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式透药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22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活动式透药治疗仪,底座底部的四角位置分别安装有滚动轮,底座朝向后侧还设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的一对支撑板之间铰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中间部位设有连接柱,连接柱朝上设有的第一连接臂的顶端连接有脚踏板,连接柱朝后侧设有的第二连接臂的末端上套设有防滑套。连接柱的圆柱面上开设有球形凹坑,固定板的限位柱内自内到外依次安装有弹簧和限位球,限位球可抵触凹陷在球形凹坑内,通过用脚踩脚踏板可驱动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一起向下转动,第二连接臂末端的防滑套可抵触在地面上实现制动目的,松开脚踏板后,限位球在弹簧的驱动下可抵触陷在连接柱的球形凹坑内,这样连接柱及转动轴不可自由转动,实现持续制动的作用。

An Active Drug Permeation Therapeutic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式透药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治疗仪器,尤其是一种活动式透药治疗仪。
技术介绍
透药治疗仪可用于颈肩腰腿痛以及骨关节部位急慢性扭伤的镇痛、消炎和骨质增生治疗。透药治疗仪是根据生物电药导理论、仿生学、热敷医学、中医及现代微电脑技术,利用中频技术可把药物定向导入和中频仿生按摩治疗技术相结合,透药治疗仪一般都具备药物导入和中频仿生按摩等多重功效。透药治疗仪包括有医用大型透药治疗仪和家用型透药治疗仪,医用型透药治疗仪的体积较大,不易随便搬动,目前的医用型透药治疗仪多安装有活动的滚动轮,透药治疗仪依靠该滚动轮可进行活动移动,目前的大多滚动轮上未安装锁紧装置,导致滚动轮不可锁紧固定;有些滚动轮上安装有锁紧结构,由于滚轮位于四角位置,用脚锁紧滚动轮时需要用脚踩带有锁紧结构的滚轮,再次活动移动时还需再次用脚逐个打开锁紧结构,这给操作上带来不便。就以上问题,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活动式透药治疗仪,在机壳的底座上设有制动装置,依靠制动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对透药治疗仪进行制动,操作上便捷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活动式透药治疗仪,在机壳的底座上设有制动装置,依靠制动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对透药治疗仪进行制动,操作上便捷可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动式透药治疗仪,包括有机壳和机壳底部的底座,所述机壳的顶部设有把手和显示屏,所述把手靠近机壳的后侧面;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位置分别安装有滚动轮,所述底座朝向后侧还设有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底座后侧面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朝底座后侧延伸有一对支撑板,一对支撑板之间铰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中间部位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朝上设有第一连接臂,所述连接柱朝后侧设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成一定夹角;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顶端连接有脚踏板,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末端上套设有防滑套,第二连接臂朝下转动一定角度后,防滑套可抵触在地面上;所述连接柱的圆柱面上开设有多个沿轴心圆形阵列的球形凹坑;所述固定板朝后侧设有中空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内自内到外依次安装有弹簧和限位球,所述限位球可抵触凹陷在球形凹坑内。进一步的有,所述机壳的前侧面还开设有容纳槽。进一步的有,所述机壳的外壁设有防撞条,所述防撞条围绕固定在机壳的后侧面和两侧面。进一步的有,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的夹角范围在90至120度。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透药治疗仪有机壳和机壳底部的底座,底座底部的四角位置分别安装有滚动轮,底座朝向后侧还设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的一对支撑板之间铰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中间部位设有连接柱,连接柱朝上设有的第一连接臂的顶端连接有脚踏板,连接柱朝后侧设有的第二连接臂的末端上套设有防滑套。连接柱的圆柱面上开设有球形凹坑,固定板的限位柱内自内到外依次安装有弹簧和限位球,限位球可抵触凹陷在球形凹坑内,通过用脚踩脚踏板可驱动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一起向下转动,第二连接臂末端的防滑套可抵触在地面上实现制动目的,松开脚踏板后,限位球在弹簧的驱动下可抵触陷在连接柱的球形凹坑内,这样连接柱及转动轴不可自由转动,实现持续制动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未制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制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壳、2.底座、3.