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淳专利>正文

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000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包括头肩垫、髋部垫、手肘垫、腿垫、布带和可加热颈部按摩器,头肩垫用于垫头部和肩膀,髋部垫用于垫髋部,手肘垫用于垫左右手肘,腿垫用于垫左右腿,头肩垫上设置面孔、喉孔、布带穿孔和呼吸机管路通道,布带穿孔、面孔和喉孔是贯通头肩垫上下的孔洞,呼吸机管路通道设置在头肩垫下部,并且左右贯通头肩垫,喉孔设置在面孔下面,布带两端分别穿过设置在喉孔左右的布带穿孔,并绕过脖颈通过设置在布带上的卡扣固定在脖颈上,布带两端设置按摩器穿孔,可加热按摩器两端穿过按摩器穿孔固定在布带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解除了安全隐患,体位管理符合患者的舒适性需求,更有利于临床治疗。

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 position management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位管理垫,具体涉及一种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
技术介绍
俯卧位通气是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肺部体返引流的最有效手段,这种方式是需要患者处于俯卧头低足高体位,通过呼吸机给患者送气,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体位管理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进行俯卧位通气时,皆是使用枕头、U型枕或O型枕等类似物品进行体位的管理,难以做到头低足高体位,并且患者处于俯卧状态,长时间俯卧使患者的颈椎不舒服,也无法对人工气通及呼吸机管路进行保护,使用效果差,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解除了安全隐患,体位管理符合患者的舒适性需求,更有利于临床治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包括头肩垫、髋部垫、手肘垫、腿垫、布带和可加热颈部按摩器,所述头肩垫用于垫头部和肩膀,所述髋部垫用于垫髋部,所述手肘垫用于垫左右手肘,所述腿垫用于垫左右腿,所述头肩垫上设置面孔、喉孔、布带穿孔和呼吸机管路通道,所述布带穿孔、面孔和喉孔是贯通头肩垫上下的孔洞,所述呼吸机管路通道设置在头肩垫下部,并且左右贯通头肩垫,所述喉孔设置在面孔下面,所述布带两端分别穿过设置在喉孔左右的布带穿孔,并绕过脖颈通过设置在布带上的卡扣固定在脖颈上,所述布带两端设置按摩器穿孔,所述可加热按摩器为U型结构,所述可加热按摩器两端穿过按摩器穿孔固定在布带上。进一步,所述头肩垫、髋部垫、手肘垫、腿垫都是头端低足端高设计。进一步,所述头肩垫肩胸连接处设计为渐变曲线,为一种小角度渐变式下陷设计。进一步,所述髋部垫中间设计为渐变凹陷,为一种渐变式小角度下陷设计。进一步,所述手肘垫中间设置肘关节凹槽,所述腿垫中间设置膝关节凹槽。进一步,所述布带两端分别设置两根绑带,布带每个端部的两根绑带之间的距离大于颈部气管宽度,绑带的长度大于1/2*颈部气管长度。进一步,所述布带为可拉伸弹性材料。进一步,所述头肩垫、髋部垫、手肘垫、腿垫由海绵制成。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头肩垫、髋部垫、手肘垫、腿垫都是头端低足端高的设计,髋部垫中间的渐变凹陷设计、手肘垫中间设置的肘关节凹槽和腿垫中间设置的膝关节凹槽,更有利于治疗且舒适性高,头肩垫上设置面孔和喉孔,方便患者呼吸、面部减压和口腔器官插管、颈部气管插管管路的放置,头肩垫上设置的呼吸机管路通道,可以有效地保护人工气道和呼吸机管路,且头肩垫肩胸连接处的渐变曲线设计可以防止局部勒痕及压力性损伤,髋部垫上设置的渐变凹陷、腿垫上设置的膝关节凹槽和手肘垫上设置的肘关节凹槽可以有效地保护髋部和肢体因治疗造成的隔伤,可加热按摩器可以很好地解决患者长时间的俯卧颈椎不舒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头肩垫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头肩垫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布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肘关节垫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髋部垫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腿垫结构示意图。