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桥面伸缩缝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2142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桥面伸缩缝排水装置,属于桥梁排水领域,排水装置呈L形,包括进水管和排水管;进水管沿横桥向水平铺设,且位于铺装层和伸缩缝交界处,并紧靠铺装层底部设置;进水管的排水端连通排水管,进水管与铺装层的贴合面上设有沿进水管轴向设置的进水管进水口;排水管沿纵桥向倾斜铺设,且位于伸缩缝与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交界处,并紧靠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设置;排水管的排水端设有排水管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桥面伸缩缝排水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解决铺装层、伸缩缝混凝土与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的交点或邻近交点的铺装层与伸缩缝交界面开裂后雨水侵蚀铺装层与钢桥面时的排水问题。

A Drainage Device for Steel Bridge Deck Expansion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桥面伸缩缝排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桥梁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桥面伸缩缝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为满足桥面变形的要求,桥梁结构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处一般采用后浇钢纤维混凝土的方式施工。桥面铺装层是铺筑在桥面板上的防护层,用以防止车轮或履带直接磨耗桥面板,并扩散车轮荷载,也为车辆提供平整防滑的行驶表面。目前,钢桥面铺装层多采用环氧沥青、浇筑式沥青、SMA等材料,铺装层通过下部的防水粘结层与钢桥面粘结。铺装层与伸缩缝之间存在竖向交界处,同时,铺装层与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之间也存在沥青混凝土与石材或钢材之间的竖向交界处,且以上两竖向交界处垂直相交。不同材料之间粘结强度较低,难以抵抗车辆荷载引起的拉应变,同时,在长期的车载及温度荷载作用下,粘结界面不具备足够的疲劳强度,因此,三种刚度不同的材料——铺装层、伸缩缝混凝土与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交点处的伸缩缝与铺装层间极易发生开裂,开裂后会被雨水侵入,若雨水未及时排出,钢桥面容易被雨水锈蚀,另外,铺装层与钢桥面之间由于雨水损害可能产生桥面坑槽,严重影响了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以及道路的平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有效解决三种刚度不同的材料——铺装层、伸缩缝混凝土与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交点或邻近交点的铺装层与伸缩缝交界面发生开裂后雨水侵蚀铺装层与钢桥面的排水问题的一种钢桥面伸缩缝排水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桥面伸缩缝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呈L形,包括将雨水蓄积并输送给排水管的进水管和将进水管中蓄积的雨水排出的排水管;所述进水管沿横桥向水平铺设,且位于铺装层和伸缩缝交界处,并紧靠铺装层底部设置;所述进水管一端封闭,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为进水管的排水端,所述进水管的排水端连通排水管,所述进水管与铺装层的贴合面上设有沿进水管轴向设置的进水管进水口;所述排水管沿纵桥向倾斜铺设,且位于伸缩缝与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交界处,并紧靠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设置;所述排水管的排水端设有排水管排水口;所述排水管排水口低于排水管的进水端;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连通进水管的排水端。由于采用了该排水装置,交点或邻近交点的铺装层与伸缩缝交界面开裂前,排水装置不工作,在交点或邻近交点的铺装层与伸缩缝交界面开裂后,雨水通过裂缝渗透到交接缝处的铺装层底部,即进水管位置,通过进水管一侧的进水管进水口进入进水管,沿排水装置通道流入排水管,并沿纵坡由排水管出水口流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下边缘位于铺装层的下方,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高度与进水管高度相同。由于进水管的下边缘位于铺装层的下方,使裂缝处的积水自然下沉,由进水管进水口沉积至进入进水管,有效避免了雨水对铺装层与钢桥面交界面的浸泡;排水管的进水端高度与进水管高度相同,便于雨水流入排水管的进水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长度与伸缩缝开槽宽度相同。由于排水管长度与伸缩缝开槽宽度相同,可将雨水排至伸缩缝开槽以外,使雨水远离交点或邻近交点的铺装层与伸缩缝交界面开裂处;该装置结构合理,占用空间小,可有效覆盖铺装层、伸缩缝混凝土与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的交点周围雨水聚集区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下边缘与铺装层底面的距离H为10mm。进水管底面低于铺装层底面10mm,可以使裂缝处的积水更好地自然下沉,由进水口沉积至进入进水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坡度为1%。排水管坡度为1%,使积水可以顺坡流下,进而集中排除。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进水口处设有土工布。进水管进水口处设置土工布可以起到过滤雨水,防止排水装置堵塞的作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进水口设置为进水孔或进水槽。