把手、4.显示屏、5.滚动轮、6.固定板、7.支撑板、8.转动轴、9.连接柱、10.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脚踏板、13.防滑套、14.球形凹坑、15.限位柱、16.弹簧、17.限位球、18.容纳槽、19.防撞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活动式透药治疗仪,包括有机壳1和机壳1底部的底座2,所述机壳1的顶部设有把手3和显示屏4,所述把手3靠近机壳1的后侧面;所述底座2底部的四角位置分别安装有滚动轮5,所述底座2朝向后侧还设有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底座2后侧面上的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两侧朝底座2后侧延伸有一对支撑板7,一对支撑板7之间铰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中间部位设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朝上设有第一连接臂10,所述连接柱9朝后侧设有第二连接臂11,所述第一连接臂10与第二连接臂11之间成一定夹角;所述第一连接臂10的顶端连接有脚踏板12,本实施例的脚踏板12为凸弧形踏板,所述第二连接臂11的末端上套设有防滑套13,本实施例的防滑套13的材料为耐磨橡胶,第二连接臂11朝下转动一定角度后,防滑套13可抵触在地面上;所述连接柱9的圆柱面上开设有多个沿轴心圆形阵列的球形凹坑14;所述固定板6朝后侧设有中空的限位柱15,所述限位柱15内自内到外依次安装有弹簧16和限位球17,所述限位球17可抵触凹陷在球形凹坑14内。本实施例的机壳1的前侧面还开设有容纳槽18,该容纳槽18可用来盛放一些辅助配合器材,比如电极导线。本实施例的机壳1的外壁设有防撞条19,所述防撞条19围绕固定在机壳1的后侧面和两侧面。本实施例的防撞条19为弹性塑料件,防撞条19可有效减轻透药治疗仪在摔倒或碰撞时内部零部件的损害。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臂10与第二连接臂11之间的夹角范围在90至120度。这样第二连接臂11在不制动时会呈翘起状态,第二连接臂11的末端离地间隙较大,不会轻易抵触凹坑或凸起的地面。本技术的透药治疗仪有机壳1和机壳1底部的底座2,底座2底部的四角位置分别安装有滚动轮5,底座2朝向后侧还设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的一对支撑板7之间铰接有转动轴8,转动轴8的中间部位设有连接柱9,连接柱9朝上设有的第一连接臂10的顶端连接有脚踏板12,连接柱9朝后侧设有的第二连接臂11的末端上套设有防滑套13。连接柱9的圆柱面上开设有球形凹坑14,固定板6上的限位柱15内自内到外依次安装有弹簧16和限位球17,限位球17可抵触凹陷在球形凹坑14内,通过用脚踩脚踏板12可驱动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臂11一起向下转动,第二连接臂11末端的防滑套13可抵触在地面上实现制动目的,松开脚踏板12后,限位球17在弹簧16的驱动下可抵触陷在连接柱9的球形凹坑14内,这样连接柱9及转动轴8不可自由转动,实现持续制动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动式透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壳(1)和机壳(1)底部的底座(2),所述机壳(1)的顶部设有把手(3)和显示屏(4),所述把手(3)靠近机壳(1)的后侧面;所述底座(2)底部的四角位置分别安装有滚动轮(5),所述底座(2)朝向后侧还设有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底座(2)后侧面上的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两侧朝底座(2)后侧延伸有一对支撑板(7),一对支撑板(7)之间铰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中间部位设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朝上设有第一连接臂(10),所述连接柱(9)朝后侧设有第二连接臂(11),所述第一连接臂(10)与第二连接臂(11)之间成一定夹角;所述第一连接臂(10)的顶端连接有脚踏板(12),所述第二连接臂(11)的末端上套设有防滑套(13),第二连接臂(11)朝下转动一定角度后,防滑套(13)可抵触在地面上;所述连接柱(9)的圆柱面上开设有多个沿轴心圆形阵列的球形凹坑(14);所述固定板(6)朝后侧设有中空的限位柱(15),所述限位柱(15)内自内到外依次安装有弹簧(16)和限位球(17),所述限位球(17)可抵触凹陷在球形凹坑(1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式透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壳(1)和机壳(1)底部的底座(2),所述机壳(1)的顶部设有把手(3)和显示屏(4),所述把手(3)靠近机壳(1)的后侧面;所述底座(2)底部的四角位置分别安装有滚动轮(5),所述底座(2)朝向后侧还设有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底座(2)后侧面上的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两侧朝底座(2)后侧延伸有一对支撑板(7),一对支撑板(7)之间铰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中间部位设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朝上设有第一连接臂(10),所述连接柱(9)朝后侧设有第二连接臂(11),所述第一连接臂(10)与第二连接臂(11)之间成一定夹角;所述第一连接臂(10)的顶端连接有脚踏板(12),所述第二连接臂(11)的末端上套设有防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康宜健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