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培养摇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04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培养摇床,其结构包括主体、箱门、把槽、工作台、控制按钮、显示屏、第一风机、散热窗、电源线、电热灯、振荡器、净化装置和灯光装置,通过设置净化装置于主体顶部后端,内置有风机能将主体内的空气进行抽取,并且由活性炭滤网和HEPA滤网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高效过滤净化,启动UV灯对细菌进行消除,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使用后不能对内部进行高效净化的问题,通过设置灯光装置于主体内上端,内置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内部发射头释放出红外线对人体热量进行感应,由接收头进行感应,微处理器则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启动LED灯珠进行照明,解决了不具有智能灯光装置的问题。

A Constant Temperature Culture Sh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培养摇床
本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恒温培养摇床。
技术介绍
生物恒温培养摇床也称为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设备,属于生化仪器,广泛用于对温度和振荡频率有较高要求的细菌培养、发酵、杂交、生物化学反应以及酶和组织研究等,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摇匀,微生物、细菌和细胞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恒温培养摇床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后不能对内部进行高效净化,并且不具有智能灯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恒温培养摇床,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后不能对内部进行高效净化,并且不具有智能灯光装置的问题,达到了能快速高效的对工作后的装置进行高效杀菌以及净化,并且能根据人体热量来对主体内进行照明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恒温培养摇床,包括主体、箱门、把槽、工作台、控制按钮、显示屏、第一风机、散热窗、电源线、电热灯、振荡器、净化装置和灯光装置,所述主体顶部后端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主体前端面左端与箱门进行垂直铰链连接,所述箱门内右端设置有把槽,所述主体底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前端面左端与控制按钮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控制按钮右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主体内右端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右侧与散热窗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主体底部后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主体内上端设置有灯光装置,所述主体内左右两端与电热灯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主体内底部设置有振荡器,所述净化装置由箱体、排气窗、进气窗、第二风机、UV灯、活性炭滤网和HEPA滤网组成,所述箱体顶部与排气窗,所述箱体底部与进气窗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箱体内上端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底部设置有UV灯,并且UV灯左右两侧与箱体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UV灯底部设置有活性炭滤网,所述活性炭滤网底部设置有HEPA滤网,所述箱体底部与主体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灯光装置由板体、灯板、基板、PCB板、微处理器、LED灯珠、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发射头和接收头组成,所述板体顶端中部与灯板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板体内中部与基板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基板背面左端与PCB板进行垂直焊接,所述PCB板前端面中部与微处理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基板前端面左右两端与LED灯珠进行垂直焊接,所述基板前端面中部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进行垂直粘接,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内左端设置有发射头,所述发射头右侧设置有接收头,所述板体底部与主体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控制按钮、显示屏、第一风机、电源线、电热灯、振荡器、第二风机、UV灯、LED灯珠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均与微处理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窗与进气窗内网格尺寸相同,并且排气窗与进气窗内单个网格尺寸为7*7平方毫米。进一步的,所述UV灯左右两侧焊接有一层锁定件,并且锁定件内中部设置有螺孔。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滤网厚度为1.5cm,所述HEPA滤网厚度为0.8cm。进一步的,所述板体内表面粘接有一层导热硅胶层,并且导热硅胶层厚度为4mm。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珠均设置有四组,并且四组LED灯珠均与分布于基板前端面左右两端。进一步的,所述发射头和接收头前端面中部均粘接有一片滤光片,并且滤光片厚度为0.07cm。进一步的,所述风机采用CY067型号。进一步的,所述UV灯采用BELOS型号。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珠采用5w规格。进一步的,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用GP2Y0A02YK型号。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采用S1C17F57F型号。(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后不能对内部进行高效净化的问题,通过设置净化装置于主体顶部后端,内置有风机能将主体内的空气进行抽取,并且由活性炭滤网和HEPA滤网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高效过滤净化,启动UV灯对细菌进行消除,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使用后不能对内部进行高效净化的问题,达到了能快速高效的对工作后的装置进行高效杀菌以及净化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不具有智能灯光装置的问题,通过设置灯光装置于主体内上端,内置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内部发射头释放出红外线对人体热量进行感应,由接收头进行感应,微处理器则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启动LED灯珠进行照明,解决了不具有智能灯光装置的问题,达到了能根据人体热量来对主体内进行照明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净化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灯光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灯光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