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顶型活动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86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顶型活动房屋,包括房屋主体,所述房屋主体包括侧壁和顶板,顶板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进水槽和出水槽,进水槽和出水槽上端开口,侧壁中缠绕设置有首尾连通的冷却管,冷却管两端分别与进水槽和出水槽连通,出水槽设置有将出水槽中的液体转移至进水槽中的液体流通装置,还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通装置。通过上述设置,液体流通装置将出水槽中的液体转移至进水槽中,根据连通器原理,进水槽中的液位将与出水槽中的液位再次相等,从而使液体流经冷却管再对出水槽进行补充,实现对冷却管中的液体的强制流动,提高了冷却管中的雨水对房屋的对流冷却效果。

A Flat-roofed Movable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顶型活动房屋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平顶型活动房屋。
技术介绍
目前活动房是一种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全新概念的一种环保经济型活动房屋。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实现了临时建筑的通用标准化,树立了环保节能、快捷高效的建筑理念,使临时房屋进入了一个系列化开发、集成化生产、配套化供应、可库存和可多次周转使用的定型产品领域。现有的平顶型活动房屋一般在露天的环境中使用,在夏天光照强度较高的环境中,此类平顶型活动房屋因为墙壁、屋顶较薄,室内温度上升快,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居住舒适性,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顶型活动房屋,具有通过循环雨水对房屋进行降温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顶型活动房屋,包括房屋主体,所述房屋主体包括侧壁和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进水槽和出水槽,所述进水槽和出水槽上端开口,所述侧壁中缠绕设置有首尾连通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与进水槽和出水槽连通,所述出水槽设置有将出水槽中的液体转移至进水槽中的液体流通装置,还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通装置。通过上述设置,在房屋主体的顶板上安装有相互独立的进水槽和出水槽,且进水槽和出水槽的上端开口,用于承接雨水进行存储。在房屋主体的侧壁内缠绕有首尾连通的冷却管,冷却管沿房屋的侧壁自上而下环绕房屋,并且冷却管不设置有并联的管路,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槽和出水槽连通,从而使进水槽和出水槽中的雨水进入冷却管中,并且通过连通器的原理可知进水槽和出水槽中的液位高度相同。通过设置上端开口的进水槽和出水槽,在降雨的时候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并且当进水槽和出水槽中存储有液体时,增大了顶板的厚度,减少房屋主体吸收的热量,对室内有减缓升温的效果。其中出水槽内还设置有液体流通装置,液体流通装置将出水槽中的液体转移至进水槽中,根据连通器原理,进水槽中的液位将与出水槽中的液位再次相等,从而使液体流经冷却管再对出水槽进行补充,实现对冷却管中的液体的强制流动,提高了冷却管中的雨水对房屋的对流冷却效果。出水槽中还设置有为液体流通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使雨水在冷却水中不断循环,实现降温。当出水槽和进水槽中存储有雨水时,可以通过遮盖进水槽和出水槽减少液体被阳光直射而水温上升,使降温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液体流通装置包括连通进水槽和出水槽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高于进水槽和出水槽的液位,所述液体流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出水槽中的水车,所述水车的水桶与出水槽中的液体接触,所述导水槽上方开口并设置在水车的水桶开口的侧方。通过上述设置,液体流通装置包括连通进水槽和出水槽的导水槽,其中导水槽的高度高于进水槽和出水槽的液位,液体流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出水槽中的和水车,水车的水桶与出水槽中的雨水接触,通过水车的设置将出水槽中的雨水提高,并将雨水落入位于水桶开口一侧的导水槽中,通过导水槽将雨水从出水槽流入进水槽中,根据连通器原理将冷却管中的雨水进行强制流动,从而提高对流传热的效果,更好地对室内进行降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水槽自所述出水槽向所述进水槽倾斜。通过上述设置,将导水槽设置为自出水槽向进水槽倾斜的形状,使落在导水槽上的雨水可以在自重的作用下向进水槽流动,便于强制冷却管中的水流流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水车同轴转动的风车。通过上述设置,驱动装置采用与水车同轴转动的风车,通过风车的设置使水车在风力的作用下跟随风车同轴转动,进而实现将雨水从出水槽转移至进水槽中。并且采用风车的设置,无须采用外加的动力源,减少能量消耗,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冷却管包括水平缠绕的水平管和连通相邻水平管的连通管,所述水平管的首尾两端与相邻的水平管通过连通管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冷却管包括设置在墙体中的水平管和连通管,其中水平管在水平面上缠绕房屋本体的侧壁,并且水平管的首尾两端通过连通管分别与上下相邻的水平管的端部连通,使雨水按顺序流经每一根冷却管,并沿冷却管的走向房屋本体的各个侧壁,使房屋本体的各个侧壁的冷却较为均匀。