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单元、膜堆反应器、柱式反应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325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单元、膜堆反应器、柱式反应器及其制造方法,过滤单元包括滤膜件及曝气件,滤膜件内设有集水通道,滤膜件为多个,滤膜件围绕曝气件设置或滤膜件设于曝气件两侧,曝气件内设有充气通道,曝气件为可膨胀的弹性件,曝气件上设有多个可变形口,曝气件具有常规状态及充气状态,在常规状态下,可变形口闭合,在充气状态下,曝气件膨胀,可变形口打开。上述过滤单元,当向曝气件内的充气通道充气时,可变形口打开,气体由充气通道通过可变形口进入污水中对滤膜件进行刷洗,当停止向充气通道内充气时,滤膜件恢复到常规状态,可变形口重新闭合,因此无需一直对充气通道充气即可防止污水进入充气通道内并堵塞充气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单元、膜堆反应器、柱式反应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资源再利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单元、膜堆反应器、柱式反应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中国全面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同时,环境污染与之相随,特别是水污染,近年来各种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处理被污染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成为当务之急。而国内现阶段对污水的处理多停留在化学药剂处理或传统沉淀生化处理阶段。其问题是引入新的污染源,处理水质不达标或处理效率较低下。超滤膜或微滤膜做为一种污水处理的有效利器,可有效去除水中浊度,在和生化工艺搭配使用时,显著提高了生化的效率和产水的水质。在膜生物反应器应用中,主要通过曝气的方式擦洗膜丝,防止污水沉程粘滞在膜丝上面而影响产水,但传统的应用中存在曝气效率低下,能耗高和容易堵塞缺点,而且堵塞后非常不容易清理的问题,在应用中经常造成曝气结构报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易堵塞的过滤单元、膜堆反应器、柱式反应器及其制造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过滤单元,包括滤膜件及曝气件,所述滤膜件内设有集水通道,所述滤膜件为多个,所述滤膜件围绕所述曝气件设置或所述滤膜件设于所述曝气件的两侧,所述曝气件内设有充气通道,所述曝气件为可膨胀的弹性件,所述曝气件上设有多个可变形口,所述曝气件具有常规状态及充气状态,在所述常规状态下,所述可变形口闭合,在所述充气状态下,所述曝气件膨胀,所述可变形口打开。上述过滤单元,滤膜件可用于过滤污水,并通过滤膜件内的集水通道将过滤后的水进行收集,曝气件在常规状态下未变形,且可变形口闭合,则污水无法进入曝气件内,也就不会堵塞充气通道,当向曝气件内的充气通道充气时,曝气件可膨胀,此时可变形口打开并与充气通道连通,气体由充气通道通过可变形口进入污水中,由于滤膜件围绕曝气件或滤膜件位于曝气件的两侧,由可变形口喷出的气体可对滤膜件进行刷洗,防止污水沉程粘滞在膜丝上面而影响产水,由于滤膜件为弹性件,当停止向充气通道内充气时,滤膜件恢复到常规状态,可变形口重新闭合,因此无需一直对充气通道充气即可防止污水进入充气通道内并堵塞充气通道,提高了使用寿命,且能耗较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形口为工字型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常规状态下,所述可变形口内相对的两个内壁之间距离为0.1mm~1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曝气件为折扁管或圆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水通道与所述充气通道沿同一方向设置,所述集水通道的前端为第一开口端,所述集水通道的后端为第一封闭端,所述充气通道的前端为第二封闭端,所述充气通道的后端为第二开口端,沿所述第二开口端至所述第二封闭端的方向上,所述可变形口的数量减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水通道的前端及后端沿由上到下的方向设置,所述充气通道的前端及后端沿由上到下的方向设置。一种膜堆反应器,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为至少两组,所述第一安装件内设有输气通道,所述第二安装件内设有净水通道,所述滤膜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所述曝气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所述充气通道与所述输气通道连通,所述净水通道与所述集水通道连通。上述膜堆反应器,可直接放入污水中,通过采用过滤单元,可通过向曝气件的充气通道内充气,使曝气件膨胀,同时可变形口打开并喷气,对曝气件周围的滤膜件进行刷洗,而停止对充气通道充气后,曝气件会恢复至常规状态,可变形口变小并闭合,可防止污水进入充气通道并堵塞充气通道,同时无需一直对充气通道充气,第一安装件内的输气通道可分别对不同过滤单元内的充气通道进行充气,第二安装件内的净水通道可收集不同过滤单元内滤膜件产生的过滤水,过滤效率高,因此上述膜堆反应器的使用效果好,提高了使用寿命,且能耗较低。