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87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包括对称的两面钢模板;每面钢模板均由一组定型化小钢模(6)和一组定型化钢模(9)经U型卡(7)连接而成;每面钢模板背面均设有背楞(4);定型化小钢模中央设有螺栓孔(10),螺栓孔内设有贯穿两面钢模板的对拉螺栓(1);对拉螺栓位于两面钢模板之间的位置套有PVC管(5);对拉螺栓两端均设有垫板(3),对拉螺栓一端的垫板经螺母(8)压紧在背楞上;对拉螺栓另一端的垫板经销片(2)挤紧在背楞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定型化小钢模和对拉螺栓的结合使用,使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对拉螺栓存在高低差及加固不牢固的情况,同时组合钢模板可以根据现场不同情况进行拼接,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A Laying Structure of Steel Composite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属于建筑模板搭设

技术介绍
在框架柱或框架墙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木模或普通钢模板结合对拉螺杆的支持系统,这种传统施工方法会对模板本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降低模板自身的周转率,增加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集装箱式住宅,以解决模板自身周转率低、损耗严重、增加工程成本等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包括对称的两面钢模板;每面钢模板均由一组定型化小钢模和一组定型化钢模经U型卡连接而成;每面钢模板背面均设有背楞;定型化小钢模中央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设有贯穿两面钢模板的对拉螺栓;对拉螺栓位于两面钢模板之间的位置套有PVC管;对拉螺栓两端均设有垫板,对拉螺栓一端的垫板经螺母压紧在背楞上;对拉螺栓另一端的垫板经销片挤紧在背楞上。前述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中,所述背楞为槽钢构件,两条背靠背的背楞为一组;所述对拉螺栓从两条背靠背的背楞之间的间隙穿过,并通过螺母或销片将垫板紧紧的压在两条背靠背的背楞上。前述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中,所述对拉螺栓为锥形结构,对拉螺栓的大头端设有与螺母配合的螺纹;对拉螺栓的小头端设有与销片配合的钢楔孔。前述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中,所述定型化小钢模和定型化钢模均包括面板和背板;面板和背板之间经矩形腹板连接,矩形腹板四周均布有筋板,筋板15)上设有U型卡连接孔。前述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中,所述定型化小钢模有200×150mm和150×150mm两种规格。前述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中,所述定型化钢模有200×600mm和150×600mm两种规格;定型化钢模的矩形腹板上设有工艺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定型化小钢模和对拉螺栓的结合使用,使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对拉螺栓存在高低差及加固不牢固的情况,同时组合钢模板可以根据现场不同情况进行拼接,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定型化小钢模的示意图;图4是定型化钢模的示意图;图5是对拉螺栓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对拉螺栓、2-销片、3-垫板、4-背楞、5-PVC管、6-定型化小钢模、7-U型卡、8-螺母、9-定型化钢模、10-螺栓孔、11-面板、12-背板、13-矩形腹板、14-工艺孔、15-筋板、16-U型卡连接孔、17-钢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搭设结构包括对称的两面钢模板;每面钢模板均由一组定型化小钢模6和一组定型化钢模9经U型卡7连接而成;每面钢模板背面均设有背楞4;定型化小钢模6中央设有螺栓孔10,螺栓孔10内设有贯穿两面钢模板的对拉螺栓1;对拉螺栓1位于两面钢模板之间的位置套有PVC管5;对拉螺栓1两端均设有垫板3,对拉螺栓1一端的垫板3经螺母8压紧在背楞4上;对拉螺栓1另一端的垫板3经销片2挤紧在背楞4上。背楞4为槽钢构件,两条背靠背的背楞4为一组;所述对拉螺栓1从两条背靠背的背楞4之间的间隙穿过,并通过螺母8或销片2将垫板3紧紧的压在两条背靠背的背楞4上。如图5所示,对拉螺栓1为锥形结构,对拉螺栓1的大头端设有与螺母8配合的螺纹;对拉螺栓1的小头端设有与销片2配合的钢楔孔17。