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十五双肽产品配制与空气接触时间的投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429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十五双肽产品配制与空气接触时间的投料系统,包括主体罐和在线溶氧仪,所述主体罐设有用于减小投料时空气进入主体罐的辅助投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辅助投料装置的控制系统,整个投料过程粉料接触空气时也减少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主体罐内无空气接触机会,就算有一定量氧气,也通过不停氮气置换,也会降低至最低氧气含量,在线溶氧仪显示范围为100‑700ppb之间,氧气含量极低。

A Feeding System for Reducing Air Contact Time in the Preparation of Pentadecapeptid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十五双肽产品配制与空气接触时间的投料系统
本技术属于制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十五双肽产品配制与空气接触时间的投料系统。
技术介绍
在十五双肽产品的配置过程中,其中有项环节是:清洗用于配置药品的药锅,灭菌合格后打注射用水清洗,开始搅拌,投计算称量好重量各种原料,按照规定的时间搅拌,搅拌完成之后降温至规定温度,进行取样,确认所需物质的含量合格之后,用卫生泵打药至主体罐进行罐装,最后罐装完毕,清洗药锅,一个周期结束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在生产各个环节都做了氮气保护,但是在配置的过程和投料时可能会有接触空气氧气时间较久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罐内有空气进入,二是原料投放过程中会带入空气。接触时间越久,氧化风险越大,对药品质量影响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十五双肽产品配制与空气接触时间的投料系统,具有减少投料时进入主体罐的空气含量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少十五双肽产品配制与空气接触时间的投料系统,包括主体罐和在线溶氧仪,所述主体罐设有用于减小投料时空气进入主体罐的辅助投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辅助投料装置的控制系统,所述辅助投料装置包括设于主体罐上的辅助罐,所述辅助罐设有底阀,所述辅助罐设有第一氮气管,所述第一氮气管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氮气管靠近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一侧设有第一气动阀,所述主体罐上设有连接至第一氮气管的第二氮气管,所述第二氮气管上设有第二气动阀,所述主体罐的一侧设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上设有第三气动阀,所述主体罐的上方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主体罐的底部设有连接至第二氮气管的第三氮气管,所述第三氮气管上设有第四气动阀,所述第三氮气管位于第四气动阀的一侧设有第五气动阀。进一步,所述辅助罐设有辅助罐盖。进一步,所述第一氮气管包括软管和硬管,所述软管从辅助罐盖伸出连接硬管。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整个投料过程粉料接触空气时也减少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主体罐内无空气接触机会,就算有一定量氧气,也通过不停氮气置换,也会降低至最低氧气含量,在线溶氧仪显示范围为100-700ppb之间,氧气含量极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控制系统的接线图。附图标记:1、主体罐;2、在线溶氧仪;3、辅助罐;4、底阀;5、第一氮气管;6、第一压力传感器;7、第一气动阀;8、第二氮气管;9、第二气动阀;10、真空管;11、第三气动阀;12、第二压力传感器;13、第三氮气管;14、第四气动阀;15、第五气动阀;16、辅助罐盖。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地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减少十五双肽产品配制与空气接触时间的投料系统,包括主体罐1和在线溶氧仪2,主体罐1设有用于减小投料时空气进入主体罐1的辅助投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辅助投料装置的控制系统。辅助投料装置包括设于主体罐1上的辅助罐3,辅助罐3设有底阀4,辅助罐3设有辅助罐3盖,在本实施例中,辅助罐3与主体罐1之间通过快装卡盘连接。辅助罐3设有第一氮气管5,第一氮气管5包括软管和硬管,软管从辅助罐3盖伸出连接硬管。第一氮气管5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一氮气管5靠近第一压力传感器6的一侧设有第一气动阀7,主体罐1上设有连接至第一氮气管5的第二氮气管8,第二氮气管8上设有第二气动阀9,主体罐1的一侧设有真空管10,真空管10上设有第三气动阀11,主体罐1的上方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2,主体罐1的底部设有连接至第二氮气管8的第三氮气管13,第三氮气管13上设有第四气动阀14,第三氮气管13位于第四气动阀14的一侧设有第五气动阀15。