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树木草绳缠绕器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5425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木草绳缠绕器,包括经驱动机构驱动绕树干外周转动的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以缠绕草绳的绕绳柱以及用以草绳穿出的出绳管,所述出绳管经架体上的滚珠丝杆副驱动进行升降运动。该树木草绳缠绕器的结构简单。

A Tree and Grass Rope Winder and Its Wor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木草绳缠绕器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木草绳缠绕器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移栽的树木或者将要面临冬季树木都需要进行一定的保湿和保温。目前实现这种功能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人工将草绳缠绕在所要保护的树木上。但是由于数目过于庞大,缠绕方式繁琐,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树木草绳缠绕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树木草绳缠绕器及其工作方法,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树木草绳缠绕器,包括经驱动机构驱动绕树干外周转动的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以缠绕草绳的绕绳柱以及用以草绳穿出的出绳管,所述出绳管经架体上的滚珠丝杆副驱动进行升降运动。优选的,所述绕绳柱竖直设置且底端经轴承安装在架体上。优选的,所述滚珠丝杆副包括竖直固设在架体上的导杆与丝杆,丝杆上螺接有升降台,升降台上设有导杆穿过的导孔,升降台的一竖直边缘经竖直转轴铰接有一出绳管固定块,出绳管固定在出绳管固定块上,出绳管固定块在出绳管的上下部位对称设有阻尼滚轮,出绳管的上下周部对称开设有用以使阻尼滚轮接触管内草绳的弧形让位缺口。优选的,所述出绳管靠近绕绳柱的端部为喇叭状的开口。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上弧形轨道与下弧形轨道,上弧形轨道包括经铝方管固设在架体上方的连接板,连接板靠近树干的端部固设有三分之一圆环的上圆弧滑块,上圆弧滑块上滑动配合有四分之三圆环的上圆弧滑轨,上圆弧滑轨的横截面形状为“Ω”形,上圆弧滑块的横截面形状为套设在“Ω”形的上圆弧滑轨上的“C”形结构,四分之三圆环的上圆弧滑轨的缺口形成树干的进出通口;所述上圆弧滑轨的内周壁上固设有朝上延伸的四分之三圆环的转接板,转接板的上表面固设有用以抱紧树干的夹钳。优选的,下弧形轨道包括固设在架体靠近树干端部的三分之一圆环的下圆弧滑块,下圆弧滑块上滑动配合有四分之三圆环的下圆弧滑轨,下圆弧滑轨的横截面形状为“Ω”形,下圆弧滑块的横截面形状为套设在“Ω”形的下圆弧滑轨上的“C”形结构,四分之三圆环的下圆弧滑轨的缺口形成树干的进出通口;所述下圆弧滑轨的内周壁上固设有朝下延伸的四分之三圆环的第一滑圈,第一滑圈的缺口与下圆弧滑轨的缺口一样大,第一滑圈的缺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四分之一圆环的第二滑圈,第一滑圈与第二滑圈外径相同,第一滑圈的下表面固设有用以抱紧树干的夹钳。优选的,第二滑圈的两外端面对称固设有插接销,第一滑圈的两内端面对称开设有用以插接销自下往上嵌入的倒180度“J”字形的插接槽;所述架体的下方经与丝杆同轴的转轴连接有端面水平的滚轮,滚轮与第一滑圈、第二滑圈的外周部滚动配合,转轴与丝杆制成一体。优选的,夹钳均包括与转接板的上表面或第一滑圈的下表面固设的基座,基座内部设有“⊥”形的滑道,滑道的纵向段上嵌设有纵向滑块,纵向滑块与安装在基座内的纵向螺杆螺接,纵向螺杆的外端部延伸出基座外部并设有旋转手轮;所述纵向滑块的左右两侧对称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滑道的横向段的左侧、右侧上的横向滑块铰接,横向滑块上分别固设有延伸出基座外部的钳体。一种树木草绳缠绕器的工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安装时先拆下第二滑圈,将上弧形轨道与下弧形轨道的缺口穿过树干,使树干位于上圆弧滑轨、下圆弧滑轨内;(2)旋转上下夹钳的旋转手轮,纵向滑块纵向滑移并经连杆带动两钳体靠拢或远离,靠拢的两钳体夹紧树干,将该树木草绳缠绕器安装在树干上;(3)将绕绳柱上的草绳穿过出绳管并绕在树干上,人工方式固定草绳;(4)转动架体使滚轮在第一滑圈、第二滑圈的外周部滚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升降台升降,由此架体不停的向同一个方向转动,草绳缠绕在树干上。优选的,步骤(4)中,上圆弧滑块始终在上圆弧滑轨上滑动,下圆弧滑块始终在下圆弧滑轨上滑动,由于上圆弧滑块与下圆弧滑块的弧长大于缺口因此不会脱出滑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树木草绳缠绕器的结构简单,通过绕树干外周转动的缠绕器以及升降的出绳管,将草绳缠绕在所要保护的树木上,代替人工缠绕,效率高,省时省力。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三。图4为上弧形轨道的仰视图。图5为下弧形轨道的俯视图。图6为夹钳的构造示意图。图7为出绳管的构造示意图。