一种柱式反应器,包括反应壳体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为至少两组,所述过滤单元设于所述反应壳体内。上述柱式反应器,一个反应壳体为一个处理污水的组件,可将污水通过反应壳体内,可通过向曝气件的充气通道内充气,使曝气件膨胀,同时可变形口打开并喷气,对曝气件周围的滤膜件进行刷洗,而停止对充气通道充气后,曝气件会恢复至常规状态,可变形口变小并闭合,可防止污水进入充气通道并堵塞充气通道,同时无需一直对充气通道充气,同时曝气件及滤膜件均位于反应壳体内,可提升曝气效果,因此上述柱式反应器的使用效果好,提高了使用寿命,且能耗较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壳体的两端开口均设有堵头,所述滤膜件、所述曝气件均穿设所述堵头,所述反应壳体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反应壳体内的腔体连通。一种如上述柱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曝气件的前端插入中空管,将所述曝气件的后端插入实心棒,在所述曝气件的两端外均套上固定件并扎紧;将所述曝气件设于多个所述滤膜件之间,使所述滤膜件围绕所述曝气件设置,将所述滤膜件的前端及所述中空管堵孔;将至少两组所述过滤单元装入所述反应壳体内,并将所述反应壳体的两端开口封闭;切掉所述滤膜件及所述中空管内被堵孔的部分;将滤膜件的前端再次堵孔。上述柱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通过上述步骤,使曝气件的开口侧与滤膜件的开口侧相反,则对曝气件充气的位置及利用滤膜件得到过滤水的位置互不干扰,且可变形口通过曝气件的膨胀可向反应壳体内喷气,对滤膜件进行刷洗,且曝气件恢复常规状态后,可变形口变小并闭合,可防止污水进入充气通道并堵塞充气通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滤膜件围绕曝气件设置的过滤单元的斜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膜堆反应器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膜堆反应器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滤膜件位于曝气件两侧的过滤单元的斜视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滤膜件位于曝气件两侧的过滤单元的斜视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柱式反应器的斜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滤膜件,110、第一封闭端,200、曝气件,210、可变形口,310、第一安装件,320、第二安装件,400、反应壳体,410、进水口,420、出水口,500、中空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膜件及曝气件,所述滤膜件内设有集水通道,所述滤膜件为多个,所述滤膜件围绕所述曝气件设置或所述滤膜件设于所述曝气件的两侧,所述曝气件内设有充气通道,所述曝气件为可膨胀的弹性件,所述曝气件上设有多个可变形口,所述曝气件具有常规状态及充气状态,在所述常规状态下,所述可变形口闭合,在所述充气状态下,所述曝气件膨胀,所述可变形口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膜件及曝气件,所述滤膜件内设有集水通道,所述滤膜件为多个,所述滤膜件围绕所述曝气件设置或所述滤膜件设于所述曝气件的两侧,所述曝气件内设有充气通道,所述曝气件为可膨胀的弹性件,所述曝气件上设有多个可变形口,所述曝气件具有常规状态及充气状态,在所述常规状态下,所述可变形口闭合,在所述充气状态下,所述曝气件膨胀,所述可变形口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口为工字型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常规状态下,所述可变形口内相对的两个内壁之间距离为0.1mm~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件为折扁管或圆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通道与所述充气通道沿同一方向设置,所述集水通道的前端为第一开口端,所述集水通道的后端为第一封闭端,所述充气通道的前端为第二封闭端,所述充气通道的后端为第二开口端,沿所述第二开口端至所述第二封闭端的方向上,所述可变形口的数量减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通道的前端及后端沿由上到下的方向设置,所述充气通道的前端及后端沿由上到下的方向设置。7.一种膜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文波冉亦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细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