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81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楼板结构上的安装板;设于所述楼板结构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粘性防水结构,通过所述粘性防水结构粘接固定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楼板结构;固设于混水阀阀体的底部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之上;围绕所述混水阀阀体的底部设置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覆于所述安装板、粘性防水结构、定位座、定位螺栓及螺母的裸露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板,且通过粘性防水结构来固定安装板,使混水阀的安装具有较高的水平定位精度,且不会因长久使用而产生晃动导致漏水,此外,粘性防水结构和密封结构起到较好的防漏水的作用。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Buried Mixing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指一种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埋地式浴缸混水阀安装方法是直接将混水阀底部的安装座通过四个膨胀螺栓固定在结构楼板上。该方法中膨胀螺栓定位精度低,且在紧固过程中容易发生移位,导致混水阀水平和平面定位难度大;此外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混水阀和结构楼板,极易因长久使用产生晃动而形成漏水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定位精度低、长久使用易漏水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楼板结构上的安装板;设于所述楼板结构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粘性防水结构,通过所述粘性防水结构粘接固定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楼板结构;固设于混水阀阀体的底部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之上;围绕所述混水阀阀体的底部设置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覆于所述安装板、粘性防水结构及定位座的裸露的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安装板,且通过粘性防水结构来固定安装板,使混水阀的安装具有较高的水平定位精度,且不会因长久使用而产生晃动导致漏水,此外,粘性防水结构和密封结构起到较好的防漏水的作用。本技术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对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固设有定位螺栓,且所述定位螺栓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并螺合一螺母,从而将所述定位座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之上。本技术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定位螺栓的垫圈,所述垫圈夹设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定位座之间。本技术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楼板结构的顶面形成有一凹部;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凹部内,且所述粘性防水结构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之间。本技术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结构满填于所述凹部,所述密封结构的侧表面为倾斜面且位于所述混水阀阀体的侧面和所述楼板结构的顶面之间。本技术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楼板结构顶面的找平层和覆盖于所述找平层及密封结构顶面的防水层,所述找平层的侧面贴合于所述倾斜面的下部,所述防水层在所述密封结构的倾斜面处弯折并覆盖于所述倾斜面上部的表面,且所述防水层的侧面贴合于所述混水阀阀体的侧面。本技术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通孔,且所述粘性防水结构和所述楼板结构上对应所述通孔开设有膨胀螺栓孔;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穿过所述通孔和膨胀螺栓孔并固定于所述楼板结构的膨胀螺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中定位座固定于安装板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楼板结构;11-凹部;20-安装板;21-粘性防水结构;22-通孔;23-膨胀螺栓;24-定位螺栓;25-垫圈;26-螺母;30-混水阀阀体;31-定位座;32-水管;41-密封结构;411-第一表面;412-第二表面;413-倾斜面;42-找平层;43-防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定位难度大、长久使用易漏水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包括:固设于混水阀阀体30底部的定位座31、形成于楼板结构10顶面的凹部11、置于凹部11内且连接定位座31的安装板20、将安装板20粘接于凹部11底面的粘性防水结构21以及沿混水阀阀体30的底部一圈设置的密封结构41。其中,凹部11的形状及大小适配于安装板20的形状及大小,且凹部11的侧面为斜面,使得凹部11顶部的开口面积大于其底面的面积。较佳地,该凹部11深度为20mm。粘性防水结构21由粘性防水材料凝固形成,较佳地,该粘性防水材料为水不漏。粘性防水结构21覆盖并粘接于安装板20的底面和侧面,使得安装板20嵌入粘性防水结构21的顶部,且粘性防水结构21的底面和侧面分别粘接于凹部11的底面和侧面,从而将安装板20粘接固定与凹部11内。较佳地,凹部11的底面为非平整的面,增大粘性防水结构21与凹部底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粘性防水结构21与凹部底面的粘接强度。通过粘性防水结构21的设置,使得在实现安装板20与楼板结构10固定连接的同时,也使连接处具有较佳的防水性能,且不会因长久使用而产生晃动,解决现有技术的膨胀螺栓因长久使用产生晃动而形成漏水点的问题。结合图1至图3所示,定位座31为正方形的结构,其四个角部处开设有四个安装孔,安装板20的顶面对应安装孔的位置焊接固定有四个定位螺栓24。定位座31连接于安装板20时,将安装孔对准对应的定位螺栓24并将定位座31由上向下置于安装板20之上,使得定位螺栓24穿过对应的安装孔,通过螺母26螺合于定位螺栓24的顶部并使螺母26的底面紧紧抵靠于定位座31的顶面,从而将定位座31安装于安装板20上。通过定位螺栓24的设置确保了定位座31的水平定位,防止定位座31移位。如图1所示,由于定位螺栓24在焊接时会在定位螺栓24的底部形成焊脚,焊脚的直径大于定位螺栓24的直径,而安装孔的内径与定位螺栓24的直径相适配,当定位座31直接置于安装板20之上时,定位座31的底面可能会因为焊脚的存在而不能与安装板20的顶面完全贴合,造成定位座31水平定位精度低的问题。因而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还包括套设于定位螺栓24的垫圈25,该垫圈25的内径大于焊脚的直径,使得垫圈25置于安装板20之上且垫圈25的底面与安装板20的顶面贴合。垫圈25与定位螺栓24一一对应,多个垫圈25的厚度相同。定位座31安装于安装板20上时,定位座31置于垫圈25之上且定位座31的底面与垫圈25的顶面贴合。通过垫圈25的设置确保定位座31与安装板20平行,进而仅需在安装安装板20时保证安装板20的水平度,即可保证定位座31的水平度。而安装板20不同于定位座31,与固定有混水阀阀体30的定位座31相比,由于安装板20在安装时其上表面是一个平坦的面,更便于利用水准尺来调节水平度,因而安装板20水平度调节的精度更高。结合图1至图3所示,安装板20也为正方形结构,四个定位螺栓24分别位于靠近正方形四条边的中点处,使得定位座31与安装板20连接后,安装板20的四个角部裸露在外。安装板20的四个角部处开设有通孔22,较佳地,该通孔22为长圆孔。粘性防水结构21和楼板结构10上对应通孔22开设有膨胀螺栓孔,利用膨胀螺栓23穿过通孔22和膨胀螺栓孔并固定于楼板结构10,从而增加了安装板20与楼板结构10的连接强度,防止安装板20移位。如图1所示,密封结构41围绕混水阀阀体30的底部设置,密封结构41包覆于安装板、粘性防水结构、定位座、定位螺栓、螺母及垫圈的裸露的表面,且密封结构41填充安装板20与定位座31之间的间隙。密封结构41由密封材料凝固而形成,较佳地,该密封材料为水不漏。密封结构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楼板结构上的安装板;设于所述楼板结构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粘性防水结构,通过所述粘性防水结构粘接固定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楼板结构;固设于混水阀阀体的底部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之上;以及围绕所述混水阀阀体的底部设置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覆于所述安装板、粘性防水结构及定位座的裸露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楼板结构上的安装板;设于所述楼板结构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粘性防水结构,通过所述粘性防水结构粘接固定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楼板结构;固设于混水阀阀体的底部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之上;以及围绕所述混水阀阀体的底部设置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覆于所述安装板、粘性防水结构及定位座的裸露的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对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固设有定位螺栓,且所述定位螺栓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并螺合一螺母,从而将所述定位座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之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定位螺栓的垫圈,所述垫圈夹设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定位座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式混水阀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结构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利刘光涛张茂春杨敬东高延圣程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