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定型化小钢模6和定型化钢模9均包括面板11和背板12;面板11和背板12之间经矩形腹板13连接,矩形腹板13四周均布有筋板15,筋板15上设有U型卡连接孔16。定型化小钢模6有200×150mm和150×150mm两种规格。定型化钢模9有200×600mm和150×600mm两种规格;定型化钢模9的矩形腹板13上设有工艺孔14。实施例本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主要由定型化小钢模6、对拉螺栓1、定型化钢模9组成。定型化小钢模6如图3所示,通常有200×150mm和150×150mm两种尺寸。定型化小钢模6上钻有螺栓孔10,螺栓孔10的孔径根据对拉螺栓1的直径决定。定型化钢模9如图4所示,通常有200×600mm和150×600mm两种尺寸。定型化小钢模6和定型化钢模9均包括面板11和背板12;面板11和背板12之间经矩形腹板13连接,矩形腹板13四周均布有筋板15,筋板15上设有U型卡连接孔16。由于定型化钢模9上没有螺栓孔10,所以在定型化钢模9的矩形腹板13上设有工艺孔14。其目的是为了在焊接时可以顺利排出密闭空间内的气体,防止面板11和背板12产生焊接变形。对拉螺栓1采用T30锥形螺栓,大头T30,小头φ26,设钢楔孔17,每套对拉螺栓组件由一个对拉螺栓1、一个螺母8、两块垫板3和一个销片2组成。安装时通过销片2锁紧,拆除时只需将销片2先拆除,即可拆除对拉螺栓1,操作简单方便。定型化钢模9和定型化小钢模6直接通过U形卡7进行连接,两者之间要拼接牢固,不漏浆。具体施工时,按以下步骤施工:1、利用计算机和CAD制图软件绘制出组合钢模的加工图、拼装图和现场安装图。2、将组合钢模和对拉螺栓加工图送至专业化工厂批量加工。3、搭设模板前,先在楼面上弾出定位控制线,并焊接限位钢筋和定位钢筋,钢筋必须结构墙面垂直。4、根据设计好的拼装图和现场安装图开始拼装组合钢模。拼装时最好将定型化钢模9和定型化小钢模6错差布置(图1和图2主要显示的是连接结构,图1和图2中定型化钢模9和定型化小钢模6非错差布置),定型化钢模9和定型化小钢模6竖向和横向均通过U型卡7连接,U型卡7插在相邻两块钢模的U型卡连接孔12内,将相邻两块钢模连接为一体。为也方便连接,也可以在背板上开一些操作孔。5、紧固钢模时,将对拉螺栓1小头端穿过其中一块定型化小钢模6后套入PVC管,再穿过另一块定型化小钢模6的螺栓孔10,并套上垫板3,然后将销片2插入钢楔孔17,通过对拉螺栓1将组合钢模固定牢固。6、钢模紧固完成后,对钢模接缝细部逐一进行检查,对错缝、高低差超标处、松动应全部整修到位,并将钢模内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垃圾等清理干净。1、最后在钢模内表面刷脱模剂,并请质量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墙体或柱体的混凝土浇筑。本专利技术定型化小钢模和对拉螺栓的结合使用,使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对拉螺栓存在高低差及加固不牢固的情况,同时组合钢模板可以根据现场不同情况进行拼接,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包括对称的两面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每面钢模板均由一组定型化小钢模(6)和一组定型化钢模(9)经U型卡(7)连接而成;每面钢模板背面均设有背楞(4);定型化小钢模(6)中央设有螺栓孔(10),螺栓孔(10)内设有贯穿两面钢模板的对拉螺栓(1);对拉螺栓(1)位于两面钢模板之间的位置套有PVC管(5);对拉螺栓(1)两端均设有垫板(3),对拉螺栓(1)一端的垫板(3)经螺母(8)压紧在背楞(4)上;对拉螺栓(1)另一端的垫板(3)经销片(2)挤紧在背楞(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包括对称的两面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每面钢模板均由一组定型化小钢模(6)和一组定型化钢模(9)经U型卡(7)连接而成;每面钢模板背面均设有背楞(4);定型化小钢模(6)中央设有螺栓孔(10),螺栓孔(10)内设有贯穿两面钢模板的对拉螺栓(1);对拉螺栓(1)位于两面钢模板之间的位置套有PVC管(5);对拉螺栓(1)两端均设有垫板(3),对拉螺栓(1)一端的垫板(3)经螺母(8)压紧在背楞(4)上;对拉螺栓(1)另一端的垫板(3)经销片(2)挤紧在背楞(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组合模板的搭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楞(4)为槽钢构件,两条背靠背的背楞(4)为一组;所述对拉螺栓(1)从两条背靠背的背楞(4)之间的间隙穿过,并通过螺母(8)或销片(2)将垫板(3)紧紧的压在两条背靠背的背楞(4)上。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雄兵彭振峰何强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