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式VR教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72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装式VR教学设备,包括吊顶壳,吊顶壳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纵向的第一直线无杆电缸和第二直线无杆电缸的缸体部分,水平梁底部固定有VR数据无线发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中,增加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VR数据无线发射装置底部发射无线信号,第一直线无杆电缸和第二直线无杆电缸控制VR数据无线发射装置下降,铰轴转动,反射板穿过导筒,反射板打开的角度增加;若第一直线无杆电缸和第二直线无杆电缸断电失去牵引力,系列套筒内部缓缓进气展开,避免VR数据无线发射装置自由落体下坠导致内部结构损坏。

A Lifting VR Teach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装式VR教学设备
本技术涉及VR教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装式VR教学设备。
技术介绍
VR教学在利用3D技术制作出的学习资源更加生动逼真,有利于情境渲染、模拟仿真。VR教学的学习资源如3D动画、视频、模型等多样化的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大大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认知。VR教学虚拟现实技术给人带来较好的真实感,计算机图形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真实感显示技术,利用计算机、物理、数学等学科知识在相关设备上生成真实感的图形,将传统课堂中某些不利于理解的内容,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形象表现出来,让学习者更好地领悟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点。相比传统视频,VR需要更大、更清晰的画面,根据华为iLab实验室的严密计算、分析和测试,只有全画面24K分辨率的VR才能达到超高清电视的体验效果。当然,VR画质提升也是分阶段达成的,首先就是VR前期,全画面分辨率4K或更低,需要约25Mbps的带宽;第二个阶段是入门阶段,全画面分辨率8K,需要约100Mbps的带宽;第三个阶段就是高级阶段,全画面分辨率12K,帧率也提升到60fps,需要约400Mbps的带宽;最后就是极致阶段,全画面分辨率24K或更高,3D模式成为主流,需要至少1Gbps的带宽才能保障体验。传统方式使用有线方式进行传输,因此能够保证1Gbps以上的传输速度,但是在VR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师内众多学生,全部使用有线方式进行传输会影响教学,因此需要无线方式传输VR数据。在专利号为CN206164742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实时3DVR视频采集、传输及显示装置,由多个部分组成,所述实时3DVR视频采集、传输及显示装置包括:视频采集系统⑴、图像处理系统⑵、无线高清图像发射系统(3)和无线高清图像接收及显示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采集系统(I)包括:高清相机(1-1)、云台(1-2)和控制总线接口(1-3),其中,高清相机(1-1)安装在云台(1-2)上,并通过高清相机(1-1)上的HDMI输出接口将视频采集系统(I)的信号发送至图像处理系统(2),所述图像处理系统⑵包括:HDMI解码器(2-1)、内存控制器(2-2)、图像处理模块(2_3)和HDMI编码器(2-4),其中,从高清相机(1-1)上的HDMI输出接口传出的信号进入到HDMI解码器(2-1)中,并通过内存控制器(2-2)控制DDR连接到图像处理模块(2-3),图像处理模块(2_3)在完成高清相机视频时序同步处理算法和3D视频配准计算及VR视频合成算法后,将处理后的视频数据经HDMI编码器(2-4)完成编码,并将图像处理系统(2)的信号发送至无线高清图像发射系统⑶,所述无线高清图像发射系统⑶包括:HDMI输入接口(3-1)、发射天线(3-2)和云台控制输出接口(3-3),其中,HDMI输入接口(3-1)接收图像处理系统(2)的信号,通过发射天线(3-2)将信号发送至无线高清图像接收及显示系统⑷,并将无线高清图像接收及显示系统⑷反馈来的信号通过云台控制输出接口(3-3)传输至视频采集系统⑴中的控制总线接口(1-3),以使云台(1-2)带动高清相机(1-1)做出相应的运动,所述无线高清图像接收及显示系统⑷包括:接收天线(4-1)、云台控制输入接口(4-2)、有线高清输出(4-3)、显示器(4-4)、无线高清输出(4-5)、手机(4-6)和VR眼镜(4_7),其中,接收天线(4_1)将无线高清图像发射系统⑶的信号接收,通过有线高清输出(4-3)输送到显示器(4-4),通过无线高清输出(4-5)输送到手机(4-6)和VR眼镜(4-7),再将手机(4_6)或VR眼镜(4_7)当前的姿态参数反馈给云台控制输入接口(4-2),并最终传输给视频采集系统⑴中的云台(1-2)。