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PLC和EM235模块,PLC的型号为西门子SS7-200C,PLC输入设有三个按钮,分别为置换按钮、放药按钮、停止按钮和灭菌按钮,PLC连接有第一显示灯、第二显示灯、第三显示灯、第四显示灯和第五显示灯,第一显示灯用以表示第一种状态,第二显示灯用以表示第二种状态,第三显示灯用以表示第三种状态,第四显示灯用以表示灭菌状态,第五显示灯用于表示停止状态,EM235模块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2。工作过程:当加入水至规定重量开始,启动磁力搅拌,不管是升温、保温、降温,实现全程氮气保护,当开始时,先手动关闭辅助罐3底阀4门,手动启动置换按钮,延时5s后,第一种状态:主体罐1内空气压强至-0.04MPA时,停止抽真空,自动充氮至压强为0.4MPA时停止充氮,重复以上步骤四次,第四次结束后,主体罐1内是正压。进入第二种状态:抽真空至-0.04MPA后停止,然后向主体罐1内的药液内充氮,主要目的是增加药液内氮气的溶解饱和度来挤压溶解氧气量,在这过程中饱和气体会析出,在主体罐1内产生压力,当主体罐1内压力达到0.1MPA时停止充氮,启动抽真空,当主体罐1内到-0.04MPA时停止抽空,向药液内充氮,主体罐1内压力达到0.1MPA时再启动抽真空空,如此周而复始。当人工在辅助罐3内投满料之后,手动卡主辅助罐3盖之后,启动放药按钮,此时,进入第三种状态,停止第四气动阀14,此时主体罐1内立即抽真空,当主体罐1内压力达到-0.04MPA时停止抽空,此时打开第一气动阀7,向辅助罐3内氮气达0.4MPA后停止,此时手动打开底阀4,当药投进去以后,手动关闭底阀4,按下置换按钮至回第一种状态,延时5s,因为投入的粉料有可能呈粉状态,如果立即抽真空会走。这样又进入第一种循环四次后,再进入第二种循环,如果不再投料后,程序会一直进行第二种循环,当最后结束所有工作时,只需按下停止按钮。需要特别申明的是第一种状态或第二种状态,随时可以通过按放药按钮转入第三种状态,第一、二、三种状态,随时可以通过按放药按钮转入第三种状态,第一、二、三种状态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按停止按钮结束。当然,外部条件:真空小于0.06MPA,压缩空气压力0.4-0.7MPA,氮气压力0.4-0.5MPA,当需要对第二气动阀9及第二氮气管8灭菌时只需要旋转灭菌按钮,当停止时再回旋一下灭菌按钮即可。还有三种状态指示灯,一种是停止指示灯,一种是灭菌灯。整个配制过程都可以出于氮气保护,罐装过程可以处理第二种状态氮气保护。本技术的优势在于:整个投料过程粉料接触空气时也减少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主体罐1内无空气接触机会,就算有一定量氧气,也通过不停氮气置换,也会降低至最低氧气含量,在线溶氧仪2显示范围为100-700ppb之间,氧气含量极低。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十五双肽产品配制与空气接触时间的投料系统,包括主体罐(1)和在线溶氧仪(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罐(1)设有用于减小投料时空气进入主体罐(1)的辅助投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辅助投料装置的控制系统,所述辅助投料装置包括设于主体罐(1)上的辅助罐(3),所述辅助罐(3)设有底阀(4),所述辅助罐(3)设有第一氮气管(5),所述第一氮气管(5)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6),所述第一氮气管(5)靠近第一压力传感器(6)的一侧设有第一气动阀(7),所述主体罐(1)上设有连接至第一氮气管(5)的第二氮气管(8),所述第二氮气管(8)上设有第二气动阀(9),所述主体罐(1)的一侧设有真空管(10),所述真空管(10)上设有第三气动阀(11),所述主体罐(1)的上方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2),所述主体罐(1)的底部设有连接至第二氮气管(8)的第三氮气管(13),所述第三氮气管(13)上设有第四气动阀(14),所述第三氮气管(13)位于第四气动阀(14)的一侧设有第五气动阀(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十五双肽产品配制与空气接触时间的投料系统,包括主体罐(1)和在线溶氧仪(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罐(1)设有用于减小投料时空气进入主体罐(1)的辅助投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辅助投料装置的控制系统,所述辅助投料装置包括设于主体罐(1)上的辅助罐(3),所述辅助罐(3)设有底阀(4),所述辅助罐(3)设有第一氮气管(5),所述第一氮气管(5)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6),所述第一氮气管(5)靠近第一压力传感器(6)的一侧设有第一气动阀(7),所述主体罐(1)上设有连接至第一氮气管(5)的第二氮气管(8),所述第二氮气管(8)上设有第二气动阀(9),所述主体罐(1)的一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作云郭晓英刘文军罗成鑫刘思川谭鸿波葛均友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