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柱构造以及车辆侧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3206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前柱构造及车辆侧部构造,车辆用前柱构造具备:柱下部;第一柱骨架部,沿着车辆的前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缘部延伸,且下端部固定于柱下部的上端部;第二柱骨架部,沿着第一柱骨架部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下端部固定于柱下部的上端部;透明构件,架设于第一柱骨架部与第二柱骨架部之间;及载荷传递构件,配置于第一柱骨架部的下端部的车辆下方侧并与柱下部的上部接合,且与第二柱骨架部的下端部接合,载荷传递构件能够向第二柱骨架部传递作用于柱下部的上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的部位的来自车辆前方侧的载荷,第二柱骨架部的上表面配置成与载荷传递构件的上表面连续,并向车辆后上方侧呈直线状地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前柱构造以及车辆侧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前柱构造以及车辆侧部构造。
技术介绍
在车辆用柱中,已知为了确保乘员的视野而设置窗部的构造(参照日本特开2013-112077号公报、日本实开昭63-142276号公报)。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112077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在前柱的上半部形成有窗框,并且在该窗框设置有角窗玻璃。简单来说,在该在先技术中,窗框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的纵边部由前柱上部构成,窗框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后侧的纵边部由副柱构成。并且,前柱上部的上端部以及副柱的上端部与上边梁的梁前部接合,前柱上部的下端部以及副柱的下端部与前柱下部接合。在这样的结构中,乘员能够从角窗玻璃对车辆外侧进行视觉辨识。然而,在上述在先技术的情况下,由于发生前面碰撞时的碰撞载荷会集中在前柱中的构成窗框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的前柱上部,所以需要使前柱上部增粗。并且,在使前柱上部增粗时,遮挡视野的区域会相应地变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即使抑制前柱的构成窗部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的柱骨架部的粗细也能够抑制发生前面碰撞时的前柱的变形的车辆用前柱构造以及车辆侧部构造。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的车辆用前柱构造具有:柱下部,所述柱下部构成前柱的下部;中空柱状的第一柱骨架部,所述中空柱状的第一柱骨架部沿着车辆的前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缘部延伸,且下端部固定于所述柱下部的上端部;中空柱状的第二柱骨架部,所述中空柱状的第二柱骨架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柱骨架部隔开间隔地设置于车辆后方侧,并沿着所述第一柱骨架部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下端部固定于所述柱下部的上端部;透明构件,所述透明构件由透明的材料形成,且架设于所述第一柱骨架部与所述第二柱骨架部之间;以及载荷传递构件,所述载荷传递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柱骨架部的下端部的车辆下方侧并与所述柱下部的上部接合,并且与所述第二柱骨架部的下端部接合,所述载荷传递构件能够向所述第二柱骨架部传递作用于所述柱下部的上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的部位的来自车辆前方侧的载荷,所述第二柱骨架部的上表面被配置成与所述载荷传递构件的上表面连续,并向车辆后上方侧呈直线状地延伸。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第一柱骨架部与第二柱骨架部之间架设有透明构件,所以车厢内的乘员能够从第一柱骨架部与第二柱骨架部之间对车辆外侧进行视觉辨识。另外,在接合于柱下部的上部的载荷传递构件接合有第二柱骨架部的下端部。并且,载荷传递构件能够向第二柱骨架部传递作用于柱下部的上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的部位的来自车辆前方侧的载荷。在此,第二柱骨架部的上表面被配置成与载荷传递构件的上表面连续,并向车辆后上方侧呈直线状地延伸,因此,在发生前面碰撞时从车辆前方侧输入到前柱的载荷的一部分在沿着载荷传递构件的上表面传递之后,向第二柱骨架部的上表面侧高效地传递。综上,由于能够使第二柱骨架部分担在发生前面碰撞时作用于前柱的载荷的一部分,所以即使抑制第一柱骨架部的粗细,也能够抑制发生前面碰撞时的前柱的变形。根据第一形态,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形态的车辆用前柱构造中,所述载荷传递构件具备沿着其上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而呈直线状地延伸的第一上侧棱线,所述第二柱骨架部具备沿着其上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而呈直线状地延伸且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一上侧棱线连续的第二上侧棱线。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柱骨架部中沿着其上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的直线状的第二上侧棱线被配置成与在载荷传递构件中沿着其上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的直线状的第一上侧棱线连续。因此,在发生前面碰撞时从车辆前方侧输入到前柱的载荷的一部分从载荷传递构件的第一上侧棱线沿着第二柱骨架部的第二上侧棱线而进一步高效地传递。根据第一或第二形态,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形态的车辆用前柱构造中,所述柱下部的上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的部位具备沿着车辆上下方向以及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前侧纵壁部,所述载荷传递构件以与所述前侧纵壁部抵靠的状态进行配置,并且构成为包括与所述前侧纵壁部接合的部位。根据上述结构,载荷传递构件以与柱下部的上部的前侧纵壁部抵靠的状态进行配置,并且构成为包括与前侧纵壁部接合的部位,因此,在发生前面碰撞时从车辆前方侧输入到前柱的载荷的一部分从柱下部的前侧纵壁部向载荷传递构件高效地传递。根据第一~第三中任一个形态的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形态的车辆用前柱构造中,所述载荷传递构件的上表面朝向车辆后方侧而向车辆上方侧倾斜。