上述方案中,采用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传输VR数据,其实有线传输采用HDMI线材,目前HDMI2.1支持最大48Gbps的传输带宽,满足VR数据的实时传输,但是无线模式为了达到流畅传输,只能采用毫米波进行传输才能达到1Gbps以上的传输速度,但是由于毫米波在大气中传播衰减严重,而且容易被教室内物体吸收,因此基本上只能以直线方式无阻碍传播,普通的无线方式多点VR数据传送会导致部分用户数据接收缺失,重发延迟导致卡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吊装式VR教学设备及传输显示方法,在部分用户数据接收缺失,重发延迟导致卡顿的情况下保证用户流畅观看不缺失主要教学内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吊装式VR教学设备,包括吊顶壳,吊顶壳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纵向的第一直线无杆电缸和第二直线无杆电缸的缸体部分,第一直线无杆电缸和第二直线无杆电缸滑动部分分别固定在水平梁的两端,水平梁底部固定有VR数据无线发射装置,吊顶壳底部两端设置有铰轴的一端,铰轴另一端活动贯穿有反射板,反射板顶部铰接于VR数据无线发射装置两侧,反射板与铰轴活动端固定的导筒相互活动套接;所述吊顶壳顶部内壁与水平梁之间设置有坠落缓冲器,所述坠落缓冲器包括连续插接的系列套筒,系列套筒底端插接有与水平梁固定的伸缩轴,相邻系列套筒之间连接有防脱落线,系列套筒的顶端侧壁连通有溢流机构,若第一直线无杆电缸和第二直线无杆电缸断电失去牵引力,系列套筒内部缓缓进气展开,避免VR数据无线发射装置自由落体下坠导致内部结构损坏。进一步地,所述溢流机构设置有通过耐压管与系列套筒的顶端侧壁连通的耐压壳,耐压壳顶端为半球形中底部为筒形,耐压壳内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底部固定有与耐压壳底部螺接的螺杆,螺杆底部设置有手柄,滑动块顶部铰接有弧面为四分之一球形的第一密封块和第二密封块,耐压管与耐压壳连通处位于第一密封块上方,第二密封块上方的耐压壳开设有溢流孔,第一密封块和第二密封块弧面侧的弧度等于耐压壳顶端内壁弧度,第一密封块和第二密封块纵向侧壁相互抵接有弹性件,调整溢流机构中的手柄,向下旋出滑动块即可增加溢流的速度;由于第一密封块和第二密封块弧面侧的弧度等于耐压壳顶端内壁弧度,弹性件不会压迫密封块倾斜堵塞耐压管与溢流孔,调整手柄将密封块升至顶端,由于弹性件的压迫应力,起到辅助密封的作用。装置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无线传输:服务器端资源库将VR视频数据传送至VR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端资源库通过VR数据无线发射装置以无线方式将VR视频数据传送至VR接收设备;若VR接收设备未成功接收VR数据,则执行以下步骤:步骤S1:将未成功发送数据写入缓存;步骤S2:预判重发数据需要的时间(t0);步骤S3:将未发送数据以及预判重发数据需要的时间内新数据进行压缩;步骤S4:将压缩之后数据发送至接收设备,发送不成功则返回步骤S1重复执行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1:判断VR数据中画面静止(Image)与音频(Voice)静默部分;步骤S3.2:将画面静止(P-image)与音频静默(P-voice)的重叠部分删除;步骤S3.3:删除之后的VR数据(D-vrdata)成为压缩VR数据。进一步地,在步骤S3.3中,若删除之后的VR数据(D-vrdata)在预判重发数据需要的时间(t0)发送小于传输带宽,则执行步骤3.4:将删除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装式VR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壳(1),吊顶壳(1)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纵向的第一直线无杆电缸(2)和第二直线无杆电缸(3)的缸体部分,第一直线无杆电缸(2)和第二直线无杆电缸(3)滑动部分分别固定在水平梁(4)的两端,水平梁(4)底部固定有VR数据无线发射装置(5),吊顶壳(1)底部两端设置有铰轴(6)的一端,铰轴(6)另一端活动贯穿有反射板(8),反射板(8)顶部铰接于VR数据无线发射装置(5)两侧,反射板(8)与铰轴(6)活动端固定的导筒(7)相互活动套接;所述吊顶壳(1)顶部内壁与水平梁(4)之间设置有坠落缓冲器(9),所述坠落缓冲器(9)包括连续插接的系列套筒(91),系列套筒(91)底端插接有与水平梁(4)固定的伸缩轴(93),相邻系列套筒(91)之间连接有防脱落线(92),系列套筒(91)的顶端侧壁连通有溢流机构(9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式VR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壳(1),吊顶壳(1)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纵向的第一直线无杆电缸(2)和第二直线无杆电缸(3)的缸体部分,第一直线无杆电缸(2)和第二直线无杆电缸(3)滑动部分分别固定在水平梁(4)的两端,水平梁(4)底部固定有VR数据无线发射装置(5),吊顶壳(1)底部两端设置有铰轴(6)的一端,铰轴(6)另一端活动贯穿有反射板(8),反射板(8)顶部铰接于VR数据无线发射装置(5)两侧,反射板(8)与铰轴(6)活动端固定的导筒(7)相互活动套接;所述吊顶壳(1)顶部内壁与水平梁(4)之间设置有坠落缓冲器(9),所述坠落缓冲器(9)包括连续插接的系列套筒(91),系列套筒(91)底端插接有与水平梁(4)固定的伸缩轴(93),相邻系列套筒(91)之间连接有防脱落线(92),系列套筒(91)的顶端侧壁连通有溢流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典谢东王琦廖治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加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