图8为第二滑圈的拆装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9所示,一种树木草绳缠绕器,包括经驱动机构驱动绕树干1外周转动的架体2,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以缠绕草绳3的绕绳柱4以及用以草绳穿出的出绳管5,所述出绳管经架体上的滚珠丝杆副驱动进行升降运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绕绳柱竖直设置且底端经轴承安装在架体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滚珠丝杆副包括竖直固设在架体上的导杆6与丝杆7,丝杆上螺接有升降台8,升降台上设有导杆穿过的导孔9,升降台的一竖直边缘经竖直转轴铰接有一出绳管固定块10,出绳管固定在出绳管固定块上,出绳管固定块在出绳管的上下部位对称设有阻尼滚轮11,出绳管的上下周部对称开设有用以使阻尼滚轮接触管内草绳的弧形让位缺口1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出绳管靠近绕绳柱的端部为喇叭状的开口。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上弧形轨道与下弧形轨道,上弧形轨道包括经铝方管13固设在架体上方的连接板14,连接板靠近树干的端部固设有三分之一圆环的上圆弧滑块15,上圆弧滑块上滑动配合有四分之三圆环的上圆弧滑轨16,上圆弧滑轨的横截面形状为“Ω”形,上圆弧滑块的横截面形状为套设在“Ω”形的上圆弧滑轨上的“C”形结构,四分之三圆环的上圆弧滑轨的缺口17形成树干的进出通口;所述上圆弧滑轨的内周壁上固设有朝上延伸的四分之三圆环的转接板18,转接板的上表面固设有用以抱紧树干的夹钳1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弧形轨道包括固设在架体靠近树干端部的三分之一圆环的下圆弧滑块20,下圆弧滑块上滑动配合有四分之三圆环的下圆弧滑轨21,下圆弧滑轨的横截面形状为“Ω”形,下圆弧滑块的横截面形状为套设在“Ω”形的下圆弧滑轨上的“C”形结构,四分之三圆环的下圆弧滑轨的缺口形成树干的进出通口;所述下圆弧滑轨的内周壁上固设有朝下延伸的四分之三圆环的第一滑圈22,第一滑圈的缺口与下圆弧滑轨的缺口一样大,第一滑圈的缺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四分之一圆环的第二滑圈23,第一滑圈与第二滑圈外径相同,第一滑圈的下表面固设有用以抱紧树干的夹钳。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滑圈的两外端面对称固设有插接销24,第一滑圈的两内端面对称开设有用以插接销自下往上嵌入的倒180度“J”字形的插接槽25;所述架体的下方经与丝杆同轴的转轴连接有端面水平的滚轮26,滚轮与第一滑圈、第二滑圈的外周部滚动配合,转轴与丝杆制成一体。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夹钳均包括与转接板的上表面或第一滑圈的下表面固设的基座27,基座内部设有“⊥”形的滑道,滑道的纵向段28上嵌设有纵向滑块29,纵向滑块与安装在基座内的纵向螺杆30螺接,纵向螺杆的外端部延伸出基座外部并设有旋转手轮31;所述纵向滑块的左右两侧对称铰接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木草绳缠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经驱动机构驱动绕树干外周转动的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以缠绕草绳的绕绳柱以及用以草绳穿出的出绳管,所述出绳管经架体上的滚珠丝杆副驱动进行升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木草绳缠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经驱动机构驱动绕树干外周转动的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以缠绕草绳的绕绳柱以及用以草绳穿出的出绳管,所述出绳管经架体上的滚珠丝杆副驱动进行升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草绳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绳柱竖直设置且底端经轴承安装在架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草绳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杆副包括竖直固设在架体上的导杆与丝杆,丝杆上螺接有升降台,升降台上设有导杆穿过的导孔,升降台的一竖直边缘经竖直转轴铰接有一出绳管固定块,出绳管固定在出绳管固定块上,出绳管固定块在出绳管的上下部位对称设有阻尼滚轮,出绳管的上下周部对称开设有用以使阻尼滚轮接触管内草绳的弧形让位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草绳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绳管靠近绕绳柱的端部为喇叭状的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草绳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上弧形轨道与下弧形轨道,上弧形轨道包括经铝方管固设在架体上方的连接板,连接板靠近树干的端部固设有三分之一圆环的上圆弧滑块,上圆弧滑块上滑动配合有四分之三圆环的上圆弧滑轨,上圆弧滑轨的横截面形状为“Ω”形,上圆弧滑块的横截面形状为套设在“Ω”形的上圆弧滑轨上的“C”形结构,四分之三圆环的上圆弧滑轨的缺口形成树干的进出通口;所述上圆弧滑轨的内周壁上固设有朝上延伸的四分之三圆环的转接板,转接板的上表面固设有用以抱紧树干的夹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木草绳缠绕器,其特征在于:下弧形轨道包括固设在架体靠近树干端部的三分之一圆环的下圆弧滑块,下圆弧滑块上滑动配合有四分之三圆环的下圆弧滑轨,下圆弧滑轨的横截面形状为“Ω”形,下圆弧滑块的横截面形状为套设在“Ω”形的下圆弧滑轨上的“C”形结构,四分之三圆环的下圆弧滑轨的缺口形成树干的进出通口;所述下圆弧滑轨的内周壁上固设有朝下延伸的四分之三圆环的第一滑圈,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英杰杨仁义董朝乾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