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巷道孵化机鸡蛋孵化质量的入孵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457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巷道孵化机鸡蛋孵化质量的入孵法,属于鸡蛋孵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孵鸡巷道孵化机内,遵循先上孵新蛋,后照蛋,再落盘转蛋的操作流程,可以让不同孵化时间的鸡蛋交叉孵化,提高孵化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孵化后期鸡蛋产生的热量,避免了孵化后期蛋面温度偏高的现象,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可以进行早期的照蛋工作,并在照蛋过程中,及时拿出裂纹蛋,防止臭蛋的产生,减少交叉污染,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母源抗体遗传性,提高雏鸡的抵抗力,抗应激力,活性好,还能大大减少雏鸡的脱水现象,均匀度好,大大提高了孵化健雏率及养殖前期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巷道孵化机鸡蛋孵化质量的入孵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巷道孵化机鸡蛋孵化质量的入孵法,属于鸡蛋孵化

技术介绍
目前,在肉鸡的孵化领域内,巷道孵化机不仅具有易操作性、智能化等特点,且具有节省占地面积及节省劳动力等显著特点,现有的鸡蛋孵化场几乎已普遍使用。巷道孵化机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在孵化机内,每两辆孵化车占一个车位,满孵时有6个车位,共计12辆蛋车,风扇一侧为入口,另一侧为出口,从入口向出口看,共有6个位置,风扇下蛋车位置为第1车位,依次向出口排列为第2车位、第3车位、第4车位、第5车位、第6车位,如附图2所示。此巷道孵化机开始使用时,都采用传统孵化工艺:按每3天/4天分批入孵一次(即一周内入孵两次),在鸡蛋孵化到18天左右时,第6车位孵化车要拉出孵化机,进行照蛋,然后转到出雏机内。在第6车位孵化车从出口拉出转到出雏机后,按正常入孵时间,推入新的孵化蛋车到第1车位,此时第5车位孵化车移动到第6车位,第4车位孵化车移动到第5车位…,依次类推。3天/4天以后,重复执行此操作过程,循环往复,且孵化车只有在出口端和入口端处可拉出孵化车进行照蛋。满孵时各车位鸡蛋的孵化日期如附图3所示。孵化机内可对入口端和出口端进行温度设定,理论值为:入口端38℃,出口端37.5℃,即孵化机1号车位温度和6号车位温度值。巷道机风扇本身会按照各自特定的方向运转,强迫气流从入口顶端经由出口端,蛋车通道进行循环,形成"O"气流。这种独有的空气搅拌方式可为机内不同胚龄的种蛋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并可将孵化后期胚蛋产生出的热量带去加热前期种蛋,但在实际孵化过程中,蛋表的实际测量结果显示,在4号车位与5号车位之间易出现38.5-38.8℃的高温(孵化要求理论值为38.3℃以下)。传统孵化工艺流程中,有两个问题:一是不能进行早期照蛋,导致孵化中期臭蛋增多,且不能及时拿出,污染严重,损坏母源抗体遗传性;二是孵化后期胚胎产生的过多热量,出现高温点,危害相邻蛋车上正在发育的胚胎,造成胚胎死亡偏多,鸡苗品质下降,且易造成雏鸡脱水机率增加,均匀度不好。因此,找到一种即方便照蛋,减少臭蛋污染率,提高孵化质量的入孵新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提高巷道孵化机鸡蛋孵化质量的入孵法,不仅解决了传统孵化工艺孵化前期照蛋不方便的问题,而且又能有效提高孵化机内热量分布与鸡蛋胚龄的对应度,大大提高了鸡蛋的孵化率。一种提高巷道孵化机鸡蛋孵化质量的入孵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从巷道孵化机的入口到出口对六个车位依次进行编号,分别为1号车位、2号车位、3号车位、4号车位、5号车位、6号车位;S2、流程起初第一次入孵时,将第一辆孵化车推入到1号车位;S3、3天后推入第二辆孵化车,原先1号车位的孵化车变为2号车位;S4、4天后推入第三辆孵化车到第1车位,原先处于1号车位和2号车位的孵化车分别位于2号车位和3号车位,此时,将位于3号车位的第一辆孵化车(孵化时间已达8天左右)从出口拉出,进行照蛋处理(可提前剔除裂纹蛋等,防止臭蛋产生,减少污染),操作完成后,将第一辆孵化车从巷道孵化机入口推入,推到1号车位的位置,其他孵化车向巷道孵化机出口顺移一个车位;S5、3天后推入第四辆孵化车到第1车位,