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液氮过冷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5039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液氮过冷器装置,涉及冷却器领域,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第一进料端、第二进料端、第二出料端和第二出料,第二壳体的顶端设置有负压装置,第三壳体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顶端设置有搅拌桨,转动杆的底端设置有传动叶片,第二进料端与传动叶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第二进料端的截面的中轴线与转动杆之间存在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过冷效果较低的问题,利用管路系统的压力差作为动力源,可以对装载物料的第三壳体的内部进行搅拌,有效提高物料的过冷效率。

A Negative Pressure Liquid Nitrogen Super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液氮过冷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器
,尤其涉及一种负压液氮过冷器装置。
技术介绍
过冷器是空间环境模拟器液氮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常压过冷器是指过冷器内容器中的液氮为常压状态(外界大气压)。目前,空间环境模拟器内使用的过冷器均为常压过冷器。在单相密闭循环系统中,过冷器承担换热器的角色,从过冷器排出的液氮经过液氮泵后,以一定的压力和流量输送到热沉中,在其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但仍低于其饱和温度。现有的过冷器,结构简单,装有物料的第三壳体置于装有负压液氮的第二壳体的内部,对于第三壳体体积较大的情况,其换热效果并不理想,经常会出现靠近第三壳体侧壁的物料过冷效果较好,而位于第三壳体中部的物料过冷效果较差的情况,过冷效率低,为了保证过冷效果采用多次过冷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过冷效果较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负压液氮过冷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压液氮过冷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料端,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出料端,所述第三壳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进料端,所述第三壳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出料端,所述第一进料端、第一出料端、第二进料端和第二出料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设置有负压装置,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设置有搅拌桨,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设置有传动叶片,所述第二进料端与所述传动叶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所述第二进料端的截面的中轴线与所述转动杆之间存在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隔热部。优选地,所述隔热部为真空绝热板,所述真空绝热板的内部设置有珠光砂。优选地,所述搅拌桨设置有滤孔。优选地,所述搅拌桨的一侧设置有弧面。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采用奥氏体不锈钢S304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用于装载物料的第三壳体的内部竖直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底端设置有传动叶片,物料从第二进料端进入第三壳体,物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带动传动叶片以及与传动叶片固连的转动杆以及转动杆上的搅拌桨转动,对位于第三壳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对物料的过冷效果可以提高30%至60%,有效提高过冷效率。2、本技术依靠管路系统的压力差作为动力源,无需外加驱动装置,在节能环保的同时,保证了装置的整体性,适用于对各种型号的过冷器进行改进。综上,本技术利用管路系统的压力差作为动力源,可以对装载物料的第三壳体的内部进行搅拌,有效提高物料的过冷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负压液氮过冷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负压液氮过冷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负压液氮过冷器装置的第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负压液氮过冷器装置的图3的左视图。图中:1第一壳体、2第一进料端、3第二出料端、4第二进料端、5第一出料端、6第三壳体、7第二壳体、8负压装置、9转动杆、10搅拌桨、11传动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4,一种负压液氮过冷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7和第三壳体6,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壳体7,所述第二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三壳体6,所述第二壳体7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料端2,所述第二壳体7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出料端5,第二壳体7用于装载液氮,液氮通过管道系统从第一进料端2进入第二壳体7,从第一出料端5流出第二壳体7,所述第三壳体6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进料端4,所述第三壳体6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出料端3,第三壳体6用于装载需要过冷的物料,物料通过第二进料端4进入第三壳体6,由于第三壳体6余第二壳体7内的液氮进行热交换,进而对物料进行过冷,然后物料从第二出料端3流出第三壳体6,所述第一进料端2、第一出料端5、第二进料端4和第二出料端3均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侧,所述第二壳体7的顶端设置有负压装置8,负压装置8用于对第二壳体7的内部形成负压,第二壳体7设置有压力器,用于检测第二壳体7内部的压力,所述第三壳体6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顶端设置有搅拌桨10,搅拌桨10用于对位于第三壳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所述转动杆9的底端设置有传动叶片11,传动叶片11利用物料从第二进料端进入第三壳体6内部时产生的动力带动转动杆9以及与转动杆9固连的搅拌桨10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和混合,提高物料与第三壳体6的热传递效率,所述第二进料端4与所述传动叶片1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所述第二进料端4的截面的中轴线与所述转动杆9之间存在距离,进而保证物料从第二进料端4进入第三壳体6的过程中可以带动传动叶片11转动,优选地,第二进料端的中心正对传动叶片的外延,进而可以提高对转动杆9的转动力矩,提高搅拌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隔热部。进一步的,所述隔热部为真空绝热板,所述真空绝热板的内部设置有珠光砂,保证装置的保温效果和隔热性。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10设置有滤孔,用于减小搅拌桨10转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10的一侧设置有弧面,增加搅拌桨10与物料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搅拌效果,提高物料的过冷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7采用奥氏体不锈钢S30408,增加第二壳体7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利用管道系统将液氮通过第一进料端2输入第二壳体7的内部,并通过第一出料端5输出,利用管道系统将物料通过第二进料端4输入第三壳体6的内部,并通过第二出料端3输出,利用负压装置8对第二壳体7进行负压操作,降低位于第二壳体7内部液氮的饱和温度,实现过冷,过程中,传动叶片11利用物料从第二进料端进入第三壳体6内部时产生的动力带动转动杆9以及与转动杆9固连的搅拌桨10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和混合,提高物料与第三壳体6的热传递效率,提高过冷的效果。多次实验结果表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对物料的过冷效果可以提高30%至60%,有效提高过冷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液氮过冷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7)和第三壳体(6),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壳体(7),所述第二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三壳体(6),所述第二壳体(7)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料端(2),所述第二壳体(7)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出料端(5),所述第三壳体(6)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进料端(4),所述第三壳体(6)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出料端(3),所述第一进料端(2)、第一出料端(5)、第二进料端(4)和第二出料端(3)均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侧,所述第二壳体(7)的顶端设置有负压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6)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顶端设置有搅拌桨(10),所述转动杆(9)的底端设置有传动叶片(11),所述第二进料端(4)与所述传动叶片(1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所述第二进料端(4)的截面的中轴线与所述转动杆(9)之间存在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液氮过冷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7)和第三壳体(6),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壳体(7),所述第二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三壳体(6),所述第二壳体(7)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料端(2),所述第二壳体(7)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出料端(5),所述第三壳体(6)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进料端(4),所述第三壳体(6)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出料端(3),所述第一进料端(2)、第一出料端(5)、第二进料端(4)和第二出料端(3)均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侧,所述第二壳体(7)的顶端设置有负压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6)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顶端设置有搅拌桨(10),所述转动杆(9)的底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谷城宏泰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