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透垂直柔纱帘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帘,具体涉及一种可穿透垂直柔纱帘。
技术介绍
传统的垂直柔纱帘的窗帘是整块设计的,用户无法从窗帘帘布中穿过,其次传统的窗帘在拆卸时都是整个拆除的,由于整块窗帘体积较大,拆除不易,传统的窗帘垂地,在开合过程中,帘布与地面反复摩擦,极易造成帘布破损。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方便,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可穿透垂直柔纱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穿透垂直柔纱帘,包括窗帘盒、挂杆、多个独立设置的帘布以及拉绳组件,所述挂杆安装在窗帘盒内,在挂杆上等间距分布着安装块,在每个安装块的内腔都设置有可相对转动的动滑轮,且每个安装块均连接着垂帘挂钩,每个垂帘挂钩的一端与动滑轮可拆卸式的连接,其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着帘布,在每个帘布的底端都设置有垂重片,每个垂重片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轴,在每个连接轴上均设置有滚珠,所述拉绳组件包括制头、垂帘手柄和拉绳,所述制头固定设置在挂杆的一端,且在挂杆的另一端还固定设置着止位板,所述拉绳依次贯穿安装块且与安装块内的动滑轮配合联动,且拉绳的两端均穿过制头伸入垂帘手柄内,并从垂帘手柄引出第一拉绳端头和第二拉绳端头。进一步地,所述窗帘盒由主面板和两侧板组装而成,在主面板的上沿对应设置有一对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处安装有上梁,在所述主面板的下沿设置有第二安装架,所述挂杆安装在该第二安装架上,且挂杆上的制头和止位板均由对应的侧板包裹着。进一步地,每个垂帘挂钩均与对应的动滑轮螺纹连接,且所述垂帘挂钩与动滑轮通过止位销相对限位,在每个动滑轮的中部均开设有槽道,每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透垂直柔纱帘,包括窗帘盒(1)、挂杆(2)、多个独立设置的帘布(3)以及拉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2)安装在窗帘盒(1)内,在挂杆(2)上等间距分布着安装块(5),在每个安装块(5)的内腔都设置有可相对转动的动滑轮(6),且每个安装块(5)均连接着垂帘挂钩(7),每个垂帘挂钩(7)的一端与动滑轮(6)可拆卸式的连接,其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着帘布(3),在每个帘布(3)的底端都设置有垂重片(9),每个垂重片(9)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轴(10),在每个连接轴(10)上均设置有滚珠(11),所述拉绳组件包括制头(4)、垂帘手柄(12)和拉绳(13),所述制头(4)固定设置在挂杆(2)的一端,且在挂杆(2)的另一端还固定设置着止位板(14),所述拉绳(13)依次贯穿安装块(5)且与安装块(5)内的动滑轮(6)配合联动,且拉绳(13)的两端均穿过制头伸入垂帘手柄(12)内,并从垂帘手柄(12)引出第一拉绳端头(23)和第二拉绳端头(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透垂直柔纱帘,包括窗帘盒(1)、挂杆(2)、多个独立设置的帘布(3)以及拉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2)安装在窗帘盒(1)内,在挂杆(2)上等间距分布着安装块(5),在每个安装块(5)的内腔都设置有可相对转动的动滑轮(6),且每个安装块(5)均连接着垂帘挂钩(7),每个垂帘挂钩(7)的一端与动滑轮(6)可拆卸式的连接,其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着帘布(3),在每个帘布(3)的底端都设置有垂重片(9),每个垂重片(9)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轴(10),在每个连接轴(10)上均设置有滚珠(11),所述拉绳组件包括制头(4)、垂帘手柄(12)和拉绳(13),所述制头(4)固定设置在挂杆(2)的一端,且在挂杆(2)的另一端还固定设置着止位板(14),所述拉绳(13)依次贯穿安装块(5)且与安装块(5)内的动滑轮(6)配合联动,且拉绳(13)的两端均穿过制头伸入垂帘手柄(12)内,并从垂帘手柄(12)引出第一拉绳端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晓宇,侯兵方,沈华锋,李坚,朱小芳,张艺,傅海泉,王小兵,江涛,边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大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