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组件及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18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具部件,公开了一种锅盖组件和锅具,其中,所述锅盖组件包括盖体(1)、排气管组件,所述排气管组件穿过所述盖体(1)设置,所述排气管组件位于所述盖体(1)内侧的一端设置有凸出的球形端面,并且所述球形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气管组件内部连通的排气槽(4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气管组件设置有排气槽的端面形成为球形,可以减少固体颗粒在端面上的积累,避免或缓解排气槽被固体颗粒堵塞,提高了排气管组件的防堵性能,以球形端面结构和防堵罩为排气管提供了双重保护,提高安全性能。

Pot Cover Components and P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盖组件及锅具
本技术涉及锅具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锅盖组件及锅具。
技术介绍
锅具一般包括锅体和锅盖两个主要部分,在加热过程中,锅具内部的气压不断增加,因此,锅盖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位于锅盖外侧的一端可以通过重锤或类似物封堵,当锅具内的气压达到一定水平时,内部气体可以顶开重锤而排出,从而降低锅具内的压力。另外,在加热过程中,锅具内的一些固体颗粒在沸腾气泡作用下向上翻滚,很容易将排气管堵塞,因此,一些锅具通过防堵罩来保护排气管位于锅具内的部分,防堵罩上设置有气孔,以允许气体通过。另外,排气管位于锅盖内侧的一端螺接有螺母,螺母罩盖排气管的头部上设置有排气槽,当防堵罩脱落或食物穿过防堵罩时,很容易将排气槽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盖组件,以解决排气管容易被堵塞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锅盖组件,其中,所述锅盖组件包括盖体、排气管组件,所述排气管组件穿过所述盖体设置,所述排气管组件位于所述盖体内侧的一端设置有凸出的球形端面,并且所述球形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气管组件内部连通的排气槽。优选地,所述排气管组件包括穿过所述盖体的排气管和螺母件,所述螺母件包括在所述盖体内侧螺接于所述排气管的螺接部和连接于所述螺接部一端的帽体部,所述帽体部设置有所述球形端面,所述排气槽连通于所述螺接部内部。优选地,所述排气槽的宽度为1.0mm-1.2mm。优选地,所述球形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彼此交叉的所述排气槽。优选地,所述帽体部包括管体和设置有所述球形端面的端盖,所述排气槽延伸贯穿所述管体和所述端盖。优选地,所述锅盖组件包括扣设在所述盖体内侧并罩盖所述排气管组件的防堵罩。优选地,所述防堵罩包括设置有通孔的底壁和设置有条形孔的圆周壁。优选地,所述排气槽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底壁的通孔相对。优选地,所述锅盖组件包括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盖体的防堵罩座,所述防堵罩卡接于所述防堵罩座。优选地,所述防堵罩座包括环形板部以及连接于环形板部周缘的卡钩部,所述环形板部套设于所述排气管并通过所述螺母件压紧于所述盖体内侧,所述卡钩部沿着从所述盖体的外侧指向所述盖体内侧的方向延伸,所述卡钩部钩挂于所述圆周壁上。优选地,所述圆周壁朝向所述盖体的一端径向向内收缩,所述卡钩部钩挂于所述圆周壁内侧。优选地,所述排气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止挡在所述盖体外侧表面的环状凸缘,并且所述排气管上套设有位于所述环状凸缘和所述盖体之间的密封圈。另外,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锅具,其中,所述锅具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锅盖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气管组件设置有排气槽的端面形成为球形,可以减少固体颗粒在端面上的积累,避免或缓解排气槽被固体颗粒堵塞,提高了排气管组件的防堵性能,以球形端面结构和防堵罩为排气管提供了双重保护,提高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锅盖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锅盖组件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锅盖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部分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螺母件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螺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防堵罩座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防堵罩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盖体2排气管3防堵罩座4螺母件5防堵罩6密封圈21环状凸缘31环形板部32卡钩部41螺接部42帽体部43排气槽44管体45端盖51底壁52圆周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盖组件,其中,所述锅盖组件包括盖体1、排气管组件,所述排气管组件穿过所述盖体1设置,所述排气管组件位于所述盖体1内侧的一端设置有凸出的球形端面,并且所述球形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气管组件内部连通的排气槽43。