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发生装置及X射线摄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373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将X射线管的端子与高电压发生部的端子电性连接的配线体相互接触的X射线发生装置及X射线摄影装置。引导构件(100)具有利用螺钉(105),将本体部(101)、与配设于所述本体部(101)的两侧的一对盖部(102)连结的构成。所述引导构件(100)包含具有绝缘性及耐热性的材料。在本体部(101)上形成有贯通孔(104),所述贯通孔(104)具有比配线体(70)中的嵌合部的最大外径大的内径。另外,在盖部(102)上形成有贯通孔(103),所述贯通孔(103)比配线体中的嵌合部的最大外径小,且比嵌合部中的插口(81)的外径大。

X-ray Generator and X-ray Photograph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X射线发生装置及X射线摄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X射线管、及对所述X射线管赋予高电压的高电压发生部的X射线发生装置,以及使用所述X射线发生装置的X射线摄影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如上所述的X射线发生装置,已知现有具备将高电压发生部与X射线管收纳于同一绝缘油箱内的单箱型高电压箱的构成(参照专利文献1)。图11是如上所述的现有的X射线发生装置的概要图。所述X射线发生装置具有在由框体3与盖体4所构成的腔室内收纳有X射线管1及高电压发生部2的构成。在由框体3与盖体4所构成的腔室内填充有绝缘油。X射线管1具备:玻璃管体15、以及横跨玻璃管体15的内外而配设的多个端子23。另外,在玻璃管体15内配设有灯丝(filament)11、加热器(heater)12、及靶(target)13。此处,灯丝11用以向靶13放射出电子束。从灯丝11放射出的电子束通过与靶13碰撞而产生X射线。所述X射线是从X射线照射部14向X射线管1的外部照射。另外,加热器12也称为吸气器(getter),是为了吸附玻璃管体15内的气体分子而使用。靶13是经由作为单芯线的可挠性电缆27而与高电压发生部2中的端子21连接,由高电压发生部2来赋予用以使电子束加速的正的高电压。可挠性电缆27是由配设于框体3的顶部的支持构件26所支持。另外,与所述灯丝11及加热器12连接的X射线管1中的端子23是经由作为单芯线的可挠性电缆24而与高电压发生部2中的端子22连接。灯丝11是经由所述端子22、可挠性电缆24及端子23,由高电压发生部2来赋予灯丝电流。另外,加热器12是经由所述的端子22、可挠性电缆24及端子23,由高电压发生部2来赋予加热器电流。此外,可挠性电缆24与各端子22、端子23通常进行焊料连接。出于将端子22与端子23的距离设为不产生放电的程度的距离的必要性,所述可挠性电缆24的长度是使用一定的长度以上者。[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764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的现有的X射线发生装置中,为了防止用以将X射线管1中的端子23与高电压发生部中的端子22连接的多个可挠性电缆24相互接触,必须使用独立的保持构件等,将多个可挠性电缆24固定于相互隔离的位置上。另外,如上所述,当采用将可挠性电缆24与各端子22、端子23进行焊料连接的构成时,必须对相互接近的多个端子22、端子23实行焊接作业,作业极其繁琐。另外,当焊接时焊料成为突起状时,产生所述突起部成为放电的起点的问题。因此,考虑将可挠性电缆24与各端子22、端子23进行连接器连接的对策。此时,当使用X射线发生装置时,X射线发生装置是以各种形态来使用,因此为了使可挠性电缆24与各端子22、端子23不脱离,必须采用防脱结构。然而,采用如上所述的防脱结构时,当填充绝缘油来进行溶解空气的排气作业时,产生在连接器部分残留气泡的问题。进而,也考虑利用铆接将可挠性电缆24与各端子22、端子23连接的对策。然而,在利用铆接将可挠性电缆24与各端子22、端子23直接连接的情况下,无法将可挠性电缆24与各端子22、端子23分离。通常,X射线管1在X射线发生装置中为消耗品,故而必须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更换,因此当无法将可挠性电缆24与各端子22、端子23分离时,对X射线管1的更换造成阻碍。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成者,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将X射线管的端子与高电压发生部的端子电性连接的配线体相互接触的X射线发生装置及X射线摄影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X射线管的端子与高电压发生部的端子容易地电性连接,而且可防止配线体从X射线管的端子或高电压发生部的端子上脱离的X射线发生装置及X射线摄影装置。[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为一种X射线发生装置,其包括:X射线管、对所述X射线管赋予高电压的高电压发生部、以及将所述X射线管中的端子与所述高电压发生部中的端子连接的多个配线体,所述X射线发生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配线体不仅分别包含导电部及嵌合部,所述嵌合部与配设于所述导电部的两端的所述X射线管中的端子以及所述高电压发生部中的端子连接,而且包括包含绝缘材料的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形成有多个贯通孔,通过使所述多个配线体分别贯通于所述多个贯通孔中而引导。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X射线发生装置,其中,所述引导构件包含本体部、以及配设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的一对盖部,所述贯通孔的内径在所述本体部中大于所述嵌合部的外径,且在所述一对盖部中小于所述嵌合部的外径。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X射线发生装置,其中,所述配线体中的导电部包含具有刚性的棒状构件。