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定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2539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定容装置,包括定容模块,所述的定容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容量瓶固定结构、滑竿和光纤传感器,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有固定容量瓶的所述的容量瓶固定结构,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还设有调节所述的光纤传感器位置以对准容量瓶刻度线的所述的滑竿,所述的光纤传感器设于所述的滑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位识别滴定定容的设计,提高了定容的精度。且配合液体样品管理、稀释、混合和均质的智能化配置系统,能够实现全程自动化、样品挥发和污染更少、配制效率更高、配制过程更准确(无差错)的较大规模液体配制,与实验室人工标准操作方法规范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An Automatic Volume Se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定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定容装置。
技术介绍
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涉及对液体物品进行精确的管理、稀释、混合、均质和定容的需求。在实验室溶液制备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为数众多的标准样品进行精确的配制形成混合溶液。此类工作技术要求高,工艺过程复杂,涉及工具种类繁多,过程繁琐,操作周期长,极易出错,出错后带来经济损失极大,且常常无法追溯,对检测和科学研究的质量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如:参照GB/T5009.218-2008《水果和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根据其附录所述水果和蔬菜中107种农药及配制溶剂规定。需要配制一种由该107种农药标准样品混合而成的混合溶液,用于色谱法检测农药残留量。为了配制混合样品,这107钟农药标准样品在使用前需要稀释后再使用,每种标准样品稀释的浓度不同、且每种标准样品稀释所采用的溶剂也不尽相同。为了检测果蔬中107种农药的残留,假设107种标准农药样品仅需要稀释到某个指定的浓度中间液(而实际中可能一种标准样品就需要稀释成多种不同浓度的中间液),则包括标准样品和稀释后的中间液样品,配制过程中一共要使用到214种样品(107×2)。在通常手工配制时,需要作一些大量的计算,先将中间液样品配制好:一般都是根据每一种标准样品在成分分析仪器上的响应值来计算每一种农药组分的合适浓度,没有固定的规则,或是固定的浓度。样品数量众多、大量的计算、繁复的中间稀释过程以及最终的定容混合配制,大大增加了混合溶液配制的复杂程度,使得人工配制混合溶液时不仅耗时过长、而且极易出错。在冗长的配制过程中,各标准样品、中间液样品及混合溶液无疑会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造成样品和溶液的挥发、变质并引起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也会带来损伤;同时,在配制过程中无论是计算出现偏差还是长期操作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纰漏,这些错误都不可挽回,如果配制过程中没有做好人工记录,甚至哪个环节出错都无法追溯和排查,出错后不仅降低了配制效率,更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在不出错的情况下,熟练的操作人员完成国标所述107种标准样品配制成混标溶液并稀释到指定的浓度,通常需要耗费1周左右的时间。传统的定容方法是通过实验员手动加液滴定来实现定容:将液体用移液器注射入容量瓶,离刻度2~3cm时改用胶头滴管,眼睛平视,滴定直至凹液面最低位到达刻度线。人工滴定需要通过肉眼平视检查凹液面是否与容量瓶刻度线平齐,这种方法的随机误差比较大,容易出现多滴少滴,定容准确性不高、重复性较差;另一方面,当试剂为有毒有害的物质时,如果进行人工滴定定容,会对实验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市场上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的定容方法有通过体积法进行定容,分别计算定容所需的溶质和溶剂体积,然后用移液器注射入容量瓶完成定容。这种方法一方面因分子之间有间隔,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扩散到溶剂的间隔之间,单纯以溶质与溶剂体积相加达不到定容刻度线,那么定容不准确。另一方面,若溶剂是易挥发的液体,在滴定过程中出现挥发现象,那么定容亦是不准确。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定容装置,完全模仿人工进行自动刻线定容,既满足了重复性,又保证了定容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定容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定容装置,包括定容模块,所述的定容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容量瓶固定结构、滑竿和光纤传感器,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有固定容量瓶的所述的容量瓶固定结构,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还设有调节所述的光纤传感器位置以对准容量瓶刻度线的所述的滑竿,所述的光纤传感器设于所述的滑竿上。本技术的一实施例,还包括切换工位状态的移动平台模块。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平台模块包括底座和滑轨,所述的安装支架设于所述的底座的平台上,所述的滑轨设于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平台可沿所述的滑轨滑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平台模块还包括控制所述的平台移动的电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机设于所述的平台的下面。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平台模块还包括检测及传送所述的平台位置的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自动定容装置,通过在安装支架上设有固定容量瓶的容量瓶固定结构,且在安装支架上设有调节光纤传感器位置的滑杆,光纤传感器根据容量瓶的刻度线位置进行调整,以对准刻度线,因此,可用于不同规格的容量瓶,所以,本技术通过液位识别滴定定容的设计,提高了定容的精度。且配合液体样品管理、稀释、混合和均质的智能化配置系统,能够实现全程自动化、样品挥发和污染更少、配制效率更高、配制过程更准确(无差错)的较大规模液体配制,与实验室人工标准操作方法规范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定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移液(工位0)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在定容(工位1)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在容量瓶加塞(工位2)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定容模块、11-安装支架、12-容量瓶固定结构、13-滑竿、14-光纤传感器、2-容量瓶、3-移动平台模块、31-底座、311-平台、32-滑轨、33-电机、34-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下方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参见图1~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定容装置,包括定容模块1,所述的定容模块1包括安装支架11、容量瓶固定结构12、滑竿13和光纤传感器14;其中,所述的安装支架11上设有固定容量瓶2的所述的容量瓶固定结构12,容量瓶可拆卸式地固定在容量瓶固定结构上;所述的安装支架11上还设有调节所述的光纤传感器14位置以对准容量瓶2刻度线的所述的滑竿13,以适应不同规格大小的容量瓶定容,所述的光纤传感器14设于所述的滑竿13上。因此,本技术的自动定容装置,通过在安装支架11上设有固定容量瓶2的容量瓶固定结构12,且在安装支架11上设有调节光纤传感器14位置的滑杆13,光纤传感器14根据容量2瓶的刻度线位置进行调整,以对准刻度线,因此,可用于不同规格的容量瓶,所以,本技术通过液位识别滴定定容的设计,提高了定容的精度。且配合液体样品管理、稀释、混合和均质的智能化配置系统,能够实现全程自动化、样品挥发和污染更少、配制效率更高、配制过程更准确(无差错)的较大规模液体配制,与实验室人工标准操作方法规范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还包括切换工位状态的移动平台模块3。可能一种形式:通过该移动平台模块3将容量瓶移至某一特定的位置,同时在该特定位置上对容量瓶完成相应的工作,如加注溶质溶液、清洗管路、定容或加塞等。本实施例将此装置分为三个固定工位,分别在程序内对应0,1,2三个工位。0工位用作移液加注溶质溶液和定容初始化管路排废液,具体的,移液针抽取不同单溶质液体往容量瓶注入溶质溶液;定容初始化进行清洗管路使管路充满定容溶剂,然后所产生的废液排到废液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定容装置,包括定容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容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容量瓶固定结构、滑竿和光纤传感器,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有固定容量瓶的所述的容量瓶固定结构,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还设有调节所述的光纤传感器位置以对准容量瓶刻度线的所述的滑竿,所述的光纤传感器设于所述的滑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定容装置,包括定容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容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容量瓶固定结构、滑竿和光纤传感器,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有固定容量瓶的所述的容量瓶固定结构,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还设有调节所述的光纤传感器位置以对准容量瓶刻度线的所述的滑竿,所述的光纤传感器设于所述的滑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工位状态的移动平台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定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郭淳方博凡陈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全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