本方案的锅盖组件可以用于锅具,盖体1上设置有排气管组件,排气管组件中形成从盖体1的内侧到外侧的内部通道,以允许盖体1内侧的气体通过排气管组件排出到盖体1外侧。特别地,所述排气管组件位于盖体内侧的一端设置有凸出的球形端面,并且球形端面上设置有排气槽43,排气槽43与排气管组件的内部通道连通,允许气体通过排气槽43进入排气管组件中并排出,在使用过程中该球形端面朝向锅具内部,相比于普通的平坦端面,球形端面可以防止或减少颗粒在球形端面上附着,避免颗粒积累而逐渐地堵塞排气槽43。在本方案中,通过球形端面结构对排气管组件进行保护,可以降低排气管组件被堵塞的可能,提高锅盖组件的安全性能。具体地,所述排气管组件包括穿过所述盖体1的排气管2和螺母件4,所述螺母件4包括在所述盖体1内侧螺接于所述排气管2的螺接部41和连接于所述螺接部41一端的帽体部42,所述帽体部42设置有所述球形端面,所述排气槽43连通于所述螺接部41内部。排气管2穿过盖体1设置,位于盖体1内侧的一端螺接于螺母件4,螺母件4一方面可以将排气管2固定于盖体1,即通过螺接部41与排气管2螺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具有排气槽43的帽体部42罩盖排气管2的入口,既可以允许气体经过排气槽43从盖体1内侧进入排气管2,又可以阻挡固体颗粒(食物等颗粒)进入排气管2,防止排气管2被堵塞。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排气管组件的排气管2位于盖体1内侧的一端管口处设置有端盖,该端盖设置有所述球形端面以及排气槽43,或者说,以上所述的螺母件4与排气管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排气槽43的宽度为1.0mm-1.2mm。现有技术中,螺母上设置的排气槽的宽度相对较小,仅仅用于连通排气管2与盖体1的内侧,本方案将排气槽43的宽度增加到1.0mm-1.2mm,使得排气槽43更不容易被固体颗粒堵塞。另外,所述球形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彼此交叉的所述排气槽43。为了保证盖体1内侧与排气管2的连通,螺母件4上可以尽可能地设置更多的排气槽43,当然,也需要考虑螺母件4的整体尺寸对排气槽43数量的限制,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球形端面上设置两个彼此交叉的排气槽43,两个排气槽43可以彼此垂直。进一步地,所述帽体部42包括管体44和设置有所述球形端面的端盖45,所述排气槽43延伸贯穿所述管体44和所述端盖45。如图5所示,螺母件4包括六棱柱形状的螺接部41,帽体部42连接于螺接部41的一端,并且帽体部42包括管体44和端盖45,排气槽43延伸贯穿管体44和端盖45,从而将管体44分割为四个部分,端盖45也被分割为四个部分,排气槽43可以具有相对更大的长度,特别是管体44上的排气槽43处于螺母件4的侧部,更不容易被堵塞。另外,所述锅盖组件包括扣设在所述盖体1内侧并罩盖所述排气管组件的防堵罩5,防堵罩5扣盖在盖体1内侧的安装排气管组件的位置(如图1所示),阻止盖体1内侧的固体颗粒进入排气管组件的内部通道中,防堵罩5上具有通气孔,以允许气体通过,以下将详细说明。另外,所述防堵罩5包括设置有通孔的底壁51和设置有条形孔的圆周壁52。如图8所示,防堵罩5包括圆形的底壁51以及圆周壁52,底壁51上设置有孔径较小的通孔,底壁51直接朝向锅具内部,设置小孔可以阻挡固体颗粒直接进入防堵罩5内部,圆周壁52上设置有条形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包括盖体(1)、排气管组件,所述排气管组件穿过所述盖体(1)设置,所述排气管组件位于所述盖体(1)内侧的一端设置有凸出的球形端面,并且所述球形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气管组件内部连通的排气槽(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包括盖体(1)、排气管组件,所述排气管组件穿过所述盖体(1)设置,所述排气管组件位于所述盖体(1)内侧的一端设置有凸出的球形端面,并且所述球形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气管组件内部连通的排气槽(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组件包括穿过所述盖体(1)的排气管(2)和螺母件(4),所述螺母件(4)包括在所述盖体(1)内侧螺接于所述排气管(2)的螺接部(41)和连接于所述螺接部(41)一端的帽体部(42),所述帽体部(42)设置有所述球形端面,所述排气槽(43)连通于所述螺接部(41)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43)的宽度为1.0mm-1.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彼此交叉的所述排气槽(4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部(42)包括管体(44)和设置有所述球形端面的端盖(45),所述排气槽(43)延伸贯穿所述管体(44)和所述端盖(4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包括扣设在所述盖体(1)内侧并罩盖所述排气管组件的防堵罩(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罩(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刘红熊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