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阳角护角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338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墙体阳角护角条,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包括安装部和插接部,插接部的内侧面垂直于安装部内侧面,插接部上设有45°倾斜的插接槽,插接槽内部设有第一回钩,第二组件包括第一平直部、第二平直部和弧形部,第一平直部垂直于第二平直部,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通过弧形部连接,弧形部内侧固设有与插接槽配合的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回钩扣合的第二回钩,安装部的外侧面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的外侧面与插接部的内侧面共面。该方案可以根据墙体所需的不同厚度的装饰墙砖来灵活调节,以满足对不同厚度装饰墙砖铺贴后对墙体阳角的保护和装饰。

Corner guard strip for wall sunny cor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体阳角护角条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材料,特别是一种墙体阳角护角条。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的墙体阳角部位,由于经常会受到人体或物体的频繁碰撞,需要安装护角条,护角条包含外露的装饰保护条,既可保护墙角不受损伤,又具有装饰效果,但现有的护角条一般均为一体式结构,不能灵活调节,不同厚度的装饰墙砖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护角条,增加了加工、仓储和安装成本,安装使用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阳角护角条,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装饰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如下:墙体阳角护角条,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呈L型,第一组件包括安装部和插接部,安装部水平设置,安装部与装饰墙砖接触的一侧为内侧,安装部靠近墙体的一侧为外侧,插接部设置于安装部一端,插接部远离安装部的一面为外侧面,插接部靠近安装部的一面为内侧面,插接部的内侧面垂直于安装部内侧面,插接部的外侧面呈弧形面,插接部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相对于安装部内侧面呈45°倾斜,插接槽口部位于插接部弧形面上,插接槽内部设有若干第一回钩,第二组件为带转角的装饰条,第二组件包括第一平直部、第二平直部和弧形部,第一平直部垂直于第二平直部,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通过弧形部连接,弧形部内侧固设有与插接槽配合的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回钩扣合的第二回钩,安装部的外侧面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外侧面与装饰墙砖接触,定位凸起的外侧面与插接部的内侧面共面。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一,先施工一面装饰墙砖,将阳角护角条组件一上的固定凸起对应装饰墙砖的拐角放置好固定,再将另一面墙的装饰墙砖与安装部内侧面和插接部内侧面接触压住阳角护角条,待各装饰墙砖与墙体凝固固定后,将组件二上的插接杆对应组件一上的插接槽插入,直至第一平直部内侧面和第二平直部内侧面分别与两垂直的装饰墙砖表面贴合,这时第一回钩和第二回钩相互扣合,阻止组件二脱离组件一,使组件一和组件二固定在一起形成对墙角的保护和装饰作用。二,由于插接槽呈45°角倾斜设置,当插接杆插入插接槽时第一平直部内侧面与安装部内侧面的距离和第二平直部与定位凸起的外侧面的距离相同,可以在两侧墙面上安装厚度相同的装饰墙砖,当插接杆插入插接槽的深度不同时可以使得第一平直部内侧面与安装部内侧面的距离不同,因此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装饰墙砖安装,调节插接杆插入插接槽的深度就可以适配不同厚度的装饰墙砖,因此此方案的墙体羊角护角条具有很强的通用性。进一步,为了加强组件一和组件二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所述插接槽设置为三个,与插接槽配合的插接杆设置为三个。进一步,为了增加护角条与砂浆和装饰墙砖之间的摩擦力,使护角条不易脱落,在安装部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设有破形纹。进一步,为了使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与装饰墙砖之间的过渡光滑美观,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的外侧面设置为弧形面。进一步,为了加强组件一的整体强度,所述安装部、插接部、定位凸起和第一回钩一体成型。进一步,为了加强组件二的整体强度,所述第一平直部、第二平直部、弧形部、插接杆和第二回钩一体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墙角阳角护角条安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安装部11、插接部12、插接槽121、第一回钩122、定位凸起13、第一平直部21、第二平直部22、弧形部23、插接杆24、第二回钩241、第一装饰墙砖31、第二装饰墙砖32、砂浆41、墙体51。