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点胶设备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喷嘴及采用该分体式喷嘴的点胶阀,喷嘴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内部流道结构容易加工,方便清理,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上述分体式喷嘴包括左右两个喷嘴构件,两个所述喷嘴构件通过合体连接构成所述分体式喷嘴(3),每个所述喷嘴构件的结合面上都成型有部分流道(7),合体后,所述分体式喷嘴(3)内部形成完整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一体式喷嘴内部流道结构加工困难,难以清理修复,制造和使用成本都很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喷嘴及采用该分体式喷嘴的点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点胶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喷嘴及采用该分体式喷嘴的点胶阀。
技术介绍
流体点胶技术是微电子封装工业中关键的技术环节,点胶技术的速度、质量、精度、稳定性等对微电子产品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微电子产品逐步往尺寸更小、性能更强、功耗更低、更环保的方向发展,以及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消费类电子(ConsumerElectronics)产品的快速涌现,电子制造过程中涉及到的点胶工艺越来越多,对点胶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点胶阀喷嘴是点胶设备的关键部件,其尺寸和内部构造对点胶胶线的形态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3D打胶工艺中,点胶胶线的宽度、高度及高宽都有明确要求,这就需要喷嘴具有更加复杂、精确的内部轮廓和内腔结构。现有的点胶阀喷嘴都是一体加工成型的,为了保证喷嘴具有足够的刚度,普遍采用钨钢或陶瓷等硬度高的材料制造喷嘴,这类高硬度材料无法使用普通机加工方法成型喷嘴,目前多采用电火花加工工艺实现,但是如果喷嘴内孔结构复杂、长径比较大,则会超过电火花设备的加工极限,而无法实现喷嘴加工。此外,由于点胶阀喷嘴的直径很小,最小直径可达0.02mm,而点胶阀喷射胶液的品种比较多,有些胶液中含有颗粒,很容易导致喷嘴堵塞,堵塞后的喷嘴很难清理修复,常常导致喷嘴报废,增加了点胶阀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点胶阀喷嘴为一体结构,内部流道结构加工困难,难以清理修复,制造和使用成本都很高,而提供一种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内部流道结构容易加工成型,而且方便清理,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的分体式喷嘴及采用该分体式喷嘴的点胶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体式喷嘴,包括左右两个喷嘴构件,两个所述喷嘴构件通过合体连接构成所述分体式喷嘴,每个所述喷嘴构件的结合面上都成型有部分流道,合体后,所述分体式喷嘴内部形成完整流道。优选地,所述分体式喷嘴内部的完整流道为规则流道或异形流道。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嘴构件结合面上的所述部分流道与所述第二喷嘴构件结合面上的所述部分流道相对于所述分体式喷嘴的轴线对称或不对称。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嘴构件结合面上的所述部分流道与所述第二喷嘴构件结合面上的所述部分流道相对于所述分体式喷嘴的轴线不对称且按比例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嘴构件和所述第二喷嘴构件通过粘接、或卡箍对接、或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方式实现合体。优选地,所述分体式喷嘴为加长型喷嘴,长度范围为2mm~20mm;所述分体式喷嘴为倒圆锥形或倒多棱锥形;所述分体式喷嘴最大直径处的直径为2mm~20mm。优选地,所述分体式喷嘴的喷孔的截面为圆形或正方形或多边形。优选地,所述分体式喷嘴包括沿其轴线分成的第一喷嘴构件和第二喷嘴构件,所述第一喷嘴构件和所述第二喷嘴构件通过合体连接构成所述分体式喷嘴,所述第一喷嘴构件和所述第二喷嘴构件的结合面都成型有所述部分流道。优选地,所述分体式喷嘴包括相互插合的第一喷嘴构件和第二喷嘴构件,所述第一喷嘴构件和所述第二喷嘴构件的结合面为阶梯面,所述分体式喷嘴的喷孔沿所述分体式喷嘴的轴线等分,所述第一喷嘴构件和所述第二喷嘴构件通过合体连接构成所述分体式喷嘴,所述第一喷嘴构件和所述第二喷嘴构件的结合面都成型有所述部分流道。一种采用上述分体式喷嘴的点胶阀,包括阀座,所述阀座内具有流道喷射腔,所述阀座在所述流道喷射腔的出口处可拆卸连接所述分体式喷嘴,所述流道喷射腔与所述分体式喷嘴内部的完整流道连通,进而与所述分体式喷嘴的喷孔连通。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体式喷嘴,包括左右两个喷嘴构件,两个喷嘴构件的结合面能够呈现出喷嘴内部流道的构造,在进行内部流道加工时,可以直接在两个喷嘴构件的结合面上进行加工,避开了当前喷嘴加工的难点,不受设备加工能力的局限和约束,喷嘴内部长径比能够实现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内部结构不方便加工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即使内部流道为异形流道,也能容易的进行加工成型,从而能加工出目前工艺手段无法实现的喷嘴内腔结构,大大提高了点胶阀的点胶性能,可实现更加丰富的点胶效果,以满足新的点胶工艺要求。