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310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4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穿刺针,其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一端设有针头,所述针管上设置有标识,所述标识设置成识别所述穿刺针。本申请提供的穿刺针上设有标识,各标识相互独立且不重复,从而使穿刺针之间存在能够辨别的区别特征,通过识别该标识,从而有效避免穿刺针一针多用的问题。

Puncture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刺针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穿刺针。
技术介绍
穿刺针在手术设备中应用非常普遍,在使用过程中穿刺针需要介入到人体内部,因此会接触到血液、体液等物质,如果一针多用,患者会面临感染的问题。现有穿刺针上表面光滑,难以辨别穿刺针是否已使用过;有的在穿刺针的包装袋上印制编码,但只有在未拆除包装时才能够区别不同的穿刺针,拆除包装后则仍然难以辨别穿刺针是否使用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穿刺针,以避免穿刺针一针多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穿刺针,其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一端设有针头,所述针管上设置有标识,所述标识设置成识别所述穿刺针。可选地,所述标识设置在所述针管上远离所述针头的位置。可选地,所述标识为机读编码,所述机读编码包括多个编码位。可选地,各所述编码位沿所述针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可选地,所述编码位沿所述针管的延伸方向的尺寸为编码位宽度,同一所述编码位宽度的所述编码位为相同的编码信息。可选地,所述编码位为环状凸起和/或环状涂层。可选地,所述环状凸起或环状涂层设置在所述针管的外侧壁。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针管外侧的编码平台,所述编码平台具有至少一个编码平面,所述编码平面为所述编码平台的背离所述针管的轴线的一面,所述标识设置在所述编码平面上。可选地,相对于所述针管的轴线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编码平台,各所述编码平台均设置有所述标识。可选地,所述编码位为条形凸起或条形刻槽或条形涂层。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穿刺针上设有标识,各标识相互独立且不重复,从而使穿刺针之间存在能够辨别的区别特征,通过识别该标识,从而有效避免穿刺针一针多用的问题。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穿刺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穿刺针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穿刺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0-针管;120-标识;1201-编码位;130-针头;140-编码平台。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穿刺针,其包括针管110,针管110的一端设有针头130,用于刺入人体,针管110上设置有标识120,标识120设置成识别穿刺针,即各针管110上的标识120之间相互不重复,能够根据标识120区别不同的穿刺针,以避免穿刺针一针多用的问题,从而避免患者因穿刺针重复利用导致的感染。具体地,标识120可以是图案形式,也可以是数字或字母等符号形式,可以是肉眼能够辨别的特征,也可以是机器可以读取的特征。进一步地,标识120设置在针管110远离针头130的位置,以保证穿刺针在刺入人体时所需的针管长度(表面光滑的部分的长度)。进一步地,针管110远离针头130的端部可以设有夹持部,即标识120将针管110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夹持部(远离针头130的一段)和刺入人体的部分(靠近针头130的一段),夹持部用于手持或机器夹持该穿刺针,以避免对穿刺针的刺入人体的部分产生污染,从而导致患者感染。优选地,标识120为机读编码,该机读编码包括多个编码位1201,每一个编码位1201构成编码序列的一位或多位,多个编码位1201可以形成一定数量的互不重复的编码序列。具体地,上述机读编码可以为激光可以识别的序列码,也可以为手机等设备可以识别的二维码或条形码等形式,相应地,识别该机读编码的设备可以为激光扫码装置,也可以为手机、便携式扫码器等二维码或条形码扫码终端。进一步地,编码位1201沿针管110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避免相邻编码位1201出现误读。进一步地,编码位1201沿针管110的延伸方向的尺寸为编码位宽度,同一编码位宽度的编码位1201为相同的编码信息。具体地,上述编码信息可以为特定的数字、特定的字母、特定的符号或特定的图案等。进一步地,机读编码可以为开放式,即编码位1201的数量并不固定,也就是说随着穿刺针产量的增加,编码位1201的数量可以逐渐增加,从而保证任何两个穿刺针的机读编码都不会重复。更进一步地,机读编码可以采用任意进制,定义为N进制,N为大于一的正整数,编码位1201可以有N种不同的形式,以与N进制的N种编码信息形成唯一对应关系。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参见图2,编码位1201为环状凸起或环状涂层,即环状凸起和环状涂层沿针管110的周向设置,以在针管110周向上的360°范围内都能够进行检测,检测更方便,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单独设置环状凸起,单独设置环状涂层,也可以同时设置环状凸起和环状涂层,如在环状凸起的表面上再设置一层环状涂层。进一步地,环状凸起或环状涂层设置在针管110的外侧壁,以避免对针管110内的空间造成堵塞或污染。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参见图3,针管110外侧可以设置编码平台140,编码平台140具有至少一个编码平面,编码平面为编码平台140背离针管110的轴线的一面,上述机读编码(或标识120)设置在编码平面上,编码平台140具有较大的尺寸,设置在编码平台140的编码平面上的机读编码能够具有更易于识别的特征。进一步地,针管110的轴线的两侧均设置有编码平台140,各编码平台140均设置有标识。具体地,各编码平台140上设置的标识120可以完全相同,即一个编码平台140上包含完整的标识120,各编码平台140上的标识起到相互检验,防止误读的作用;或者各编码平台140上设置的标识120不同,即一个编码平台140上仅包含部分标识120,各编码平台140上设置的标识120按一定顺序组合形成完整的标识120,以便形成更多互不重复的标识120。进一步地,当上述标识120为机读编码时,各编码平台140上设置的编码位1201可以完全相同,即一个编码平台140上包含完整的机读编码,各编码平台140上的机读编码起到相互检验,防止误读的作用;或者各编码平台140上设置的编码位1201不同,即一个编码平台140上仅包含部分机读编码,各编码平台140上设置的编码位按一定顺序组合形成完整的机读编码,以便形成更多互不重复的编码序列。进一步地,当机读编码设置在编码平台140上时,编码位为条形凸起或条形刻槽或条形涂层,以便于扫描设备进行扫描,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采用单独的条形凸起,单独的条形刻槽,单独的条形涂层,也可以采用在条形凸起的表面设置一层条形涂层,或者在条形刻槽的表面设置一层条形涂层。进一步地,编码平台140可以与针管110一体成型,也可以单独设置编码平台140,并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针管110上,例如粘接、卡接或套设等便于连接且不易松脱的连接结构,以避免针管110上携带的标识掉落导致使穿刺针失去区别特征。进一步地,机读编码可以包括起始识别码和穿刺针编码,以便于对机读编码形成定位,准确识别编码区段。进一步地,起始识别码包括一个编码位1201,以简化对机读编码识别的难易程度。进一步地,起始识别码在机读编码的各编码位1201中具有最大编码位宽度,以形成明显的识别特征,确保定位准确,避免针管110表面的其他结构(例如加工误差)造成的干扰。本申请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一端设有针头,所述针管上设置有标识,所述标识设置成识别所述穿刺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一端设有针头,所述针管上设置有标识,所述标识设置成识别所述穿刺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设置在所述针管上远离所述针头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机读编码,所述机读编码包括多个编码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编码位沿所述针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位沿所述针管的延伸方向的尺寸为编码位宽度,同一所述编码位宽度的所述编码位为相同的编码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位为环状凸起和/或环状涂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起或环状涂层设置在所述针管的外侧壁。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孟杰勇王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