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机械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314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机械加工方法,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加工时,当确定外型面未全部加工到位时,通过计算确定第一加工余量,在后续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及精加工工序中,X方向正常对刀,保持刀补不变,Z方向补刀或退刀第一加工余量进行调整加工,该方法命名为定X调Z法,是将外型面余量初步确定的情况下,根据零件型面锥度,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将得到的X方向余量,统一换算成Z方向需要调整加工的余量,加工中只需保持径向点位不变,对Z方向进行调整余量加工,以方便加工过程中的尺寸控制,无需测具的辅助即可准确计算出余量,不会出现加工后尺寸与理论要求尺寸偏离现象。

Mechanical Processing Method for Spinning Blank of Aeronautica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机械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
,特别地,涉及一种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机械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机加毛坯由锻件改为旋压件之后,加工余量大大减少,为后续加工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旋压件毛坯受其成型工艺的限制,其轴向、径向毛坯基准浮动不定,尺寸波动较大,余量不均匀。如何高效确定加工余量,成为加工该类零件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加工方法是采用多道普车工序反复车削零件内外型面,辅助夹具测算加工余量,精车内外型面及安装边切断。此种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普车工序反复车削增加了工序内容,延长了加工周期,不满足高速切削加工要求;(2)普车工序反复车削,加工质量为人工控制,不能保证加工后零件内外型面余量足够均匀;(3)零件型面与理论尺寸的差异,导致辅助测具与零件型面不完全匹配,测算出的点位尺寸不准确,计算出的余量不准确,导致零件经常因加工不起而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机械加工方法,以解决旋压件毛坯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余量不均匀、加工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机械加工方法,根据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和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理论尺寸,推算出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内型面和外型面的理论单边余量A,并按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理论尺寸进行数控编程加工,包括以下步骤:S1、找正装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外型面进行第一步粗加工,去除粗加工余量,并判断是否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进行第二步外型面粗加工,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3;S2、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外型面进行第二步粗加工,保持X方向正常对刀,Z方向补刀第一加工余量Z,其中X方向为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径向,Z方向为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轴向;S3、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内型面进行粗加工,去除粗加工余量,若外型面有未加工到位部分,则在Z方向退刀所述第一加工余量Z进行加工,X方向正常对刀,完成粗加工;S4、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外型面进行半精加工,去除半精加工余量,若外型面有未加工到位部分,则在Z方向补刀所述第一加工余量Z,X方向正常对刀,完成半精加工;S5、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分别进行内型面、外型面的精加工,去除剩余的精加工余量。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是否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进行第二步外型面粗加工包括:若外型面全部加工到位,则按理论单边余量跳至步骤S3,之后所有加工步骤无需进刀补或退刀补;若外型面有未加工到位的部分,则进入步骤S2,确定未加工到位区域的深度Δd,换算成Z方向的第一加工余量Z=Δd/tanα,其中α为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外型面锥度。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未加工到位区域的深度Δd包括以下步骤:沿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轴向选取外型面上未加工到位区域均布的n个位置点,在机床上打表检查所述n个位置点的整圈跳动值,分别记录为B1、B2、…、Bn,确定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未加工到位区域的深度Δd包括以下步骤:沿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轴向选取外型面上未加工到位区域均布的3个位置点,在机床上打表检查所述3个位置点的整圈跳动值,分别记录为B1、B2、B3,确定进一步地,所述理论单边余量A不大于3mm。进一步地,步骤S1和步骤S3中,所述粗加工余量为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半精加工余量为其中d为剩余的精加工余量。进一步地,所述剩余的精加工余量d为0.05~0.15mm。进一步地,所述找正装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具体步骤为:将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装夹在数控机床上,百分表打表找正,用百分表打表测量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基准圆整圈跳动,跳动值不大于使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中心与数控机床的回转中心一致。进一步地,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包括形状规则的旋压件和形状不规则的旋压件。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加工时,当确定外型面未全部加工到位时,通过计算确定第一加工余量,在后续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及精加工工序中,X方向正常对刀,保持刀补不变,Z方向补刀或退刀第一加工余量,该方法命名为定X调Z法,是将外型面余量初步确定的情况下,根据零件型面锥度,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将得到的X方向余量,统一换算成Z方向需要调整加工的余量,加工中只需保持径向点位不变,对Z方向进行调整余量加工,以方便加工过程中的尺寸控制,无需测具的辅助即可准确计算出余量,不会出现加工后尺寸与理论要求尺寸偏离现象。