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墙体阳角护角条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呈L型,第一组件包括安装部11和插接部12,安装部11水平设置,安装部11与第一装饰墙砖31背面接触的面为内侧面,安装部11靠近墙体51的面为外侧面,安装部11的外侧面与用于粘接装饰墙砖的砂浆41接触,为了增加第一组件与砂浆41和第一装饰墙砖31的摩擦力,在安装部11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的波浪形纹路,插接部12垂直设置于安装部11一端,插接部12远离安装部11的一面为外侧面,插接部12靠近安装部11的一面为内侧面,插接部12的内侧面垂直于安装部11内侧面,插接部12的外侧面呈弧形面,插接部12上设有3个插接槽121,插接槽121相对于安装部11的内侧面呈45°倾斜设置,插接槽121的口部位于插接部12的外侧面上,插接槽121的内部设有若干第一回钩122,安装部11的外侧面设有定位凸起13,定位凸起13的外侧面与第二装饰墙砖32的背面接触,定位凸起13的外侧面与插接部12的内侧面共面设置,为了加强组件一的整体强度,安装部11、插接部12、定位凸起13和第一回钩122一体成型。第二组件为带转角的装饰条,第二组件包括第一平直部21、第二平直部22和弧形部23,第一平直部21垂直于第二平直部22,第一平直部21和第二平直部22通过弧形部23连接,弧形部23内侧固设有与插接槽121配合的插接杆24,插接杆24上设有与第一回钩122扣合的第二回钩241,当插接杆24插入插接槽121至某个位置时,第一平直部21的内侧面与第一装饰墙砖31的外表面贴合、第二平直部22的内侧面与第二装饰墙砖32的外表面贴合,为了使第一平直部21和第二平直部22与装饰墙砖之间的过渡光滑美观,第一平直部21和第二平直部22的外侧面设置为弧形面,为了加强组件二的整体强度,第一平直部21、第二平直部22、弧形部23、插接杆24和第二回钩241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墙体阳角护角条的工作过程和原理为:先将第二装饰墙砖32用砂浆41铺贴在墙体51的一墙面上,将组件一上的定位凸起13对应第二装饰墙砖32的拐角放置好固定,再将墙体51另一墙面上的第一装饰墙砖31与安装部11内侧面和插接部12内侧面接触压住组件一,待各装饰墙砖与墙体51凝固固定后,将组件二上的插接杆24对应组件一上的插接槽121插入,直至第一平直部21内侧面和第二平直部22内侧面分别与第一装饰墙砖31表面和第二装饰墙砖32表面贴合,这时第一回钩122和第二回钩241相互扣合在一起,防止组件二脱离组件一,使组件一和组件二固定在一起形成对墙角的保护和装饰作用。由于插接槽121呈45°角倾斜设置,当插接杆24插入插接槽121时第一平直部21内侧面与安装部11内侧面的距离和第二平直部22内侧面与定位凸起13的外侧面的距离相同,当插接杆24插入插接槽121的深度不同时,可以使得第一平直部21内侧面与安装部11内侧面的距离不同,因此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装饰墙砖的铺贴,调节插接杆24插入插接槽121的深度就可以适配不同厚度的装饰墙砖。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墙体阳角护角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呈L型,第一组件包括安装部和插接部,安装部水平设置,安装部与装饰墙砖接触的一侧为内侧,安装部靠近墙体的一侧为外侧,插接部设置于安装部一端,插接部远离安装部的一面为外侧面,插接部靠近安装部的一面为内侧面,插接部的内侧面垂直于安装部内侧面,插接部的外侧面呈弧形面,插接部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相对于安装部内侧面呈45°倾斜,插接槽口部位于插接部弧形面上,插接槽内部设有若干第一回钩,第二组件为带转角的装饰条,第二组件包括第一平直部、第二平直部和弧形部,第一平直部垂直于第二平直部,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通过弧形部连接,弧形部内侧固设有与插接槽配合的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回钩扣合的第二回钩,安装部的外侧面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外侧面与装饰墙砖接触,定位凸起的外侧面与插接部的内侧面共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墙体阳角护角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呈L型,第一组件包括安装部和插接部,安装部水平设置,安装部与装饰墙砖接触的一侧为内侧,安装部靠近墙体的一侧为外侧,插接部设置于安装部一端,插接部远离安装部的一面为外侧面,插接部靠近安装部的一面为内侧面,插接部的内侧面垂直于安装部内侧面,插接部的外侧面呈弧形面,插接部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相对于安装部内侧面呈45°倾斜,插接槽口部位于插接部弧形面上,插接槽内部设有若干第一回钩,第二组件为带转角的装饰条,第二组件包括第一平直部、第二平直部和弧形部,第一平直部垂直于第二平直部,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通过弧形部连接,弧形部内侧固设有与插接槽配合的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上设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锋马喜春胡学泽郭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