主体-1、净化装置-2、箱门-3、把槽-4、工作台-5、控制按钮-6、显示屏-7、第一风机-8、散热窗-9、电源线-10、灯光装置-11、电热灯-12、振荡器-13、箱体-21、排气窗-22、进气窗-23、第二风机-24、UV灯-25、活性炭滤网-26、HEPA滤网-27、板体-111、灯板-112、基板-113、PCB板-114、微处理器-115、LED灯珠-116、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17、发射头-118、接收头-11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净化装置2、灯光装置11、箱体21、排气窗22、进气窗23、第二风机24、UV灯25、活性炭滤网26、HEPA滤网27、板体111、灯板112、基板113、PCB板114、微处理器115、LED灯珠116、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17、发射头118和接收头119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主体1、箱门3、把槽4、工作台5、控制按钮6、显示屏7、第一风机8、散热窗9、电源线10、电热灯12和振荡器13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与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恒温培养摇床:包括主体1、箱门3、把槽4、工作台5、控制按钮6、显示屏7、第一风机8、散热窗9、电源线10、电热灯12、振荡器13、净化装置2和灯光装置11,主体1顶部后端设置有净化装置2,主体1前端面左端与箱门3进行垂直铰链连接,箱门3内右端设置有把槽4,主体1底部设置有工作台5,工作台5前端面左端与控制按钮6进行垂直粘接,控制按钮6右侧设置有显示屏7,主体1内右端设置有第一风机8,第一风机8右侧与散热窗9进行垂直螺栓连接,主体1底部后端设置有电源线10,主体1内上端设置有灯光装置11,主体1内左右两端与电热灯12进行垂直螺栓连接,主体1内底部设置有振荡器13,净化装置2由箱体21、排气窗22、进气窗23、第二风机24、UV灯25、活性炭滤网26和HEPA滤网27组成,箱体21顶部与排气窗22,箱体21底部与进气窗23进行垂直螺栓连接,箱体21内上端设置有第二风机24,第二风机24底部设置有UV灯25,并且UV灯25左右两侧与箱体21进行垂直螺栓连接,UV灯25底部设置有活性炭滤网26,活性炭滤网26底部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培养摇床,包括主体(1)、箱门(3)、把槽(4)、工作台(5)、控制按钮(6)、显示屏(7)、第一风机(8)、散热窗(9)、电源线(10)、电热灯(12)和振荡器(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化装置(2)和灯光装置(11),所述主体(1)顶部后端设置有净化装置(2),所述主体(1)前端面左端与箱门(3)进行垂直铰链连接,所述箱门(3)内右端设置有把槽(4),所述主体(1)底部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前端面左端与控制按钮(6)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控制按钮(6)右侧设置有显示屏(7),所述主体(1)内右端设置有第一风机(8),所述第一风机(8)右侧与散热窗(9)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主体(1)底部后端设置有电源线(10),所述主体(1)内上端设置有灯光装置(11),所述主体(1)内左右两端与电热灯(12)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主体(1)内底部设置有振荡器(13),所述净化装置(2)由箱体(21)、排气窗(22)、进气窗(23)、第二风机(24)、UV灯(25)、活性炭滤网(26)和HEPA滤网(27)组成,所述箱体(21)顶部与排气窗(22),所述箱体(21)底部与进气窗(23)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箱体(21)内上端设置有第二风机(24),所述第二风机(24)底部设置有UV灯(25),并且UV灯(25)左右两侧与箱体(21)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UV灯(25)底部设置有活性炭滤网(26),所述活性炭滤网(26)底部设置有HEPA滤网(27),所述箱体(21)底部与主体(1)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灯光装置(11)由板体(111)、灯板(112)、基板(113)、PCB板(114)、微处理器(115)、LED灯珠(116)、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17)、发射头(118)和接收头(119)组成,所述板体(111)顶端中部与灯板(112)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板体(111)内中部与基板(113)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基板(113)背面左端与PCB板(114)进行垂直焊接,所述PCB板(114)前端面中部与微处理器(115)进行垂直焊接,所述基板(113)前端面左右两端与LED灯珠(116)进行垂直焊接,所述基板(113)前端面中部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17)进行垂直粘接,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17)内左端设置有发射头(118),所述发射头(118)右侧设置有接收头(119),所述板体(111)底部与主体(1)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控制按钮(6)、显示屏(7)、第一风机(8)、电源线(10)、电热灯(12)、振荡器(13)、第二风机(24)、UV灯(25)、LED灯珠(116)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17)均与微处理器(115)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培养摇床,包括主体(1)、箱门(3)、把槽(4)、工作台(5)、控制按钮(6)、显示屏(7)、第一风机(8)、散热窗(9)、电源线(10)、电热灯(12)和振荡器(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化装置(2)和灯光装置(11),所述主体(1)顶部后端设置有净化装置(2),所述主体(1)前端面左端与箱门(3)进行垂直铰链连接,所述箱门(3)内右端设置有把槽(4),所述主体(1)底部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前端面左端与控制按钮(6)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控制按钮(6)右侧设置有显示屏(7),所述主体(1)内右端设置有第一风机(8),所述第一风机(8)右侧与散热窗(9)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主体(1)底部后端设置有电源线(10),所述主体(1)内上端设置有灯光装置(11),所述主体(1)内左右两端与电热灯(12)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主体(1)内底部设置有振荡器(13),所述净化装置(2)由箱体(21)、排气窗(22)、进气窗(23)、第二风机(24)、UV灯(25)、活性炭滤网(26)和HEPA滤网(27)组成,所述箱体(21)顶部与排气窗(22),所述箱体(21)底部与进气窗(23)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箱体(21)内上端设置有第二风机(24),所述第二风机(24)底部设置有UV灯(25),并且UV灯(25)左右两侧与箱体(21)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UV灯(25)底部设置有活性炭滤网(26),所述活性炭滤网(26)底部设置有HEPA滤网(27),所述箱体(21)底部与主体(1)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灯光装置(11)由板体(111)、灯板(112)、基板(113)、PCB板(114)、微处理器(115)、LED灯珠(116)、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17)、发射头(118)和接收头(119)组成,所述板体(111)顶端中部与灯板(112)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诺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