本专利技术的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加工方法取消了传统普车工序对回转类旋压件毛坯的加工,有效缩短了加工周期,减小人为干预程度,提高了数控化率;利用定X调Z法完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工序,精确测算加工余量,摆脱了对传统辅助测具的使用,避免了辅助测具与零件型面不匹配、测算出的点位尺寸不准确、计算出的余量不准确的问题,降低了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余量不均匀、效率低下问题,从而保证了零件加工质量,并且提高了加工效率。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加工方法的加工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加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加工方法的加工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加工方法,根据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和航空零部件旋压件零件的理论尺寸,推算出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内型面和外型面的理论单边余量A,理论单边余量A为旋压件毛坯与旋压件零件的尺寸差值,并按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理论尺寸编制数控程序,包括以下步骤:S1、找正装夹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对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外型面进行第一步粗加工,去除粗加工余量,并判断是否对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进行第二步外型面粗加工,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3;S2、对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外型面进行第二步粗加工,保持X方向正常对刀,Z方向补刀第一加工余量Z,其中X方向为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径向,Z方向为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轴向;S3、对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内型面进行粗加工,去除粗加工余量,若外型面有未加工到位部分,则在Z方向退刀第一加工余量Z进行加工,X方向正常对刀,完成粗加工;S4、对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外型面进行半精加工,去除半精加工余量,若外型面有未加工到位部分,则在Z方向补刀第一加工余量Z,X方向正常对刀,完成半精加工;S5、对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分别进行内型面、外型面的精加工,去除剩余的精加工余量。本实施例的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加工时,先判断是否对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进行第二步外型面粗加工,当确定外型面未全部加工到位时,通过计算确定一第一加工余量,在后续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及精加工工序中,X方向正常对刀,保持刀补不变,Z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机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和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理论尺寸,推算出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内型面和外型面的理论单边余量A,并按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理论尺寸进行数控编程加工,包括以下步骤:S1、找正装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外型面进行第一步粗加工,去除粗加工余量,并判断是否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进行第二步外型面粗加工,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3;S2、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外型面进行第二步粗加工,保持X方向正常对刀,Z方向补刀第一加工余量Z,其中X方向为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径向,Z方向为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轴向;S3、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内型面进行粗加工,去除粗加工余量,若外型面有未加工到位部分,则在Z方向退刀所述第一加工余量Z进行加工,X方向正常对刀,完成粗加工;S4、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外型面进行半精加工,去除半精加工余量,若外型面有未加工到位部分,则在Z方向补刀所述第一加工余量Z,X方向正常对刀,完成半精加工;S5、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分别进行内型面、外型面的精加工,去除剩余的精加工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机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和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理论尺寸,推算出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内型面和外型面的理论单边余量A,并按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理论尺寸进行数控编程加工,包括以下步骤:S1、找正装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外型面进行第一步粗加工,去除粗加工余量,并判断是否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进行第二步外型面粗加工,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3;S2、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外型面进行第二步粗加工,保持X方向正常对刀,Z方向补刀第一加工余量Z,其中X方向为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径向,Z方向为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轴向;S3、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内型面进行粗加工,去除粗加工余量,若外型面有未加工到位部分,则在Z方向退刀所述第一加工余量Z进行加工,X方向正常对刀,完成粗加工;S4、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的外型面进行半精加工,去除半精加工余量,若外型面有未加工到位部分,则在Z方向补刀所述第一加工余量Z,X方向正常对刀,完成半精加工;S5、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分别进行内型面、外型面的精加工,去除剩余的精加工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机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对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毛坯进行第二步外型面粗加工包括:若外型面全部加工到位,则按理论单边余量跳至步骤S3,之后所有加工步骤无需进刀补或退刀补;若外型面有未加工到位的部分,则进入步骤S2,确定未加工到位区域的深度Δd,换算成Z方向的第一加工余量Z=Δd/tanα,其中α为所述航空零部件旋压件的外型面锥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丹丹赵宇平柏慧蒋绍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