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X射线发生装置,其中,所述配线体中的导电部不仅包含具有柔软性的导电线,而且还包括固定构件,其用以将配设于所述导电线的两端的嵌合部固定于所述本体部的端部。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2至技术方案4中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发生装置,其中,形成于所述引导构件中的贯通孔的端部具有所述引导构件的表面侧大且内部侧变小的锥形形状。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中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发生装置,其中,所述X射线管中的端子及所述高电压发生部中的端子收纳于腔室内,而且将所述腔室内以绝缘油填充。技术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中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发生装置,其中,所述X射线管中的端子及所述高电压发生部中的端子收纳于腔室内,而且将所述腔室内以绝缘气体填充。技术方案8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中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发生装置,其中,所述X射线管中的端子及所述高电压发生部中的端子收纳于腔室内,而且将所述腔室内设为高真空状态。技术方案9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6至技术方案8中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发生装置,其中,所述X射线管包括:配设于所述腔室内的端子、以及从所述腔室向外部突出的靶,而且所述靶与地线连接,所述高电压发生部具有将所述腔室封闭的盖体结构。技术方案10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X射线摄影装置,其使用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9中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发生装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10所述的专利技术,可利用引导构件的作用,来防止将X射线管的端子与高电压发生部的端子电性连接的配线体相互接触。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通过将配线体收纳于引导构件内,可确实地防止配线体相互接触。根据技术方案3及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可将配线体的两端的嵌合部在引导构件中的盖部内固定,因此可将多个配线体中的嵌合部一并地与X射线管中的端子及高电压发生部中的端子嵌合,可将X射线管的端子与高电压发生部的端子容易地电性连接。另外,即便不使用特殊的防脱机构,也可防止配线体从X射线管的端子或者高电压发生部的端子上脱离。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锥部,可将多个配线体中的嵌合部、与X射线管中的端子或者高电压发生部中的端子容易地嵌合。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专利技术,可使X射线射出部接近腔室外部,通过高电压发生部兼为盖体,可使装置构成变得简易,而且可省略用以对X射线管赋予靶电压的配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形态的X射线发生装置的概要图。图2是配线体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X射线发生装置,其包括:X射线管、对所述X射线管赋予高电压的高电压发生部、以及将所述X射线管中的端子与所述高电压发生部中的端子连接的多个配线体,所述X射线发生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配线体不仅分别包含导电部及嵌合部,所述嵌合部与配设于所述导电部的两端的所述X射线管中的端子以及所述高电压发生部中的端子连接;而且包括包含绝缘材料的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形成有多个贯通孔,通过使所述多个配线体分别贯通于所述多个贯通孔中而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23 JP 2018-0086301.一种X射线发生装置,其包括:X射线管、对所述X射线管赋予高电压的高电压发生部、以及将所述X射线管中的端子与所述高电压发生部中的端子连接的多个配线体,所述X射线发生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配线体不仅分别包含导电部及嵌合部,所述嵌合部与配设于所述导电部的两端的所述X射线管中的端子以及所述高电压发生部中的端子连接;而且包括包含绝缘材料的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形成有多个贯通孔,通过使所述多个配线体分别贯通于所述多个贯通孔中而引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发生装置,其中,所述引导构件包含本体部、以及配设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的一对盖部,所述贯通孔的内径在所述本体部中大于所述嵌合部的外径,且在所述一对盖部中小于所述嵌合部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发生装置,其中,所述配线体中的导电部包含具有刚性的棒状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发生装置,其中,所述配线体中的导电部不仅包含具有柔软性的导电线,而且还包括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花文太植木太马场晶子大塚央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