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电极块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008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电极块冷却结构,包括导电冷却滑座,导电冷却滑座上设置有条形导电插块,条形导电插块的上端插入于导电冷却滑座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条形导电插块上设置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包括设置在条形导电插块上且位于其下端侧面上的注流孔和回流孔,注流孔和回流孔分别向上延伸设置,导电冷却滑座内部设置有降温流道,导电冷却滑座上且对应条形导电插块的位置设置有与降温流道两端连通的水口Ⅰ,条形导电插块上且分别对应水口Ⅰ的位置设置有水口Ⅱ,两个水口Ⅱ分别与注流孔和回流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冷却流道和降温流道,使冷却液通过带走热量,降低自身温度,避免了高温导致的强度降低,提高了使用寿命。

Side Electrode Block Cool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电极块冷却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筋墩头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电极块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钢筋墩头机在钢筋加工领域运用很广泛,钢筋墩头机可分为电热高强度钢筋墩头机和冷墩钢筋墩头机,电热高强度钢筋墩头机是将钢筋固定后,对其头部进行电加热到一定温度,待其变软后,沿其轴线方向对其头部进行加压以及形成墩头。目前钢筋头部加热依靠墩粗电极和侧电极,墩粗电极抵接在钢筋头部,侧电极为两块分别抵接在钢筋头部后端的侧面上,通电后产生大量热量以使钢筋变软。但是由于其自己也会产生大量热量,如不对其进行散热,其自身强度也会减弱,随之发生变形,不仅影响与钢筋接触通电,还降低了自身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自身温度,提高使用寿命的侧电极块冷却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侧电极块冷却结构,包括导电冷却滑座,导电冷却滑座上设置有用于对其供电的条形导电插块,条形导电插块为竖向设置,条形导电插块的上端插入于导电冷却滑座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条形导电插块上设置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包括设置在条形导电插块上且位于其下端侧面上的注流孔和回流孔,注流孔和回流孔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导电冷却滑座内部设置有降温流道,导电冷却滑座上且对应条形导电插块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降温流道两端连通的水口Ⅰ,条形导电插块上且分别对应水口Ⅰ的位置设置有水口Ⅱ,两个水口Ⅱ分别与注流孔和回流孔连通。在本技术中,在导电冷却滑座内部设置降温流道,这样冷却液可以通过在条形导电插块上的注流孔进入到降温流道内,由降温流道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最终通过回流孔流出。冷却液在降温流道内流动的过程中,直接将导电冷却滑座上的热量带走,进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避免了其自身发热软化导致的变形,提高了其使用寿命。作为优化,所述导电冷却滑座上且位于所述水口Ⅰ的位置凹设有集水孔Ⅰ,所述条形导电插块上且位于所述水口Ⅱ的位置凹设有集水孔Ⅱ,当所述条形导电插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电冷却滑座上时,集水孔Ⅰ与集水孔Ⅱ能够合拢形成集水腔。集水孔Ⅰ和集水孔Ⅱ不仅能够方便对接,另外也不会对从注流孔Ⅰ进入到降温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流量造成影响。作为优化,所述导电冷却滑座的一端具有与待加工钢筋相抵触的抵触面,抵触面上延伸设置有用于对待加工钢筋进行抱持的条槽,条槽的截面为圆弧形且其直径与待加工钢筋直径一致,条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待加工钢筋的直径,所述侧电极头上且位于插接部的一侧侧面上以所述圆台状插块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根限位柱,所述导电冷却滑座上设置有能够使限位柱插入以使条槽处于水平延伸状态的限位孔。条槽能够增加与钢筋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与钢筋进行接触导电,限位柱能够与限位孔配合以对条槽的位置进行限制,更好的与钢筋对准。作为优化,所述导电冷却滑座上且与远离所述抵触面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有T形卡槽,T形卡槽为通槽,T形卡槽的横槽内设置有卡接内块,卡接内块上凸起形成有穿过T形卡槽的竖槽且伸出于T形卡槽外的连接块,连接块位于T形卡槽外的位置凸起形成有卡接外块,卡接内块与卡接外块之间的距离与T形卡槽中竖槽的深度一致以使卡接内块能够沿T形卡槽长度方向与T形卡槽的横槽上位于竖槽口的一侧侧壁滑动配合,并且还能够使卡接外块能够沿T形卡槽长度方向与所述导电冷却滑座上位于T形卡槽槽口处的表面滑动配合。驱动装置的驱动杆与卡接外块固定连接,在对导电冷却滑座进行维护更换的时候,只需要上下移动导电冷却滑座就能够将其拆卸下,同样在安装的时候也方便快捷。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通过设置冷却流道和降温流道,使冷却液通过带走热量,降低自身温度,避免了高温导致的强度降低,提高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钢筋墩头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钢筋墩头装置中未安装墩粗成型座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钢筋墩头装置中连接套内部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采用了本技术结构的钢筋墩头装置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钢筋墩头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下方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腿,工作平台1上表面上沿左右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两块侧板2,两块侧板2相背的一侧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侧驱动装置,侧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