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84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包括微型钢管桩钻头、注浆孔、工字型钢、出浆孔、承台、挡土板、排水沟和水泥浆,所述微型钢管桩钻头的一端设置有微型钢管桩,所述微型钢管桩靠近微型钢管桩钻头的一侧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远离微型钢管桩钻头的一侧设置有螺栓,所述注浆孔开设于水泥浆的内部,所述工字型钢设置于水泥浆靠近注浆孔的内部,其中;所述出浆孔开设于微型钢管桩的外侧表面,所述承台设置于微型钢管桩远离微型钢管桩钻头的一侧;采用螺旋桩机直接将微型钢管桩钻入土体,避免了对微型钢管桩的打孔作业,在用于填筑路堤和修筑路堑时,可以对微型钢管桩实行快速拼装并且自钻进入土体。

A New Supporting System of Steel Pipe Pile with Anchor Bracket Frame and Latt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档结构
,具体为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工程的快速发展,处于人口聚集,地势崎岖的区域,需要修筑数量较多的公路来满足人们的出行和贸易的往来,半填半挖路段的边坡工程应运而生。各种支挡结构在路堤和路堑边坡工程中被广泛使用,而钢管桩结构作为支护体系的重要构件,对控制路堤和路堑边坡变形和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传统钢管桩打入地下需要足够大的空间来放置机械,但边坡上无法提供较大的场地,而且传统钢管桩的机械钻孔容易对土体造成较大的扰动,甚至可能引发土体滑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统钢管桩打入地下需要足够大的空间来放置机械,但边坡上无法提供较大的场地导致的放置无法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包括微型钢管桩钻头、注浆孔、工字型钢、出浆孔、承台、挡土板、排水沟和水泥浆,所述微型钢管桩钻头的一端设置有微型钢管桩,所述微型钢管桩靠近微型钢管桩钻头的一侧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远离微型钢管桩钻头的一侧设置有螺栓,所述注浆孔开设于水泥浆的内部,所述工字型钢设置于水泥浆靠近注浆孔的内部,其中;所述出浆孔开设于微型钢管桩的外侧表面,所述承台设置于微型钢管桩远离微型钢管桩钻头的一侧,所述承台远离微型钢管桩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混凝土肋柱,所述挡土板设置有混凝土肋柱远离凹槽的一侧,所述挡土板远离混凝土肋柱的一侧设置有钢拉杆,所述钢拉杆远离挡土板的一侧设置有锚托框格,所述排水沟设置于挡土板远离承台的一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钢管桩的直径为0.15~0.3m,长度为3~6m,按0.5~1m的间距布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出浆孔均匀分布于微型钢管桩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承台设置有预留孔洞,所述承台的预留孔洞与微型钢管桩桩顶相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把填方边坡的原始坡面挖成台阶状,在台阶上放置锚托框格,所述锚托框格和混凝土肋柱通过钢拉杆相连接,然后在混凝土肋柱背后放置挡土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在路肩处留出排水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优选技术方案,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微型钢管桩的直径为0.15~0.3m,长度为3~6m,按0.5~1m的间距布置。用法兰盘与螺栓连接微型钢管桩钻头与微型钢管桩,通过螺旋桩机作用完成微型钢管桩向下钻入土体的施工,使得钻入的微型钢管桩呈梅花状分布。S2.在微型钢管桩内放置工字型钢,使用高压注浆机通过注浆孔向微型钢管桩内注入水泥浆,使得水泥浆从微型钢管桩壁上的出浆孔溢出,与周围土体结合,加强了对周围土体的稳固作用,增大了桩体的截面面积,也提高了微型钢管桩的单桩承载力,使得桩体更加稳固地嵌固于土体内。S3.将承台吊装至施工现场,放置时将承台的预留孔洞一一对应微型钢管桩桩头,且使得承台顶面与桩顶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上,用混凝土浇筑两者之间的空隙。S4.将混凝土肋柱插入承台中的凹槽中。S5.把填方边坡的原始坡面挖成台阶状,在台阶上放置锚托框格,然后在混凝土肋柱背后放置挡土板,用钢拉杆连接混凝土肋柱和锚托框格。S6.在上述的空间内分层填筑级配良好的材料并且逐层压实。S7.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填筑到设计标高。在路肩处留出排水沟。以减小地表水向下渗入到不稳定的土体中,继而保证土体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螺旋桩机直接将微型钢管桩2钻入土体,避免了对微型钢管桩的打孔作业,在用于填筑路堤和修筑路堑时,可以对微型钢管桩实行快速拼装并且自钻进入土体。2.本专利技术,承台的设计使得各构件在施工现场装配更加快捷。此外锚托框格结构提供的抗剪切力也增大了边坡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同时桩顶承台将所有微型钢管桩联结成为一个整体,既能达到与传统钻孔打桩相同的效果,又降低工程造价,简化工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支护体系的立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护体系图1的A-A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微型钢管桩的构造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插工字型钢的构造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承台构造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锚托框格的构造图。