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此时,将位于4号车位的第二辆孵化车(孵化时间已8天左右)从孵化机出口拉出,进行照蛋处理,操作完成后,将第二辆孵化车从孵化机入口推入,推到1号车位的位置,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S6、4天后推入第五辆孵化车到第1车位,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此时,将位于5号车位的第三辆孵化车(孵化时间已8天左右)从孵化机出口拉出,进行照蛋处理,操作完成后,将第三辆孵化车从孵化机入口推入,推到1号车位的位置,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S7、3天后,推入第六辆孵化车到第1车位,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此时,该孵化机达到满孵的状态,孵化机内各车位孵化车的孵化天数如附图4所示,此时,位于6号车位的第一孵化车孵化已到18天左右,进行落盘转蛋,将第一辆孵化车拉出孵化机,进行照蛋(进一步剔除孵化后期的死胚蛋)并转到出雏机内,此时,孵化机内车位状态如附图5所示,将1-5号车位的孵化车依次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分别变成2-6的车位上,空出1号车位,同时,位于6号车位的第二辆孵化车从出口拉出,进行照蛋处理,操作完成后,将此孵化车从入口推入,推到1号车位的位置,如图6所示;S8、4天后,将第七辆孵化车从孵化机入口推入,推到1号车位位置,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此时,该孵化机达到满孵的状态,孵化车天数如附图7所示,此时位于6号车位的第二辆孵化车的孵化已到18天左右,进行落盘转蛋,将第二孵化车拉出孵化机,进行照蛋并转到出雏机内,将1-5号车位的孵化车依次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分别变成2-6的车位上,空出1号车位,如附图7所示,同时,位于6号车位的第三孵化车从出口拉出,进行照蛋处理,操作完成后,将此孵化车从入口推入,推到第1车位的位置;S9、重复S7、S8步骤,循环往复。另外,在实际过程中,因为鸡蛋的孵化周期是21天,所以一般会在前一天晚上推入新孵化车,在第二天的白天进行照蛋落盘处理,且为了保证相邻车位的孵化温度,所以照蛋落盘的时间一般选择在18天半左右进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巷道孵化机鸡蛋孵化质量的入孵法,解决了传统孵化工艺存在的以下问题:一、前期照蛋不方便(传统孵化工艺:孵化时间7天半的鸡蛋孵化车在孵化机的第3车位,夹在两车之间,拉出推入都不方便,不适合照蛋。该孵化工艺:执行在第7天半照蛋,可以将照蛋后的无精蛋及时销售,也可以提前将臭蛋或将成为臭蛋的蛋剔除,防止污染,保障母源抗体的遗传性。);二、孵化后期鸡蛋的蛋面温度偏高,出现高温点,危害相邻蛋车上正在发育的胚胎,造成胚胎死亡偏多,孵化率降低的问题(该孵化工艺:孵化前期的种蛋正好可以吸收孵化后期种蛋的散热,消除高温点,降低雏鸡脱水几率和胚胎死亡率)。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胚龄种蛋的车位排布与巷道孵化器内气流、热量分布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大规模地实验摸索后,提出了上述的在巷道孵化机内提高鸡蛋孵化质量的新工艺,既解决了传统孵化工艺孵化前期照蛋不方便,又有效提高了孵化器内热量分布与鸡蛋胚龄的对应度,增加了鸡蛋的孵化率;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循环往复,便于管理和实际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相比传统孵化工艺,实现了不同孵化时期的孵化车交叉排列,各个位置鸡蛋的蛋面温度是适宜的,避免了孵化后期鸡蛋的蛋面温度偏高,降低了鸡蛋胚胎死亡率;2、本专利技术相比传统孵化工艺,照蛋方便,可以提前将裂纹蛋剔除,减少臭蛋产生,避免交叉污染;3、最大限度的发挥母源抗体遗传性,提高雏鸡的抵抗力,抗应激力,活性好;4、减少雏鸡的脱水现象,均匀度好,提高了孵化健雏率及养殖前期的成活率,提高了孵化成绩和鸡苗质量;5、本专利技术孵化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巷道孵化机及孵化蛋车的基本结构图;图2是孵化机内孵化车位置示意图;图3是现有孵化方法满孵时各车位孵化时间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高巷道孵化机鸡蛋孵化质量的入孵法满孵时各车位孵化时间图其