侧板2上的侧电极驱动缸3和位于其前方的模具驱动缸4,两个侧电极驱动缸3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侧电极驱动缸3具有一根沿左右方向穿过于侧板2且伸入于两块侧板2之间的侧电极驱动杆,侧电极驱动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有侧电极块,侧电极块上设置有用于对其供电的侧供电装置,两块侧电极块能够沿相对方向移动以抵接在待加工钢筋上,两个模具驱动缸4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模具驱动缸4具有一根沿左右方向穿过于侧板2且伸入于两块侧板2之间的模具驱动杆,模具驱动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墩头成型半模5,两块墩头成型半模5能够合拢形成墩头成型模;工作平台1上表面上且位于两块侧板2的前方位置固定连接有前挡板6,前挡板6的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前驱动缸7,前驱动缸7具有一根沿前后方向穿过于前挡板6的前驱动杆,前驱动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墩粗电极,前驱动杆与墩粗电极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其两者之间绝缘的绝缘体8,墩粗电极上设置有用于对其供电的前供电装置,墩粗电极、侧电极块和墩头成型半模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墩粗电极能够沿两块墩头成型半模5之间水平延伸的中间线方向进行移动以对墩头成型模内钢筋进行加热墩粗。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平台1上且位于两块所述侧板2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墩粗成型座9,墩粗成型座9具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通腔,通腔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侧电极滑道和位于侧电极滑道前方的半模滑道,侧电极滑道的上下两侧侧面上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能够与所述侧电极块上下表面滑动配合的侧电极滑槽,所述侧电极块分别伸入于侧电极滑道内且其上下两侧分别滑动配合在侧电极滑槽上,半模滑道的上下两侧侧面上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墩头成型半模上下表面滑动配合的半模滑槽,所述墩头成型半模5伸入于半模滑道内且其上下两侧分别滑动配合在半模滑槽上,墩粗成型座9的前后两侧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与通腔连通且能够使待加工钢筋从两块所述侧电极块之间和两块所述墩头成型半模5之间穿过的前开口和后开口,墩粗成型座9内部且位于通腔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流道Ⅰ,冷却流道Ⅰ包括开设在墩粗成型座9前端面上且靠近于墩粗成型座9沿其左右方向两端的纵向冷却孔,纵向冷却孔沿前后方向延伸至墩粗成型座9内,两条纵向冷却孔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横向冷却孔以使两条纵向冷却孔连通。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侧电极块包括导电冷却滑座10和设置在导电冷却滑座10一端且用于抵触在待加工钢筋上的抵触部,抵触部包括侧电极头11,侧电极头11的一侧侧面为与待加工钢筋进行抵触的抵触面,另一侧侧面凸起形成有插接部,插接部为沿侧电极头11远离抵触面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台状插块,导电冷却滑座10上凹设有与圆台状插块相配合且水平设置的锥形插孔,圆台状插块沿其中心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锥形插孔的深度。本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电极块冷却结构,包括导电冷却滑座,导电冷却滑座上设置有用于对其供电的条形导电插块,其特征在于:条形导电插块为竖向设置,条形导电插块的上端插入于导电冷却滑座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条形导电插块上设置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包括设置在条形导电插块上且位于其下端侧面上的注流孔和回流孔,注流孔和回流孔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导电冷却滑座内部设置有降温流道,导电冷却滑座上且对应条形导电插块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降温流道两端连通的水口Ⅰ,条形导电插块上且分别对应水口Ⅰ的位置设置有水口Ⅱ,两个水口Ⅱ分别与注流孔和回流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电极块冷却结构,包括导电冷却滑座,导电冷却滑座上设置有用于对其供电的条形导电插块,其特征在于:条形导电插块为竖向设置,条形导电插块的上端插入于导电冷却滑座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条形导电插块上设置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包括设置在条形导电插块上且位于其下端侧面上的注流孔和回流孔,注流孔和回流孔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导电冷却滑座内部设置有降温流道,导电冷却滑座上且对应条形导电插块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降温流道两端连通的水口Ⅰ,条形导电插块上且分别对应水口Ⅰ的位置设置有水口Ⅱ,两个水口Ⅱ分别与注流孔和回流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电极块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冷却滑座上且位于所述水口Ⅰ的位置凹设有集水孔Ⅰ,所述条形导电插块上且位于所述水口Ⅱ的位置凹设有集水孔Ⅱ,当所述条形导电插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电冷却滑座上时,集水孔Ⅰ与集水孔Ⅱ能够合拢形成集水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电极块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冷却滑座的一端具有用于抵触在待加工钢筋上的抵触部,抵触部包括侧电极头,侧电极头的一侧侧面为与待加工钢筋进行抵触的抵触面,另一侧侧面凸起形成有插接部,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能杨炬杨崇田达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