其中,1、头肩垫,2、面孔,3、喉孔,4、呼吸机管路通道,6、可加热颈部按摩器,7、布带,8、布带穿孔,9、按摩器穿孔,10、绑带,11、髋部垫,12、手肘垫,13、腿垫,14、肘关节凹槽,15、膝关节凹槽。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包括头肩垫1、髋部垫11、手肘垫12、腿垫13、布带7和可加热颈部按摩器6,所述头肩垫1用于垫头部和肩膀,所述髋部垫11用于垫髋部,所述手肘垫12用于垫左右手肘,所述腿垫13用于垫左右腿,所述头肩垫1上设置面孔2、喉孔3、布带穿孔8和呼吸机管路通道4,所述布带穿8孔、面孔2和喉孔3是贯通头肩垫1上下的孔洞,所述呼吸机管路通道4设置在头肩垫1下部,并且左右贯通头肩垫1,所述喉孔3设置在面孔2下面,所述布带7两端分别穿过设置在喉孔3左右的布带穿孔8,并绕过脖颈通过设置在布带7上的卡扣固定在脖颈上,所述布带7两端设置按摩器穿孔9,所述可加热按摩器6为U型结构,所述可加热按摩器6两端穿过按摩器穿孔9固定在布带7上。所述头肩垫1、髋部垫11、手肘垫12、腿垫13都是头端低足端高设计。所述手肘垫12和腿垫13都是左右两个。所述头肩垫1肩胸连接处设计为渐变曲线,为一种小角度渐变式下陷设计。所述髋部垫11中间设计为渐变凹陷,为一种渐变式小角度下陷设计。所述手肘垫12中间设置肘关节凹槽14,所述腿垫13中间设置膝关节凹槽15。所述布带7两端分别设置两根绑带10,布带7每个端部的两根绑带10之间的距离大于颈部气管宽度,绑带10的长度大于1/2*颈部气管长度。所述布带7为可拉伸弹性材料。所述头肩垫1、髋部垫11、手肘垫12、腿垫13由海绵制成。使用时,患者俯卧在通气体位管理垫上,头部及肩部俯卧在头肩垫1上,且面部放置在面孔2上,相应的喉部放置在喉孔3上,人工气道、呼吸机管路放置在呼吸机管路通道4上,可加热按摩器6两端穿过按摩器穿孔9固定在布带7上,布带7两端分别布带穿孔8,并绕过脖颈通过设置在布带7上的卡扣固定在脖颈上,髋部垫11垫在会阴向上的髋部位置,手肘垫12垫在手肘上,且肘关节垫在肘关节凹槽14上,腿垫13垫在腿上,且膝关节垫在膝关节凹槽15上,打开可加热按摩器6开关,可以缓解患者因长时间俯卧位治疗而引起的颈部不舒适。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包括头肩垫、髋部垫、手肘垫、腿垫、布带和可加热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肩垫用于垫头部和肩膀,所述髋部垫用于垫髋部,所述手肘垫用于垫左右手肘,所述腿垫用于垫左右腿,所述头肩垫上设置面孔、喉孔、布带穿孔和呼吸机管路通道,所述布带穿孔、面孔和喉孔是贯通头肩垫上下的孔洞,所述呼吸机管路通道设置在头肩垫下部,并且左右贯通头肩垫,所述喉孔设置在面孔下面,所述布带两端分别穿过设置在喉孔左右的布带穿孔,并绕过脖颈通过设置在布带上的卡扣固定在脖颈上,所述布带两端设置按摩器穿孔,所述可加热按摩器为U型结构,所述可加热按摩器两端穿过按摩器穿孔固定在布带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包括头肩垫、髋部垫、手肘垫、腿垫、布带和可加热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肩垫用于垫头部和肩膀,所述髋部垫用于垫髋部,所述手肘垫用于垫左右手肘,所述腿垫用于垫左右腿,所述头肩垫上设置面孔、喉孔、布带穿孔和呼吸机管路通道,所述布带穿孔、面孔和喉孔是贯通头肩垫上下的孔洞,所述呼吸机管路通道设置在头肩垫下部,并且左右贯通头肩垫,所述喉孔设置在面孔下面,所述布带两端分别穿过设置在喉孔左右的布带穿孔,并绕过脖颈通过设置在布带上的卡扣固定在脖颈上,所述布带两端设置按摩器穿孔,所述可加热按摩器为U型结构,所述可加热按摩器两端穿过按摩器穿孔固定在布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肩垫、髋部垫、手肘垫、腿垫都是头端低足端高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淳李燕李丽董红宋才举张倩郭秀华高广会
申请(专利权)人:宋淳李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