根据上述结构,在发生前面碰撞时从车辆前方侧输入到前柱的载荷的一部分沿着载荷传递构件的上表面而向车辆后上方侧传递。因此,沿着载荷传递构件的上表面传递的载荷向第二柱骨架部的上表面侧进一步高效地传递。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形态的车辆侧部构造具备:前柱,所述前柱应用了第一~第四中任一个形态的车辆用前柱构造;前侧门,所述前侧门在车辆侧部对在前缘侧配置有所述前柱的前门开口部进行开闭;以及腰线加强件,所述腰线加强件设置于所述前侧门的内部且沿着腰线配置,并具备在所述前侧门的关闭状态下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棱线,所述载荷传递构件具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棱线,并且所述第二棱线的后端部被设定在如下位置:能够在所述前侧门的关闭状态下向所述第一棱线的前端部侧传递来自车辆前方侧的载荷。根据上述结构,腰线加强件的第一棱线在前侧门的关闭状态下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载荷传递构件的第二棱线也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此外,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概念中,除了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水平地延伸的情况之外,还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朝向车辆后方侧而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一侧稍许倾斜地延伸的情况。在此,载荷传递构件的第二棱线的后端部被设定在如下位置:能够在前侧门的关闭状态下向腰线加强件的第一棱线的前端部侧传递来自车辆前方侧的载荷。因此,在发生前面碰撞时从车辆前方侧作用于载荷传递构件的载荷的一部分在沿着载荷传递构件的第二棱线传递到该第二棱线的后端部之后,沿着腰线加强件的第一棱线高效地传递。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柱构造以及车辆侧部构造,具有如下优异的效果:即使抑制前柱的构成窗部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的第一柱骨架部的粗细也能够抑制发生前面碰撞时的前柱的变形。附图说明基于以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在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观察的状态下示出应用了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柱构造的车辆侧部构造的车辆侧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2是在从车辆右侧观察的状态下示出应用了图1的车辆侧部构造的车辆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在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斜后方侧观察的状态下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侧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使用图1~图3,对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柱构造的车辆侧部构造进行说明。此外,在这些图中适当地示出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侧,箭头RH表示车辆右方侧。另外,在图1~图3中示出了车辆10的右侧的结构,虽然车辆10的左侧的结构未被图示,但车辆10的左侧的结构为与车辆10的右侧的结构左右对称的结构。(实施方式的结构)在图2中,利用从右侧方侧观察的状态下的侧视图,示出应用了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柱构造的车辆侧部构造的车辆10的一部分。如该图所示,在车辆侧部10A的上部配置有上边梁12,上边梁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前柱构造,其中,所述车辆用前柱构造具有:柱下部,所述柱下部构成前柱的下部;中空柱状的第一柱骨架部,所述中空柱状的第一柱骨架部沿着车辆的前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缘部延伸,且下端部固定于所述柱下部的上端部;中空柱状的第二柱骨架部,所述中空柱状的第二柱骨架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柱骨架部隔开间隔地设置于车辆后方侧,并沿着所述第一柱骨架部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下端部固定于所述柱下部的上端部;透明构件,所述透明构件由透明的材料形成,且架设于所述第一柱骨架部与所述第二柱骨架部之间;以及载荷传递构件,所述载荷传递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柱骨架部的下端部的车辆下方侧并与所述柱下部的上部接合,并且与所述第二柱骨架部的下端部接合,所述载荷传递构件能够向所述第二柱骨架部传递作用于所述柱下部的上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的部位的来自车辆前方侧的载荷,所述第二柱骨架部的上表面被配置成与所述载荷传递构件的上表面连续,并且向车辆后上方侧呈直线状地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22 JP 2018-0081091.一种车辆用前柱构造,其中,所述车辆用前柱构造具有:柱下部,所述柱下部构成前柱的下部;中空柱状的第一柱骨架部,所述中空柱状的第一柱骨架部沿着车辆的前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缘部延伸,且下端部固定于所述柱下部的上端部;中空柱状的第二柱骨架部,所述中空柱状的第二柱骨架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柱骨架部隔开间隔地设置于车辆后方侧,并沿着所述第一柱骨架部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下端部固定于所述柱下部的上端部;透明构件,所述透明构件由透明的材料形成,且架设于所述第一柱骨架部与所述第二柱骨架部之间;以及载荷传递构件,所述载荷传递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柱骨架部的下端部的车辆下方侧并与所述柱下部的上部接合,并且与所述第二柱骨架部的下端部接合,所述载荷传递构件能够向所述第二柱骨架部传递作用于所述柱下部的上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的部位的来自车辆前方侧的载荷,所述第二柱骨架部的上表面被配置成与所述载荷传递构件的上表面连续,并且向车辆后上方侧呈直线状地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柱构造,其中,所述载荷传递构件具备沿着所述载荷传递构件的上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浦拓耶坂部元哉古川和树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