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开始进行重复S7、S8步骤循环时各车位孵化时间图;图6是落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巷道孵化机鸡蛋孵化质量的入孵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从巷道孵化机的入口到出口对六个车位依次进行编号,分别为1号车位、2号车位、3号车位、4号车位、5号车位、6号车位;S2、流程起初第一次入孵时,将第一辆孵化车推入到1号车位;S3、3天后推入第二辆孵化车,原先1号车位的孵化车变为2号车位;S4、4天后推入第三辆孵化车到第1车位,原先处于1号车位和2号车位的孵化车分别位于2号车位和3号车位,此时,将位于3号车位的第一辆孵化车从出口拉出,进行照蛋处理,操作完成后,将第一辆孵化车从巷道孵化机入口推入,推到1号车位的位置,其他孵化车向巷道孵化机出口顺移一个车位;S5、3天后推入第四辆孵化车到第1车位,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此时, 将位于4号车位的第二辆孵化车从孵化机出口拉出,进行照蛋处理,操作完成后,将第二辆孵化车从孵化机入口推入,推到1号车位的位置,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S6、4天后推入第五辆孵化车到第1车位,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此时,将位于5号车位的第三辆孵化车从孵化机出口拉出,进行照蛋处理,操作完成后,将第三辆孵化车从孵化机入口推入,推到1号车位的位置,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S7、3天后,推入第六辆孵化车到第1车位,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此时,该孵化机达到满孵的状态,孵化机内各车位孵化车的孵化天数如附图4所示,此时,位于6号车位的第一孵化车孵化已到18天,进行落盘转蛋,将第一辆孵化车拉出孵化机,进行照蛋并转到出雏机内,此时,将1‑5号车位的孵化车依次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分别变成2‑6的车位上,空出1号车位,同时,位于6号车位的第二辆孵化车从出口拉出,进行照蛋处理,操作完成后,将此孵化车从入口推入,推到1号车位的位置;S8、4天后,将第七辆孵化车从孵化机入口推入,推到1号车位位置,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此时,该孵化机达到满孵的状态,此时位于6号车位的第二辆孵化车的孵化已到18天,进行落盘转蛋,将第二孵化车拉出孵化机,进行照蛋并转到出雏机内,将1‑5号车位的孵化车依次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分别变成2‑6的车位上,空出1号车位,同时,位于6号车位的第三孵化车从出口拉出,进行照蛋处理,操作完成后,将此孵化车从入口推入,推到第1车位的位置;S9、重复S7、S8步骤,循环往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巷道孵化机鸡蛋孵化质量的入孵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从巷道孵化机的入口到出口对六个车位依次进行编号,分别为1号车位、2号车位、3号车位、4号车位、5号车位、6号车位;S2、流程起初第一次入孵时,将第一辆孵化车推入到1号车位;S3、3天后推入第二辆孵化车,原先1号车位的孵化车变为2号车位;S4、4天后推入第三辆孵化车到第1车位,原先处于1号车位和2号车位的孵化车分别位于2号车位和3号车位,此时,将位于3号车位的第一辆孵化车从出口拉出,进行照蛋处理,操作完成后,将第一辆孵化车从巷道孵化机入口推入,推到1号车位的位置,其他孵化车向巷道孵化机出口顺移一个车位;S5、3天后推入第四辆孵化车到第1车位,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此时,将位于4号车位的第二辆孵化车从孵化机出口拉出,进行照蛋处理,操作完成后,将第二辆孵化车从孵化机入口推入,推到1号车位的位置,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S6、4天后推入第五辆孵化车到第1车位,其他孵化车向出口顺移一个车位,此时,将位于5号车位的第三辆孵化车从孵化机出口拉出,进行照蛋处理,操作完成后,将第三辆孵化车从孵化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维强毕慧娟初欢欢丛颖睿于晓岗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