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压式常闭开关,包括:按帽、外壳体、内壳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弹性件。外壳体开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收容孔,内壳体开设有第二容置腔。第一端子部分插设于第一内壳孔中与内壳体活动连接,第一端子部分插设于第一外壳孔中与外壳体连接,第二端子部分插设于第二内壳孔中与内壳体活动连接,第二端子部分插设于第二外壳孔中与外壳体连接。外壳体和内壳体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内壳体设置有第一挤压块,内壳体设置有第二挤压块。当第一端子受第一挤压块的挤压、第二端子受第二挤压块的挤压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抵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插设方式固定,无需包塑处理,按压式常闭开关生产成本低。
A Pressure Type Constant Closed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压式常闭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按压式常闭开关。
技术介绍
按压式开关又称按钮开关,是一种手动且可以自动复位的低压电器。在控制电路中,按压式开关常用于发出启动或停止指令,以控制电磁启动器、接触器、继电器等电气元器件中线圈电流的接通或断开。按照功能结构的划分,按压式开关可分为按压式常闭开关和按压式常开开关。传统的按压式常闭开关为夹仔式结构,其静触片包塑于开关的底座,以使得静触片固定于开关底座。在初始状态时,其动触片受到弹性件的挤压而与静触片相接触,电路为闭合状态。用户通过按压按帽,按帽通过连杆推动动触片,使动触片与静触片分开,此时开关为动作状态,电路为断路状态。传统的按压式常闭开关其弹性件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弹性件长期处于弹性形变的状态下,其恢复弹性形变的能力会变弱,从而导致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不良。并且,传统的按压式常闭开关的静触片的包塑成型效果差会导致静触片与动触片接触不良,而且对静触片包塑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按压式常闭开关。一种按压式常闭开关包括:按帽、外壳体、内壳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弹性件。所述外壳体开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收容孔,所述内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按帽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收容孔中,所述按帽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部分与所述内壳体连接。所述内壳体开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内壳体于所述第二容置腔靠近所述弹性件的部分开设有第一内壳孔以及第二内壳孔,所述外壳体于所述第一容置腔靠近所述弹性件的部分开设有第一外壳孔以及第二外壳孔。所述第一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内壳孔中与所述内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孔中与所述外壳体连接,所述第二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内壳孔中与所述内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孔中与所述外壳体连接。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通过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处的内底面上。所述内壳体于所述第二容置腔朝向所述第一端子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挤压块,所述内壳体于所述第二容置腔朝向所述第二端子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挤压块。当所述第一端子受到所述第一挤压块的挤压、所述第二端子受到所述第二挤压块的挤压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按帽的部分相抵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为韧性材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为导电材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按帽的部位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端子于所述弧形结构处远离所述第二挤压块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挤压块相抵接,所述第二端子于所述弧形结构处远离所述第一挤压块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挤压块相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处的内底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以及弹性件固定槽,所述第一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中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中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弹性件部分插设于所述弹性件固定槽中与所述底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处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卡环,所述内壳体插设与所述限位卡环中与所述限位卡环活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处的内侧壁贴合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帽与所述收容孔相契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的外底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外壳体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处的内底面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与所述内壳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与所述外壳体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帽的顶面呈圆弧面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挤压块和所述第二挤压块的部分截面呈梯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帽包括防水圈,所述防水圈设置于所述按帽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连接处,所述防水圈一端与所述按帽的外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面连接。上述按压式常闭开关在使用过程中,设定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按帽的部分相接触时为所述按压式常闭开关的初始状态。当所述按压式常闭开关为初始状态时,用户按压所述按帽,所述按帽将带动所述内壳体往所述弹性件的方向运动,所述弹性件受到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的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在所述内壳体往所述弹性件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挤压块逐渐远离所述第一端子靠近所述按帽的部分,所述第二挤压块逐渐远离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按帽的部分,所述第一端子受到所述第一挤压块的压力逐渐变小,所述第二端子受到所述第二挤压块的压力逐渐变小。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在不受到外力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按帽的部分不接触。由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为韧性材质,而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为受压状态时相抵接。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由受压状态逐渐转变为不受压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按帽的部分将逐渐分开。设定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按帽的部分不接触时为所述按压式常闭开关的动作状态。所述按压式常闭开关处于动作状态时,当用户不再按压所述按帽,所述弹性件将恢复弹性形变,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内壳体往所述按帽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挤压块和所述第二挤压块将再次挤压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按帽的部分将逐渐靠拢直至两者相接触。最终,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按帽的部分相接触,所述按压式常闭开关又恢复至初始状态。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按压式常闭开关为闭合。在动作状态下,所述按压式常闭开关为断开。所述按压式常闭开关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只在动作状态下产生弹性形变,弹性件不会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弹性件不受压,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接触良好。而且,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通过插设方式固定,无需包塑处理,所述按压式常闭开关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按压式常闭开关在初始状态下的剖视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按压式常闭开关在动作状态下的剖视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按压式常闭开关的部分剖视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按压式常闭开关的剖视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按压式常闭开关的另一剖视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按压式常闭开关的又一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式常闭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帽、外壳体、内壳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弹性件;所述外壳体开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收容孔,所述内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按帽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收容孔中,所述按帽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部分与所述内壳体连接;所述内壳体开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内壳体于所述第二容置腔靠近所述弹性件的部分开设有第一内壳孔以及第二内壳孔,所述外壳体于所述第一容置腔靠近所述弹性件的部分开设有第一外壳孔以及第二外壳孔;所述第一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内壳孔中与所述内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孔中与所述外壳体连接,所述第二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内壳孔中与所述内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孔中与所述外壳体连接;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通过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处的内底面上;所述内壳体于所述第二容置腔朝向所述第一端子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挤压块,所述内壳体于所述第二容置腔朝向所述第二端子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挤压块;当所述第一端子受到所述第一挤压块的挤压、所述第二端子受到所述第二挤压块的挤压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按帽的部分相抵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为韧性材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为导电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式常闭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帽、外壳体、内壳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弹性件;所述外壳体开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收容孔,所述内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按帽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收容孔中,所述按帽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部分与所述内壳体连接;所述内壳体开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内壳体于所述第二容置腔靠近所述弹性件的部分开设有第一内壳孔以及第二内壳孔,所述外壳体于所述第一容置腔靠近所述弹性件的部分开设有第一外壳孔以及第二外壳孔;所述第一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内壳孔中与所述内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孔中与所述外壳体连接,所述第二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内壳孔中与所述内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端子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孔中与所述外壳体连接;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通过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处的内底面上;所述内壳体于所述第二容置腔朝向所述第一端子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挤压块,所述内壳体于所述第二容置腔朝向所述第二端子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挤压块;当所述第一端子受到所述第一挤压块的挤压、所述第二端子受到所述第二挤压块的挤压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按帽的部分相抵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为韧性材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为导电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常闭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按帽的部位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端子于所述弧形结构处远离所述第二挤压块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挤压块相抵接,所述第二端子于所述弧形结构处远离所述第一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宏琪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