可选择设置进水管进水口的形式,并可选择设置进水管进水口的数量,以适应不同工况的需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排水管和进水管均为方形管。由于进水管使用方形管,便于进水口面的制作、安装,简化了加工。综上所述,该钢桥面伸缩缝排水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减少了铺装层、伸缩缝混凝土与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交界处的交点周边的积水,将积水排离交点周边,减小了雨水对铺装层与钢桥面的侵蚀,延长了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桥面伸缩缝排水装置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B-B向放大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A-A向放大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沿图3中C-C向放大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沿图3中C-C向放大的剖视图。图中:1、排水装置;11、排水管;112、排水管排水口;12、进水管;122、进水管进水口;2、铺装层;3、伸缩缝;4、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5、土工布;6、钢桥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的钢桥面伸缩缝排水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解决铺装层2、伸缩缝3混凝土与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4的交点或邻近交点的铺装层2与伸缩缝3交界面开裂后的排水问题。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钢桥面伸缩缝3排水装置1,排水装置1呈L形,可沿铺装层2、伸缩缝3混凝土与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4交界处安装,便于施工,包括将雨水蓄积并输送给排水管11的进水管12和将进水管12中蓄积的雨水排出的排水管11;进水管12沿横桥向水平铺设,且位于铺装层2和伸缩缝3交界处,并紧靠铺装层2底部设置;进水管12一端封闭,进水管12的另一端为进水管12的排水端,进水管12的排水端连通排水管11,进水管12与铺装层2的贴合面上设有沿进水管12轴向设置的进水管进水口122,将交点周边的积水经由进水口122进入进水管12;排水管11沿纵桥向倾斜铺设,且位于伸缩缝3与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4交界处,并紧靠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4设置,使进水管12流入的雨水沿倾斜坡度流动,同时对未汇入进水管12的积水也可起到导流作用;排水管11的排水端设有排水管排水口112,排水管排水口112低于排水管11的进水端,雨水经由排水管排水口112排出该排水装置1;排水管11的进水端连通进水管12的排水端。由于采用了该排水装置1,交点或邻近交点的铺装层2与伸缩缝3交界面开裂前,排水装置1不工作,交点或邻近交点的铺装层2与伸缩缝3交界面开裂后,雨水通过裂缝渗透到交接缝处的铺装层2底部,即进水管12位置,通过进水管12一侧的进水管进水口122进入进水管12,沿排水装置1通道流入排水管11,并沿纵坡由排水管11出水口流出,从而有效排除裂缝处积水,减少了雨水对铺装层2与钢桥面6的侵蚀,延长了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进水管12的下边缘位于铺装层2的下方,排水管11的进水端高度与进水管12高度相同。如图2、图3所示,由于进水管12的下边缘位于铺装层2的下方,使裂缝处的积水自然下沉,由进水口122沉积至进入进水管12,有效避免了雨水对铺装层2与钢桥面6交界面的浸泡;排水管11的进水端高度与进水管12高度相同,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桥面伸缩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1)呈L形,包括将雨水蓄积并输送给排水管(11)的进水管(12)和将进水管(12)中蓄积的雨水排出的排水管(11);所述进水管(12)沿横桥向水平铺设,且位于铺装层(2)和伸缩缝(3)交界处,并紧靠铺装层(2)底部设置;所述进水管(12)一端封闭,所述进水管(12)的另一端为进水管(12)的排水端,所述进水管(12)的排水端连通排水管(11),所述进水管(12)与铺装层(2)的贴合面上设有沿进水管(12)轴向设置的进水管进水口(122);所述排水管(11)沿纵桥向倾斜铺设,且位于伸缩缝(3)与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4)交界处,并紧靠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4)设置;所述排水管(11)的排水端设有排水管排水口(112),所述排水管(11)长度与伸缩缝(3)开槽宽度相同;所述排水管排水口(112)低于排水管(11)的进水端,所述排水管(11)坡度为1%;所述排水管(11)的进水端连通进水管(12)的排水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桥面伸缩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1)呈L形,包括将雨水蓄积并输送给排水管(11)的进水管(12)和将进水管(12)中蓄积的雨水排出的排水管(11);所述进水管(12)沿横桥向水平铺设,且位于铺装层(2)和伸缩缝(3)交界处,并紧靠铺装层(2)底部设置;所述进水管(12)一端封闭,所述进水管(12)的另一端为进水管(12)的排水端,所述进水管(12)的排水端连通排水管(11),所述进水管(12)与铺装层(2)的贴合面上设有沿进水管(12)轴向设置的进水管进水口(122);所述排水管(11)沿纵桥向倾斜铺设,且位于伸缩缝(3)与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4)交界处,并紧靠路缘石或人行道内侧钢板(4)设置;所述排水管(11)的排水端设有排水管排水口(112),所述排水管(11)长度与伸缩缝(3)开槽宽度相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伟汤洪雁杨江国刘靖王英杜明峰陈征赵桂辰徐建军钱帮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