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冷却管底端连通有放水管,放水管安装有控制其通断的放水阀。通过上述设置,在冷却管底端连通有放水管,放水管连通至该房屋室外,并在放水管安装有控制放水管通断的放水阀。通过放水管的设置当降雨量较大使进水槽和出水槽中的水位过高或即将溢出的时候,可以开启放水阀减少冷却管中的水量,或者在无须对房屋进行冷却的时候可以将冷却管进行防水,使冷却管中没有循环的雨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房屋主体包括预制墙板,所述预制墙板内缠绕有墙板管;所述出水槽连通有第一并联管,所述进水槽连通有第二并联管,所述第一并联管与所述第二并联管上分别联通有若干第一水流支路和第二水流支路,所述第一水流支路和第二水流支路安装有控制其通断的支路水阀,所述墙板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流支路和第二水流支路连通。通过上述设置,房屋主体内还包括有预制墙板,墙板与房屋主体的侧壁、底壁或框架结构通过常规手段连接,如水泥固定、粘接或螺栓连接等。其中预制墙板内铺设有墙板管,墙板管沿高度方向在预制墙板内缠绕设置。出水槽连通有第一并联管,第一并联管上连通有若干第一水流支路,并在第一水流支路上安装有控制其通断的支路水阀;进水槽连通有第二并联管,第二并联管连通有若干第二水流支路并在第二水流支路上安装有控制其通断的支路水阀。墙板管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第一水流支路和其中一第二水流支路连通,从而使雨水也存在于预制墙板,并且在液体流通装置的作用下在预制墙板中强制循环,提高冷却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房屋主体包括门、窗,所述冷却管在所述侧壁内预留有供所述门、窗安装的空间。通过上述设置,房屋主体还安装有门、窗,因为门、窗贯通房屋主体的侧壁设置,从而设置侧壁内的冷却管在预埋时需预留有供门、窗安装的空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顶板上安装有相互独立的进水槽和出水槽,进水槽和出水槽上端开口,从而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使雨水存储在进水槽和出水槽中,提高房屋顶板的厚度,减少太阳直射房屋顶板使室内温度升高过快的情况;2.通过在房屋侧板内设置有缠绕的冷却管,冷却管两端分别与进水槽和出水槽连通,根据连通器的远离使进水槽和出水槽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并且在出水槽内安装有水车和导水槽,导水槽将出水槽和进水槽连通,通过水车将出水槽中的雨水引导至进水槽中,将冷却管中的冷却水进行强制循环,从而提高了冷却水管在房屋侧板内的对流传热;3.通过设置风车与水车同轴传统,通过风力带动风车转动进而带动水车转动,实现将出水槽中的液体导流至进水槽中,使冷却管中的冷却水进行强制循环,提高对流传热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房屋侧壁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冷却管的排布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墙板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房屋主体;11、侧壁;12、顶板;13、预制墙板;14、墙板管;2、出水槽;21、第一并联管;22、第一水流支路;3、进水槽;31、第二并联管;32、第二水流支路;4、冷却管;41、水平管;42、连通管;43、放水管;44、放水阀;5、导水槽;6、水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顶型活动房屋,包括房屋主体(1),其特征是:所述房屋主体(1)包括侧壁(11)和顶板(12),所述顶板(12)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进水槽(3)和出水槽(2),所述进水槽(3)和出水槽(2)上端开口,所述侧壁(11)中缠绕设置有首尾连通的冷却管(4),所述冷却管(4)两端分别与进水槽(3)和出水槽(2)连通,所述出水槽(2)设置有将出水槽(2)中的液体转移至进水槽(3)中的液体流通装置,还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顶型活动房屋,包括房屋主体(1),其特征是:所述房屋主体(1)包括侧壁(11)和顶板(12),所述顶板(12)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进水槽(3)和出水槽(2),所述进水槽(3)和出水槽(2)上端开口,所述侧壁(11)中缠绕设置有首尾连通的冷却管(4),所述冷却管(4)两端分别与进水槽(3)和出水槽(2)连通,所述出水槽(2)设置有将出水槽(2)中的液体转移至进水槽(3)中的液体流通装置,还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顶型活动房屋,其特征是:所述液体流通装置包括连通进水槽(3)和出水槽(2)的导水槽(5),所述导水槽(5)高于进水槽(3)和出水槽(2)的液位,所述液体流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出水槽(2)中的水车(6),所述水车(6)的水桶与出水槽(2)中的液体接触,所述导水槽(5)上方开口并设置在水车(6)的水桶开口的侧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顶型活动房屋,其特征是:所述导水槽(5)自所述出水槽(2)向所述进水槽(3)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顶型活动房屋,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水车(6)同轴转动的风车(7)。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