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排线线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64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排线线槽结构,包括底板、分线机构和盖板,所述底板呈U形结构且内部设有排线槽,所述排线槽的内壁设有分线机构,所述分线机构包括分线架、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所述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分别固定连接在排线槽内壁的两侧,所述右固定座的表面设有转动连接的分线架,所述分线架的自由端与左固定座扣合连接,所述底板的边缘设有向外翻卷的第一缘口,所述盖板位于底板的表面,所述盖板的边缘处设有向内翻卷的第二缘口,所述第二缘口与第一缘口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排线槽内设有纵向分布的分线机构,便于对排线槽内的大量光纤进行逐个分离并进行分层,便于维修人员对光纤进行检查和维修,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An Optical Fiber Arrangement Groov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排线线槽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纤安装结构
,具体为一种光纤排线线槽结构。
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传输介质,在光纤通讯中常使用光纤作为传导介质,用于对光信号的传输,而光纤在排线的过程中常用到排线线槽,用于对光纤的保护和集中。目前,市场中用于对光纤排线的线槽大多结构简单,将大量的光纤堆放在排线槽内,容易使光纤缠绕在一起,给维修人员的检修工作带来麻烦,加大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且现有的一些分线装置容易使光纤总线挤压,不方便对内部的光纤取出和更换。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排线线槽结构,通过在排线槽内设有纵向分布的分线机构,便于对排线槽内的大量光纤进行逐个分离并进行分层,便于维修人员对光纤进行检查和维修,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排线线槽结构,包括底板、分线机构和盖板,所述底板呈U形结构且内部设有排线槽,所述排线槽的内壁设有分线机构,所述分线机构包括分线架、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所述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分别固定连接在排线槽内壁的两侧,所述右固定座的表面设有转动连接的分线架,所述分线架的自由端与左固定座扣合连接,所述底板的边缘设有向外翻卷的第一缘口,所述盖板位于底板的表面,所述盖板的边缘处设有向内翻卷的第二缘口,所述第二缘口与第一缘口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分线机构呈纵向均匀分布在排线槽的内壁,所述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相对分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分线架与右固定座的连接处设有转动销钉,所述转动销钉贯穿右固定座和分线架且与分线架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分线架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分线槽,所述分线架自由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固定座的表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表面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与凸点扣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排线槽内设有纵向分布的分线机构,便于对排线槽内的大量光纤进行逐个分离并进行分层,便于维修人员对光纤进行检查和维修,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通过在排线槽的内壁设有活动连接的分线架,便于逐层安装光纤,提高光纤安装的方便性,通过在分线架的底部设有凸点,配合固定槽表面的盲孔,提高分线架受重后与左固定座的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光纤排线线槽结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光纤排线线槽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分线机构-2,盖板-3,排线槽-4,分线架-5,左固定座-6,右固定座-7,第一缘口-8,第二缘口-9,转动销钉-10,分线槽-11,凸点-12,固定槽-13,盲孔-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纤排线线槽结构,包括底板1、分线机构2和盖板3,所述底板1呈U形结构且内部设有排线槽4,所述排线槽4的内壁设有分线机构2,所述分线机构2包括分线架5、左固定座6和右固定座7,所述左固定座6和右固定座7分别固定连接在排线槽4内壁的两侧,所述右固定座7的表面设有转动连接的分线架5,所述分线架5的自由端与左固定座6扣合连接,通过在排线槽4的内壁设有活动连接的分线架5,便于逐层安装光纤,提高光纤安装的方便性,所述底板1的边缘设有向外翻卷的第一缘口8,所述盖板3位于底板1的表面,所述盖板3的边缘处设有向内翻卷的第二缘口9,所述第二缘口9与第一缘口8滑动连接。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2所示:所述分线机构2呈纵向均匀分布在排线槽4的内壁,所述左固定座6和右固定座7相对分布,通过使分线机构2呈纵向均匀分布在排线槽4的内壁,便于对光纤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方便对光纤进行整理,提高对光纤检修的方便性。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2所示:所述分线架5与右固定座7的连接处设有转动销钉10,所述转动销钉10贯穿右固定座7和分线架5且与分线架5固定连接,通过使用转动销钉10对分线架5和右固定座7进行连接,方便使分线架5在右固定座7的表面转动。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分线架5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分线槽11,所述分线架5自由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点12,通过在分线架5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分线槽11,便于对光纤进行逐个分隔,方便对光纤进行整理,便于维修人员快速对光纤进行检查和维修。具体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左固定座6的表面设有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的表面开设有盲孔14,所述盲孔14与凸点12扣合连接,通过在固定槽13的表面开设有盲孔14,方便与分线架5底部的凸点12进行配合,提高分线架5与左固定座6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的底板-1、分线机构-2、盖板-3、排线槽-4、分线架-5、左固定座-6、右固定座-7、第一缘口-8、第二缘口-9、转动销钉-10、分线槽-11、凸点-12、固定槽-13、盲孔-1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通过在排线槽4内设有纵向分布的分线机构2,便于对排线槽4内的大量光纤进行逐个分离并进行分层,便于维修人员对光纤进行检查和维修,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分线架5转动至排线槽4的内壁表面,然后将光纤放置在排线槽4内,并将光纤逐个安装到底层的分线槽11内,待底层的分线槽11表面安装完成后,转动上一层的分线架5,将分线架5的自由端放置在左固定座6表面的固定槽13内,在该分线架5的表面依次放置光纤,分线架5受重后其底部的凸点12嵌入固定槽13表面的盲孔14内,提高固定架与左固定座6的连接稳定性,光纤安装完成后,将盖板3放置在底板1的表面,并将第二缘口9与第一缘口8扣合,滑动盖板3盖实即可。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光纤安装结构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排线线槽结构,包括底板(1)、分线机构(2)和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呈U形结构且内部设有排线槽(4),所述排线槽(4)的内壁设有分线机构(2),所述分线机构(2)包括分线架(5)、左固定座(6)和右固定座(7),所述左固定座(6)和右固定座(7)分别固定连接在排线槽(4)内壁的两侧,所述右固定座(7)的表面设有转动连接的分线架(5),所述分线架(5)的自由端与左固定座(6)扣合连接,所述底板(1)的边缘设有向外翻卷的第一缘口(8),所述盖板(3)位于底板(1)的表面,所述盖板(3)的边缘处设有向内翻卷的第二缘口(9),所述第二缘口(9)与第一缘口(8)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排线线槽结构,包括底板(1)、分线机构(2)和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呈U形结构且内部设有排线槽(4),所述排线槽(4)的内壁设有分线机构(2),所述分线机构(2)包括分线架(5)、左固定座(6)和右固定座(7),所述左固定座(6)和右固定座(7)分别固定连接在排线槽(4)内壁的两侧,所述右固定座(7)的表面设有转动连接的分线架(5),所述分线架(5)的自由端与左固定座(6)扣合连接,所述底板(1)的边缘设有向外翻卷的第一缘口(8),所述盖板(3)位于底板(1)的表面,所述盖板(3)的边缘处设有向内翻卷的第二缘口(9),所述第二缘口(9)与第一缘口(8)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排线线槽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缪峰唐海龙李江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埃伯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