,打开盖板,重新放入一卷新的无菌毛巾即可。第三种传动方式,使用时,提前将电源插头与电源连接,使无菌毛巾在本技术无菌毛巾出口和无菌毛巾入口处外露出一段,当医务人员需要干手时,医务人员站在本技术前,感应开关就会检测到医务人员的存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接收到信号的控制器就会驱动第四电机转动一定圈数,第四电机转动时通过链条带着第三卷动装置和第四卷动装置上的第四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滚轴转动,第二滚轴带着无菌毛巾转动,这时候三个齿轮之间依靠链条传动,第四电机顺时针转动,第三卷动装置和第四卷动装置也会做顺时针运动,这时候第三卷动装置转动就会从无菌毛巾出口转出一段没有使用过的无菌毛巾,第四卷动装置将之前裸露在壳体主体外部那段无菌毛巾卷入壳体主体内,医务人员擦干手后离开,这时候感应开关接收到一个信号,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但控制器不会驱动第四电机转动,而是将刚才的个信号清除掉,继续等待接收信号,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擦手巾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无菌毛巾(2)、传动装置(3)、电源插头(4)和控制装置(5)组成,无菌毛巾(2)设置在传动装置(3)上,传动装置(3)设置在壳体(1)内部,电源插头(4)和控制装置(5)设置在壳体(1)上且电源插头(4)分别与传动装置(3)和控制装置(5)连接;壳体(1)由壳体主体(10)、盖板(11)、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组成,盖板(11)一端铰接在壳体主体(10)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壳体主体(10)上,第一挡板(12)设置在传动装置(3)和壳体主体(10)之间,第二挡板(13)一端斜置连接在无菌毛巾(2)入口处下端的壳体主体(10)上,另一端斜置连接在壳体主体(10)内部下表面;壳体主体(10)上设置有无菌毛巾入口(100)和无菌毛巾出口(101),数个紫外线消毒灯(102)设置在无菌毛巾出口(101)处且与电源插头(4)连接;控制装置(5)由控制器(50)和感应开关(51)组成,控制器(50)和感应开关(51)分别设置在壳体主体(10)上,且感应开关(51)与控制器(50)连接,控制器(50)与传动装置(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擦手巾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无菌毛巾(2)、传动装置(3)、电源插头(4)和控制装置(5)组成,无菌毛巾(2)设置在传动装置(3)上,传动装置(3)设置在壳体(1)内部,电源插头(4)和控制装置(5)设置在壳体(1)上且电源插头(4)分别与传动装置(3)和控制装置(5)连接;壳体(1)由壳体主体(10)、盖板(11)、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组成,盖板(11)一端铰接在壳体主体(10)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壳体主体(10)上,第一挡板(12)设置在传动装置(3)和壳体主体(10)之间,第二挡板(13)一端斜置连接在无菌毛巾(2)入口处下端的壳体主体(10)上,另一端斜置连接在壳体主体(10)内部下表面;壳体主体(10)上设置有无菌毛巾入口(100)和无菌毛巾出口(101),数个紫外线消毒灯(102)设置在无菌毛巾出口(101)处且与电源插头(4)连接;控制装置(5)由控制器(50)和感应开关(51)组成,控制器(50)和感应开关(51)分别设置在壳体主体(10)上,且感应开关(51)与控制器(50)连接,控制器(50)与传动装置(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擦手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3)由第一电机(30)、第一卷动装置(31)和第二卷动装置(32)组成,第一电机(30)设置在壳体主体(10)内部,第一卷动装置(31)和第二卷动装置(32)分别设置在第一电机(30)的两侧;第一电机(30)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一齿轮(300);第一卷动装置(31)由第一滚轴(310)、第二齿轮(311)、第一轴承(312)和第二轴承(313)组成,第一轴承(312)和第二轴承(313)分别设置在壳体主体(10)两端,第二齿轮(31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婧李虹彦赵晓甦郭放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