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冷风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壳体、制冷压缩机、控制箱、冷风机、空分机和冷凝器,所述制冷压缩机通过管道与油分器相连接,且分油器出气口与冷凝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风机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出气口相连接,且冷风机与冷凝器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膨胀阀,所述冷风机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分流器相连接,所述分流器分别与制冷压缩机和空分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整个制冷系统集中于一体,放置在机箱内部,不经能够循环制冷,而且能够通过控制箱自动开启与关闭,解决了现有制冷设备适用性较低的问题。
Cold Air Refrigerant Cycl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风制冷剂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风机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冷风制冷剂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冷风机是生活中常用的设备,冷风机分为家用冷风机和工业用冷风机,它是靠空气通过冷风机内的蒸发排管来冷却管外强制流动的空气,而现有的冷风机体积较大,并不适用于隧道、矿井等小型场合中,导致现有制冷设备适用范围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冷风制冷剂循环系统,解决现有制冷设备适用性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冷风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壳体、制冷压缩机、控制箱、冷风机、空分机和冷凝器,所述制冷压缩机通过管道与油分器相连接,且分油器出气口与冷凝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风机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出气口相连接,且冷风机与冷凝器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膨胀阀,所述冷风机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分流器相连接,所述分流器分别与制冷压缩机和空分机相连接。进一步,所述冷凝器内部设置有蛇形弯管,且蛇形弯管两端均与管道相连接,所述冷凝器右端设有流水循环进出口。进一步,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控制箱,且控制箱为单片机中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进一步,所述制冷压缩机通过电路与控制箱相连接。进一步,所述冷凝器与膨胀阀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为数控阀门,且阀门与控制箱相连接。进一步,所述膨胀阀通过电路与控制箱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整个循环系统集中于机箱内,可直接通过吸收周围空气进行循环制冷,可用于多种不同场合,适用范围较广,且适用性高。2.控制箱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能够通过感应外在空气温度进行自动开启及关闭,不仅节省劳动力,而且能够避免操作人员忘记关机造成资源浪费。3.整个循环系统在管道上设置了多个控制阀门,配合控制箱进行控制,在多次开关下能精确控制冷却剂流量,保证无操作人员下设备的安全性。4.冷凝器内部设置铜制的弯管,通过外部冷却水进行循环冷却,且冷却水制冷后温度差不超过5°,可直接在隧道获取,提高机器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空分机、3-分流器、4-冷风机、5-冷凝器、6-油分器、7-膨胀阀、8-控制箱、9-制冷压缩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图1示出了:冷风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壳体1、制冷压缩机9、控制箱8冷风机4、空分机2和冷凝器5,所述制冷压缩机9通过管道与油分器6相连接,且分油器6出气口与冷凝器5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风机4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5出气口相连接,且冷风机4与冷凝器5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膨胀阀7,所述冷风机4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分流器3相连接,所述分流器3分别与制冷压缩机9和空分机2连接。上述方案中循环系统集中于一个机箱内,其制冷剂由制冷压缩机高温气化,经过油分器6将润滑油分离出,在导入冷凝器5中进行冷却处理,经膨胀阀7将制冷剂灌入冷风机中对空气进行吸热制冷,液化后的制冷剂通过空分机排渣后回到制冷压缩机9中;整个循环系统体积较小,主要用于隧道、矿井工作场合,可直接通过吸收周围空气进行循环制冷,适用范围较广,且适用性高。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冷凝器5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冷凝器5内部设置有蛇形弯管,且蛇形弯管两端均与管道相连接,所述冷凝器5右端设有流水循环进出口。冷凝器5内部设置铜制的弯管,通过外部冷却水进行循环冷却,且冷却水制冷后温度差不超过5°,可直接在隧道获取,提高机器的实用性。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壳体1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控制箱8,且控制箱8为微电脑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温控器。控制箱8内的微电脑温控器采集温度系数,在感应到高温时发出指令,启动制冷压缩机9工作,将制冷剂气化进行循环制冷,并且当温度到底一定下限时自动关闭,不仅节省劳动力,而且能够避免操作人员忘记关机造成资源浪费。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制冷压缩机9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制冷压缩机9通过电路与控制箱8相连接。制冷压缩机9由控制箱8控制,能够自动开关。实施例5: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冷凝器5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冷凝器5与膨胀阀7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为数控阀门,且阀门与控制箱8相连接。整个循环系统在管道上设置了多个控制阀门,配合控制箱8进行控制,在多次开关下能精确控制冷却剂流量,保证无操作人员下设备的安全性。实施例6: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冷凝器5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膨胀阀7通过电路与控制箱相8连接。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冷风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壳体(1)、制冷压缩机(9)、控制箱(8)、冷风机(4)、空分机(2)和冷凝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压缩机(9)通过管道与油分器(6)相连接,且分油器(6)出气口与冷凝器(5)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风机(4)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5)出气口相连接,且冷风机(4)与冷凝器(5)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膨胀阀(7),所述冷风机(4)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分流器(3)相连接,所述分流器(3)分别与制冷压缩机(9)和空分机(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冷风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壳体(1)、制冷压缩机(9)、控制箱(8)、冷风机(4)、空分机(2)和冷凝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压缩机(9)通过管道与油分器(6)相连接,且分油器(6)出气口与冷凝器(5)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风机(4)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5)出气口相连接,且冷风机(4)与冷凝器(5)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膨胀阀(7),所述冷风机(4)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分流器(3)相连接,所述分流器(3)分别与制冷压缩机(9)和空分机(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风制冷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5)内部设置有蛇形弯管,且蛇形弯管两端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生,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凯诺思制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