图中:1、微型钢管桩钻头,2、微型钢管桩,3、法兰盘,4、螺栓,5、注浆孔,6、工字型钢,7、出浆孔,8、承台,9、凹槽,10、混凝土肋柱,11、挡土板,12、钢拉杆,13、锚托框格,14、排水沟,15、水泥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特点及效果,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子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包括微型钢管桩钻头1、微型钢管桩2、法兰盘3、螺栓4、注浆孔5、工字型钢6、出浆孔7、承台8、凹槽9、混凝土肋柱10、挡土板11、钢拉杆12、锚托框格13、排水沟14、水泥浆15,所述微型钢管桩钻头1的一端设置有微型钢管桩2,所述微型钢管桩2的直径为0.15~0.3m,长度为3~6m,按0.5~1m的间距布置,借用螺旋桩机将微型钢管桩2钻入土体内且使得钻入的微型钢管桩2呈梅花状分布,所述出浆孔7均匀分布于微型钢管桩2壁上,使用高压注浆机向微型钢管桩2内注入水泥浆15,使得水泥浆15从微型钢管桩2壁上的出浆孔7溢出,所述微型钢管桩2靠近微型钢管桩钻头1的一侧设置有法兰盘3,所述法兰盘3远离微型钢管桩钻头1的一侧设置有螺栓4,所述注浆孔5开设于水泥浆15的内部,所述工字型钢6设置于水泥浆15靠近注浆孔5的内部,其中;所述出浆孔7开设于微型钢管桩2的外侧表面,所述承台8设置于微型钢管桩2远离微型钢管桩钻头1的一侧,所述承台8设置有预留孔洞,所述承台8的预留孔洞与微型钢管桩2桩顶承台8的预留孔洞相对应,使得承台8顶面与微型钢管桩2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承台8远离微型钢管桩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内部设置有混凝土肋柱10,所述挡土板11设置有混凝土肋柱10远离凹槽9的一侧,所述挡土板11远离混凝土肋柱10的一侧设置有钢拉杆12,所述钢拉杆12远离挡土板11的一侧设置有锚托框格13,所述把填方边坡的原始坡面挖成台阶状,在台阶上放置锚托框格13,所述锚托框格13和混凝土肋柱10通过钢拉杆12相连接,然后在混凝土肋柱10背后放置挡土板11,所述排水沟14设置于挡土板11远离承台8的一侧,所述所述在路肩处留出排水沟1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微型钢管桩2的直径为0.15~0.3m,长度为3~6m,按0.5~1m的间距布置。用法兰盘3与螺栓4连接微型钢管桩钻头1与微型钢管桩2,通过螺旋桩机作用完成微型钢管桩2向下钻入土体的施工,使得钻入的微型钢管桩2呈梅花状分布。S2.在微型钢管桩2内放置工字型钢6,使用高压注浆机通过注浆孔5向微型钢管桩2内注入水泥浆15,使得水泥浆15从微型钢管桩2壁上的出浆孔7溢出,与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包括微型钢管桩钻头(1)、注浆孔(5)、工字型钢(6)、出浆孔(7)、承台(8)、挡土板(11)、排水沟(14)和水泥浆(15),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钢管桩钻头(1)的一端设置有微型钢管桩(2),所述微型钢管桩(2)靠近微型钢管桩钻头(1)的一侧设置有法兰盘(3),所述法兰盘(3)远离微型钢管桩钻头(1)的一侧设置有螺栓(4),所述注浆孔(5)开设于水泥浆(15)的内部,所述工字型钢(6)设置于水泥浆(15)靠近注浆孔(5)的内部,其中;所述出浆孔(7)开设于微型钢管桩(2)的外侧表面,所述承台(8)设置于微型钢管桩(2)远离微型钢管桩钻头(1)的一侧,所述承台(8)远离微型钢管桩(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内部设置有混凝土肋柱(10),所述挡土板(11)设置在混凝土肋柱(10)远离凹槽(9)的一侧,所述挡土板(11)远离混凝土肋柱(10)的一侧设置有钢拉杆(12),所述钢拉杆(12)远离挡土板(11)的一侧设置有锚托框格(13),所述排水沟(14)设置于挡土板(11)远离承台(8)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包括微型钢管桩钻头(1)、注浆孔(5)、工字型钢(6)、出浆孔(7)、承台(8)、挡土板(11)、排水沟(14)和水泥浆(15),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钢管桩钻头(1)的一端设置有微型钢管桩(2),所述微型钢管桩(2)靠近微型钢管桩钻头(1)的一侧设置有法兰盘(3),所述法兰盘(3)远离微型钢管桩钻头(1)的一侧设置有螺栓(4),所述注浆孔(5)开设于水泥浆(15)的内部,所述工字型钢(6)设置于水泥浆(15)靠近注浆孔(5)的内部,其中;所述出浆孔(7)开设于微型钢管桩(2)的外侧表面,所述承台(8)设置于微型钢管桩(2)远离微型钢管桩钻头(1)的一侧,所述承台(8)远离微型钢管桩(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内部设置有混凝土肋柱(10),所述挡土板(11)设置在混凝土肋柱(10)远离凹槽(9)的一侧,所述挡土板(11)远离混凝土肋柱(10)的一侧设置有钢拉杆(12),所述钢拉杆(12)远离挡土板(11)的一侧设置有锚托框格(13),所述排水沟(14)设置于挡土板(11)远离承台(8)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钢管桩(2)的直径为0.15~0.3m,长度为3~6m,按0.5~1m的间距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孔(7)均匀分布于微型钢管桩(2)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8)设置有预留孔洞,所述承台(8)的预留孔洞与微型钢管桩(2)桩顶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锚托框格微型钢管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填方边坡的原始坡面挖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帅华杜江涛赵壮福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