(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体式喷嘴,可设计为包括沿其轴线分成第一喷嘴构件和第二喷嘴构件,这种形式的分体式喷嘴方便切割、易于加工成型;还可设计为包括相互插合的第一喷嘴构件和第二喷嘴构件,所述第一喷嘴构件和所述第二喷嘴构件的结合面为阶梯面,所述分体式喷嘴的喷孔沿所述分体式喷嘴的轴线等分,这种形式的分体式喷嘴针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内部流道形态而设计,在不增加加工难度的情况下,满足更多应用要求。(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体式喷嘴,在需要喷嘴堵塞需要清洗时,只需要将两个喷嘴构件分开,便能轻松、彻底的进行通洗修复,避免了因细小喷孔堵塞无法清洗造成的喷嘴报废,大幅节约了使用成本。(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用该分体式喷嘴的点胶阀,能完成更加复杂的点胶工艺,适用于范围更广的封装环节,而且喷嘴的反复使用率高,在有效降低使用成本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喷嘴的分体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喷嘴的合体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喷嘴第一喷嘴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喷嘴第一喷嘴构件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分体式喷嘴的点胶阀的部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分体式喷嘴的分体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分体式喷嘴的分体状态主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分体式喷嘴的合体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分体式喷嘴的合体状态主视。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第一喷嘴构件,2-第二喷嘴构件,3-分体式喷嘴,4-喷孔,5-阀座,6-流道喷射腔,7-部分流道,8-主阀体,9-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分体式喷嘴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分体式喷嘴3包括左右两个喷嘴构件,两个所述喷嘴构件通过合体连接构成所述分体式喷嘴3,每个所述喷嘴构件的结合面上都成型有部分流道7,合体后,所述分体式喷嘴3内部形成完整流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体式喷嘴3包括沿其轴线分成的第一喷嘴构件1和第二喷嘴构件2。所述第一喷嘴构件1和所述第二喷嘴构件2通过合体连接构成所述分体式喷嘴3,如图2所示。如图3和4所示,所述第一喷嘴构件1和所述第二喷嘴构件2的结合面都成型有部分流道7,合体后,所述分体式喷嘴3内部形成完整流道,图中以第一喷嘴构件1为例。根据不同点胶工艺的要求,第一喷嘴构件1和第二喷嘴构件2在结合面上各自设置一半或按其他比例设置的部分流道7。根据不同点胶工艺的要求,所述分体式喷嘴3内部的完整流道可为规则流道或为异形流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嘴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个喷嘴构件,两个所述喷嘴构件通过合体连接构成所述分体式喷嘴(3),每个所述喷嘴构件的结合面上都成型有部分流道(7),合体后,所述分体式喷嘴(3)内部形成完整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个喷嘴构件,两个所述喷嘴构件通过合体连接构成所述分体式喷嘴(3),每个所述喷嘴构件的结合面上都成型有部分流道(7),合体后,所述分体式喷嘴(3)内部形成完整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喷嘴(3)内部的完整流道为规则流道或异形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构件(1)结合面上的所述部分流道(7)与所述第二喷嘴构件(2)结合面上的所述部分流道(7)相对于所述分体式喷嘴(3)的轴线对称或不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构件(1)结合面上的所述部分流道(7)与所述第二喷嘴构件(2)结合面上的所述部分流道(7)相对于所述分体式喷嘴(3)的轴线不对称且按比例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构件(1)和所述第二喷嘴构件(2)通过粘接、或卡箍对接、或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方式实现合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喷嘴(3)为加长型喷嘴,长度范围为2mm~20mm;所述分体式喷嘴(3)为倒圆锥形或倒多棱锥形;所述分体式喷嘴(3)最大直径处的直径为2mm~2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甲,刘乐,王鑫,王众,张喜乐,张淑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派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