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配电箱散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727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房配电箱散热机构,包括配电箱、顶盖和散热腔,所述配电箱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两侧内壁分别通丝杆座转动安装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的同一端分别固定套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为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空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盖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靠近空腔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空腔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空腔内部温度过高时,可发出信号控制转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两个丝杆同时转动,能控制顶盖进行升降,提高了散热效果,且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A Heat Dissipating Mechanism for Power Distribution Box in Computer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房配电箱散热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房配电箱设备
,具体为一种机房配电箱散热机构。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所有用户用电的总的一个电路分配箱。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由于配电箱内的设备长期工作,尤其是在用户用电的高峰期,配电箱内的设备会持续发热,如果不对配电箱内部进行及时有效的降温散热,当温度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损坏设备。1、传统的配电箱都是为密封的,这样不利于配电箱内部与外部进行空气流通,从而散热比较慢。2、有些配电箱的顶盖是需要人工进行打开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这样需要人工定时检查配电箱内的温度,然后来控制顶盖的打开,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且对配电箱散热不及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配电箱散热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房配电箱散热机构,包括配电箱、顶盖和散热腔,所述配电箱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两侧内壁分别通丝杆座转动安装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的同一端分别固定套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为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空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盖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靠近空腔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丝杆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顶盖的下方开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位于空腔的正上方,所述散热腔内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空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配电箱的顶部位于四角处分别固定嵌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顶盖的下方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顶盖位于散热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防尘罩。优选的,所述配电箱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顶盖到配电箱之间的距离大小小于丝杆的长度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有可升降的顶盖,还在顶盖内开设有散热腔,散热腔内固定设有负压风机,负压风机可将配电箱内的热空气抽出箱外,从而提高配电箱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空气流动,可达到散热的目的,并且当配电箱内部的温度过高时,能通过升高顶盖,增加配电箱内部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的效果;2、本技术同时还在空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丝杆,并且顶盖的底部通过支撑柱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与丝杆之间为螺纹连接,还在两个丝杆底部套接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为皮带传动连接,空腔的底部还固定设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与其中一个丝杆固定连接,还在空腔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空腔内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发出信号,转动电机收到信号开始带动两个丝杆同时转动,从而能自动控制顶盖的升降,能够及时进行散热,并且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侧视图。图中:1-配电箱;101-伸缩杆;102-散热孔;2-顶盖;201-支撑柱;202-滑块;3-散热腔;301-防尘罩;4-负压风机;5-空腔;6-丝杆;601-皮带轮;7-转动电机;8-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房配电箱散热机构,包括配电箱1、顶盖2和散热腔3,所述配电箱1内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的两侧内壁分别通丝杆座转动安装有丝杆6,两个所述丝杆6的同一端分别固定套接有皮带轮601,两个所述皮带轮601之间为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空腔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7,所述转动电机7的输出轴与丝杆6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盖2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01,所述支撑柱201靠近空腔5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202,所述滑块202与丝杆6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顶盖2的下方开设有散热腔3,所述散热腔3位于空腔5的正上方,所述散热腔3内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4,所述空腔5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配电箱1的顶部位于四角处分别固定嵌有伸缩杆101,所述伸缩杆101的另一端与顶盖2的下方为固定连接,能给顶盖2一个支撑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所述顶盖2位于散热腔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防尘罩301,防止灰尘从外部进入到空腔5内;所述配电箱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102,提高配电箱1的散热效果;所述顶盖2到配电箱1之间的距离大小小于丝杆6的长度大小,能够通过丝杆6转动带动顶盖2进行升降。工作原理:该技术通过设有可升降的顶盖2,还在顶盖2内开设有散热腔3,散热腔3内固定设有负压风机4,负压风机4可将配电箱1内的热空气抽出箱外,从而提高配电箱1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空气流动,可达到散热的目的,同时还在空腔5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丝杆6,并且顶盖2的底部通过支撑柱201固定安装有滑块202,滑块202与丝杆6之间为螺纹连接,还在两个丝杆6底部套接有皮带轮601,两个皮带轮601之间为皮带传动连接,空腔5的底部还固定设有转动电机7,转动电机7与其中一个丝杆6固定连接,还在空腔5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8,当温度传感器8感应到空腔5内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8发出信号,转动电机7收到信号开始带动两个丝杆6同时转动,从而能自动控制顶盖2的升降,能够及时进行散热,并且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房配电箱散热机构,包括配电箱(1)、顶盖(2)和散热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内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的两侧内壁分别通丝杆座转动安装有丝杆(6),两个所述丝杆(6)的同一端分别固定套接有皮带轮(601),两个所述皮带轮(601)之间为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空腔(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7),所述转动电机(7)的输出轴与丝杆(6)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盖(2)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01),所述支撑柱(201)靠近空腔(5)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202),所述滑块(202)与丝杆(6)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顶盖(2)的下方开设有散热腔(3),所述散热腔(3)位于空腔(5)的正上方,所述散热腔(3)内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4),所述空腔(5)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配电箱散热机构,包括配电箱(1)、顶盖(2)和散热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内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的两侧内壁分别通丝杆座转动安装有丝杆(6),两个所述丝杆(6)的同一端分别固定套接有皮带轮(601),两个所述皮带轮(601)之间为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空腔(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7),所述转动电机(7)的输出轴与丝杆(6)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盖(2)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01),所述支撑柱(201)靠近空腔(5)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202),所述滑块(202)与丝杆(6)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顶盖(2)的下方开设有散热腔(3),所述散热腔(3)位于空腔(5)的正上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晔崔崴张首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锐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