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板、警示板、连接支杆、固定接头、通风口,所述支撑板中部表面与警示板外壁延边固定连接,所述警示板左右两侧延边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在支撑板内壁两者,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装置,设有固定接头,首先通过支撑封板侧面设有的接槽与外界支柱贯穿连接,通过紧固件配合紧固圈旋转紧固,凸出部分对支柱外壁进行支撑,由支撑封板右侧内壁设有的防滑齿纹贴合支柱,提高支柱的牢固性,能够防止警示牌受强风影响不会位移,防止搞混警示区域,人员未能看到警示闯入危险区,产生的危险。
A Highway Traffic Safety War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属于警示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警示设备必须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由塑料反光材料做成的被动反光体。原理是车主在路上遇到突发交通事故时,利用警示牌的反光性能,提醒其它车辆注意避让,以免发生二次事故。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7452760U的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包括有底座、警示筒、支撑杆、清洁板、风碗、连接杆和连接转轴,底座弧面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圆柱体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安装筒,安装筒内设置有配重块,底座水平面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置有连接转轴,连接转轴上设置有警示筒,警示筒上方的连接转轴上设置有横杆,横杆的两端通过支撑杆与底座连接,连接转轴的顶端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上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三个连接杆,每个连接杆均连接有风碗,风碗内设置有反光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其配重块可随时更换,不倒效果好,具有自清洁功能,反光、警示效果好,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连接牢固性差,受强风影响容易使警示板旋转偏移,搞混警示区域,导致人员未能看到警示闯入危险区,容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装置,以解决设备连接牢固性差,受强风影响容易使警示板旋转偏移,搞混警示区域,导致人员未能看到警示闯入危险区,容易发生危险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板、警示板、连接支杆、固定接头、通风口,所述支撑板中部表面与警示板外壁延边固定连接,所述警示板左右两侧延边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在支撑板内壁两者,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板内部与连接支杆外壁延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杆右侧与固定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接头由支撑封板、防滑齿纹、紧固圈、紧固件、连接螺纹、接槽组成,所述支撑封板右侧延边设有防滑齿纹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滑齿纹共设有多个,每者等量相距,所述接槽设在支撑封板右侧中部,所述紧固件中部外圈设有的螺纹与紧固圈内圈设有的连接螺纹采用旋紧配合连接,且两者螺纹相互啮合。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背部上下端分别连接连接支杆。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杆共设有两个,且两者等量相距,对称垂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杆与固定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接头右侧中部与支柱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警示板为长方板结构,板壁厚度为4cm-5cm。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装置,设有固定接头,首先通过支撑封板侧面设有的接槽与外界支柱贯穿连接,通过紧固件配合紧固圈旋转紧固,凸出部分对支柱外壁进行支撑,由支撑封板右侧内壁设有的防滑齿纹贴合支柱,提高支柱的牢固性,能够防止警示牌受强风影响不会位移,防止搞混警示区域,人员未能看到警示闯入危险区,产生的危险。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接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板-1、警示板-2、连接支杆-3、固定接头-4、支撑封板-401、防滑齿纹-402、紧固圈-403、紧固件-404、连接螺纹-405、接槽-406、通风口-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板1、警示板2、连接支杆3、固定接头4、通风口5,所述支撑板1中部表面与警示板2外壁延边固定连接,所述警示板2左右两侧延边设有通风口5,所述通风口5设在支撑板1内壁两者,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板1内部与连接支杆3外壁延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杆3右侧与固定接头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接头4由支撑封板401、防滑齿纹402、紧固圈403、紧固件404、连接螺纹405、接槽406组成,所述支撑封板401右侧延边设有防滑齿纹402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滑齿纹402共设有多个,每者等量相距,所述接槽406设在支撑封板401右侧中部,所述紧固件404中部外圈设有的螺纹与紧固圈403内圈设有的连接螺纹405采用旋紧配合连接,且两者螺纹相互啮合,所述支撑板1背部上下端分别连接连接支杆3,所述连接支杆3共设有两个,且两者等量相距,对称垂直,所述连接支杆3与固定接头4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固定接头4右侧中部与支柱固定连接,所述警示板2为长方板结构,板壁厚度为4cm-5cm。本专利所说的连接螺纹405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等优点。在进行使用时,首先通过支撑板1连接中部的警示板2两者相互支撑,对外界警示,由两侧设有的通风口5能够在强风影响下,减小风阻力,由固定接头4固定设备提高连接的牢固性,由内设的支撑封板401侧面设有的接槽406与外界支柱贯穿连接,通过紧固件404配合紧固圈403旋转紧固,凸出部分对支柱外壁进行支撑,由支撑封板401右侧内壁设有的防滑齿纹402贴合支柱,提高支柱的牢固性,能够防止警示牌受强风影响不会位移,防止搞混警示区域,人员未能看到警示闯入危险区,产生的危险。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设备连接牢固性差,受强风影响容易使警示板旋转偏移,搞混警示区域,导致人员未能看到警示闯入危险区,容易发生危险,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固定接头,首先通过支撑封板侧面设有的接槽与外界支柱贯穿连接,通过紧固件配合紧固圈旋转紧固,凸出部分对支柱外壁进行支撑,由支撑封板右侧内壁设有的防滑齿纹贴合支柱,提高支柱的牢固性,能够防止警示牌受强风影响不会位移,防止搞混警示区域,人员未能看到警示闯入危险区,产生的危险,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支撑封板401右侧延边设有防滑齿纹402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滑齿纹402共设有多个,每者等量相距,所述接槽406设在支撑封板401右侧中部,所述紧固件404中部外圈设有的螺纹与紧固圈403内圈设有的连接螺纹405采用旋紧配合连接,且两者螺纹相互啮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板(1)、警示板(2)、连接支杆(3)、固定接头(4)、通风口(5),所述支撑板(1)中部表面与警示板(2)外壁延边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板(2)左右两侧延边设有通风口(5),所述通风口(5)设在支撑板(1)内壁两者,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板(1)内部与连接支杆(3)外壁延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杆(3)右侧与固定接头(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接头(4)由支撑封板(401)、防滑齿纹(402)、紧固圈(403)、紧固件(404)、连接螺纹(405)、接槽(406)组成,所述支撑封板(401) 右侧延边设有防滑齿纹(402)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滑齿纹(402)共设有多个,每者等量相距,所述接槽(406)设在支撑封板(401)右侧中部,所述紧固件(404)中部外圈设有的螺纹与紧固圈(403)内圈设有的连接螺纹(405)采用旋紧配合连接,且两者螺纹相互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板(1)、警示板(2)、连接支杆(3)、固定接头(4)、通风口(5),所述支撑板(1)中部表面与警示板(2)外壁延边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板(2)左右两侧延边设有通风口(5),所述通风口(5)设在支撑板(1)内壁两者,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板(1)内部与连接支杆(3)外壁延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杆(3)右侧与固定接头(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接头(4)由支撑封板(401)、防滑齿纹(402)、紧固圈(403)、紧固件(404)、连接螺纹(405)、接槽(406)组成,所述支撑封板(401)右侧延边设有防滑齿纹(402)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滑齿纹(402)共设有多个,每者等量相距,所述接槽(406)设在支撑封板(401)右侧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郝瑞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